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南宋王之望:手未尝释卷,博学无所不通
创始人
2025-07-16 14:33:04
0

王之望,襄阳谷城人,是南宋初年一位重要人物。他历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四朝,仕宦时间将近四十年,亲历了靖康之变、南宋创建、绍兴和议、隆兴和议等重大历史事件,是南宋初期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王之望初以父辈恩荫步入官场,后进士及第。其早期仕途的升迁与秦桧父子有很大的关系,曾多次上奏巴结秦桧父子以求升官。似是王之望并非碌碌无为之辈,他忠君爱国,为官清廉,心怀百姓,颇有史能,逐渐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生平

王之望字瞻叔,于崇宁三年生于襄阳谷城。王之望七岁丧母,“我生不辰,幼遭悯凶,七岁失母”。他是在父亲王纲的悉心抚育下长大的。王纲主张行仁政,爱护百姓,信奉民本思想,他的这些执政理念对王之望后来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建炎元年,金人攻破开封,掳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此后不久王纲逝世,时年二十四岁的王之望成了孤儿。

守孝期间,襄阳发生战乱,贼人桑仲率兵攻占襄阳。王之望被迫离开襄阳,西走汉中。在此次战乱中,王之望失去了两个兄弟。襄阳之乱对王之望的思想触动很大,他亲身经历了因战争而带来的伤痛,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明白了战争给底层普通百姓带来的只有悲伤和眼泪。

老百姓渴望的是和平安宁的生活,而不是战火纷飞、四处流浪的日子。所以王之望从政以后反对轻易发动战争,在外交上主张与他国和平相处,如果一定要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解决问题,那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战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轻易动武,以免生灵涂炭。这正是以后王之望在对金问题上成为主守派的一个重要原因。

绍兴三年,王之望靠荫补获官监台州盐仓,安家于台州。绍兴二年,二十九岁的王之望已为人父,但是却一直未能入仕一展抱负,再加上此时王家家道已经中落,所以王之望大胆上书自荐于时任吏部侍郎的綦崇礼,以求得一官半职养家糊口。

不久王之望即得到监台州盐仓一职。故王之望对綦崇礼一直心怀感激,以綦崇礼门生自居。綦崇礼绍兴十二年逝世时,王之望曾撰文哀悼。王之望绍兴年入仕,默默无闻了五年,这主要是因为他是靠荫补获得的官职。宋代恩萌入仕泛滥之极。宋代前川进士及第出人,而不重用恩荫任子为官者,从多个方面限制荫补人的晋用。好在有了份微薄的俸禄可以养活家庭,不用为柴米油盐而费心,可以安心备考科举考试。

时年三十五岁的王之望科举及第。主考官朱震、试卷官孙道夫对其文才十分赏识:“之望,谷城人。初举进士,考官孙道夫异其文,欲置魁等,众议不同。他日,知贡举朱震持以示人曰:此小东坡也。”

他鲜少有争议的地方,就是曾数次上书秦桧父子求官。王之望虽然数次上书秦桧父子求升迁,但是他并不是秦桧之党羽。王之望并不赞同秦桧的投降的政策。早在绍兴九年,王之望就主张对金人采取守势,既不能以为“用兵皆我自败而敌不足畏”,也不能认为“金人之强振古无比而我不可图”,而是要“乘其变”时,“我以全制其后,可以万全”。

王之望不仅在处理宋金关系上与秦桧意见相左,而且王之望为政清廉,心系百姓,主张爱惜民力,与民休息,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比如王之望知荆门军时,曾“请命有司编集中兴以来宽恤诏令”,让地方官能够体会朝廷宽恤百姓之意,实行爱民之政;在衡阳期间,相继上了多篇奏议,对于衡阳地区的贼盗问题、渡口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为当地百姓营造了安全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安心生产和生活。

王之望向奸相秦桧父子求官的确有失气节,是王之望的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不能因此就把他归为秦桧之党羽,视为奸侯小人,而忽略他执政清廉,为民请命的事实。

思想

尤其是在宋高宗承接大统后,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在临安城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上行下效,高宗朝朝野上下享乐主义盛行。各级官僚机构臃肿不堪,冗官冗吏繁多,欺上瞒下,贿赂成风,横征暴敛,官吏扰民严重。内有贪官污吏,外有强敌入侵,百姓苦不堪言,困顿不堪。王之望指出当今为政之要务在于维系远方民心保固根本,提出了安民思想。

王之望的安民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裁汰冗员,整肃吏治,减赋节用。冗官问题是天水朝的顽疾,贯穿了两宋的发展历程。孝宗受禅后,深感“官冗恩滥,议革之,欲定制百官已任子者,遇郊恩,权免奉荐……”王之望应诏上奏,提出改革冗官之弊“不可求速,宜为之以渐。”稳妥改革方为上策。

针对孝宗提出的“今欲遇郊祀之恩,已经奏补者并权免荫补一次”的做法,王之望提出了反对意见,指出“名位有高卑,子侄有多寡,若已经奏补者并免荫补次,则贵贱不分,而人有幸不幸矣。”孝宗接受了王之望的建议,“疏奏,亦不果行”。王之望在地方执政期间也注意裁汰冗员,精简机构人数。王之望认为奸吏扰民是社会一大毒瘤,民众对于奸吏的恐惧都已经超过他们对于盗贼的害怕了,由此可见奸吏扰民是多么的严。

对于奸吏问题,王之望认为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君主通达下情,严禁官吏胡作非为,扰民生活,同时各级检察机构要发挥作用,加强对基层的监察。同时将朝廷之举措告知民,鼓励百姓检举,百姓检举属实则必赏无疑,宵吏被平报属实则定罚不赦。在王之望看来,这样上下合力,社会风气必然为之一变,百姓将安居乐业。百姓之所以不能安心生产和生活,直接原因就在于宋科敛过重。

所以要想安民,其中一个直接措施就是减免百姓的赋税。王之望四川任职期间,曾数次上奏朝廷要求减轻川蜀地区民众的赋税。如绍兴二十六年,王之望上奏议《乞减省军中浮费奏》,言:“四川自军兴以来,供亿至重,民不堪命,公私困竭。陛下知之详矣,臣不敢复陈。前岁朝廷遣使裁减,而畏首畏尾,未足以副圣主宽恤之意。”

朝廷虽然已经命人裁减川民的赋税,但是却只是治标而未治本,四川民众依旧困竭不堪,“盖其本原实在军中也。军中之费仍旧,岁计所减必妨。”因此王之望希望朝廷可以减省军中的冗食浮费。减免百姓的赋税的同时更要注意节用,国家财政支出要有节制,不能无节制地乱花。

完颜亮南侵以来,南宋与金战火重燃,抗击金兵成为南宋的首要国家大事,国家财政支出向军队倾斜,军费开支巨大,王之望认为朝廷应该谨慎支出,爱惜民力,对于武将提出的要求不能盲目应允,以防有些武将假借军需之名来满足个人之私利。

他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周的重民思想,春秋时期就已经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了,“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此后民本思想被历代思想家不断完善与发展。王之望自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意识到施政者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王之望的父亲王纲为官时,曾经碰到这么一个案子:有五个士兵晚上出瓮城抢劫了门卫的衣服,门卫差点被冻死,幸亏抢救及时活了过来。

按律这五个士兵是要被处死的,但是王纲认为既然门卫未死,不能仅仅因为一件只值几百钱的衲衣而失去五条生命,最后在王纲的努力下这五个士兵都未被处死。由此例可见王纲对生命的重视。由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小熟读儒家书籍,使得民本思想在王之望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王之望从政之后,屡次劝告呈帝要以民为本,为政以德,行仁政。这使他成为一名爱民、恤民的封建官吏。

结语

通过考察王之望的一生,发现他虽然还称不上是位优秀的人,但也绝非碌碌无为之辈。王之望成长于两宋之交,仕宦于南宋初期,经历了两宋之交的动荡,深刻体会到了国家实力之贫弱、底层百姓生活之动荡不安。正是少年时期的这段经历,使得王之望步入仕途一直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力图给广大的百姓一个安定和平的生活、生产环境。

王之望为官清廉,不贪财,蜀中为官九年,却“无一毫生业”。他忠君爱国,为官能够恪守己职,心怀国家、百姓,敢于谏诤,不畏强权。王之望没能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做个民族英雄,积极北伐以复故疆,而是在行事和军事上都有一些保守。王之望虽有一系列的缺点,但是瑕不掩瑜,他一生忠君爱国,忠于职守,关心民瘼,爱惜民力,颇有吏能,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原创 请...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 79年前,在受降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举国欢...
原创 罗... 文| 木易 编辑| 古木的茶 简介 罗马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实现宗教整合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
原创 究...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如... 谁去长平跟秦军对垒,战绩也不会比廉颇更好,一,长平那地方属于上党郡,之前是韩国的,赵军在那里没有任何...
原创 观...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慈... 1908年11月15日,西太后慈禧在北京仪鸾殿去世,享年73岁。人生70古来稀,把持朝政半个世纪,又...
历史的谣言:刘备从未在夷陵连营... 公元219年,东吴大将吕子计夺荆州,一举擒杀关羽。远在蜀中的刘备大为震怒,遂倾尽国力东征孙吴。结果在...
原创 西... 西汉时期的李广利是一位屡战屡败的“名将”,凭借外戚身份迅速走上高位。他率军三次攻打匈奴,前两次败兵而...
原创 蒙... 蒙古骑兵可以称得上是冷兵器时代的地表最强,没有之一。他们拥有极其强悍的战斗力,无论是周边的女真人、契...
原创 斯... 在上个世纪曾经有一红色政权强国,屹立于世界之巅,它和当时的美国相抗衡,成为世界两位霸主之一,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