西梁(555年—587年),南北朝时期的割据政权。554年,西魏杀死梁元帝,拥立萧詧为梁朝皇帝,史称西梁。占据荆州一带,为西魏藩属。558年,略取湘州长沙、武陵、南平等郡。572年,成为北周抵抗南陈的藩屏。西梁共传宣帝萧詧、明帝萧岿、靖帝萧琮三世。587年,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为莒国公,西梁灭亡。
宣帝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梁武帝萧衍的孙子,萧统第三子,西梁开国皇帝。555年―562年在位,谥号宣皇帝,庙号中宗。554年,萧詧正式即位,建立西梁。萧詧外倚强国,内任贤臣,西梁初具规模。北周取代西魏后,萧詧依附北周。受制于人,恨自己不争气,终日抑郁忧愤。
明帝萧岿(542年—585年),字仁远,宣帝第三子,西梁第二位皇帝。562年—585年在位,谥号孝明皇帝,庙号世宗。隋炀帝萧皇后的父亲。善于抚御部下,深得众心。562年,萧詧去世,萧岿继位。568年,南陈侵犯江陵,萧岿出逃,不久回城。572年,成为北周抵抗南陈的藩屏。此后,深得周武帝的赏识和隋文帝的礼遇。
萧琮(558年―607年),字温文,明帝萧岿之子,西梁末代皇帝。585年―587年在位,谥号孝靖皇帝,庙号惠宗。583年,萧岿派萧琮出使隋朝,祝贺迁都长安。585年,萧岿去世,萧琮继位 ,隋文帝勉励萧琮,对百姓多施恩惠,以礼治国安邦。587年,隋文帝征召萧琮入朝,封爵莒国公。607年,因民谣说西梁将要兴盛,隋炀帝废黜萧琮为庶民,不久萧琮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