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刘备手底下能够说得上来名的谋士,无非就是诸葛亮和庞统两个人了。两人合称“卧龙凤雏”,更有甚至说两人得其一便可得天下,但是事实证明谋士能力再强,没有跟对一个好的老大,那你的未来将会走的很艰难。
庞统也是一个明白人,所以一开始他就去东吴,投奔了周瑜,想着能够混出一个名堂来。当时的周瑜对他也不错,可惜的是周瑜命短。
离开了周瑜后,庞统就是一个落魄的才子,满身才华却无处可用。
几经风波,终得重用
再后来,刘备从孙权处借了荆州,而庞统也跟着荆州一块归了刘备。虽然刘备这个时候身边缺少人才,但是他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庞统。对此庞统表示,我很不高兴了,于是就在
耒阳开始了罢工模式,毕竟他是县令,刘备的地盘本来就不大,他这一罢工,就引起了刘备的注意,于是就按照程序让庞统回家待着——
你一个当员工的,跟领导玩这套,这不是送上门让人收拾吗。
但是庞统却不是一般人。这不,他得到了鲁肃和诸葛亮全力推荐,这个时候,刘备才知道他是个人才。之后赶忙就召见庞统,与其交谈后,非常赏识庞统的才华,直接就将庞统封为治中从事,开始重用。
刘备这一套收买人心的做法下来,把庞统感动的不行,内心非常温暖,想要为刘备打一辈子工。他有这样的情绪,全都是因为他此前受到的伤害太大了,在周瑜帐下的时候,周瑜虽然对他不错,但也没怎么重用。
之后鲁肃本想要把他推荐给孙权的。
结果人家孙权招揽人才是有条件的,首先一点就是你长相得过关,不然影响他的心情。
站在孙权这方面考虑一下,本来每天处理政务就够繁忙的了,结果还要看庞统这个“丑人”,那天天的心情能好吗。
再加上孙权虽然能力也不弱,但是毕竟也是一个“二代”,所以内心还是有一些任性的。庞统就这么给赶走了。
此时,庞统也早就听说过刘备的名声了,但是对于去投靠刘备还是曹操他内心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再者庞统年少成名,内心还是有些傲气的,眼看着跟自己齐名的诸葛亮还被刘备三请才过去。自己倒好,本来想要给孙权干活的,结果自己热脸贴个冷屁股,受辱到家了,看来有时候做事情也不能主动啊,所以庞统就打算静观其变。
因为庞统内心是非常想要做一些大事业的,所以当刘备真正重用他的时候,内心才会非常激动,一心想要立功,让刘备看看自己的价值。
出奇计巧夺蜀地,望酒肉内心凄凉
这时,刘备正打算入蜀地,那里是刘璋的地盘——
别看刘备嘴上说的不想要这块地盘,但是行动上却非常迅速。
庞统当时就给刘备出了入蜀的三个方案。
第一个:庞统说可以挑选精兵悍将,抓住战机,连夜偷袭成都,刘璋对此没有防备,并且他军事上面能力也差,直接就可以拿下成都,擒住刘璋。
第二个:我们进蜀地有点不得人心啊,就是刘璋脑子有问题才同意我们进来,但是他属下杨怀、高沛这些人还是很聪明的,对我们还是很抵触的。我们可以假装退军,吸引他们过来送行,直接把他们拿下。之后他们不服也得服了,他们的部队也就是我们的部队了,没有了部队,刘璋早晚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第三个:你刘备这么犹豫,那就别打了,我们还是回荆州去吧,你要想来以后再来。
看看庞统出得这几个计策,除了第三个,其他两个手段还是很毒辣的,但是几乎很少人知道,庞统内心却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要说当时的庞统对刘备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刘备会为自己造势,让一些不熟悉他的人觉得这真的是一个仁君。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不,入蜀后的庞统就发现刘备有些道貌岸然了。
情况是这样的,刘备刚刚拿下蜀地部分地区后,就开始吃饭赏舞了,并以此为荣,觉得自己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必须要庆祝一下。庞统对此很不满。
当时,庞统看着沉迷在灯红酒绿中的刘备,内心中就觉得,你刘备有点过了,当时让你攻成都的时候,你扭扭捏捏的,表现的还挺愧疚的,现在本性暴露了吧。再者,你刘备这个样子太不好了,怎么能够以
讨伐别国当做乐子的,这哪有一点仁君的样子?
庞统内心是憋不住话,因为他的性子太傲了,于是便把内心中所想,斟酌了一下后便说了出来了。刘备当时听了就不高兴,直接就把庞统给撵了出去,庞统也不惯着他,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而刘备之所以能够三分天下,还是有些过人之处的,并且他也知道庞统对他的重要性,所以看着庞统的背影渐渐远去后,就赶紧派人,又将庞统给请了回来。
庞统回来后,还是摆了摆架子的,刘备看他这样,于是就笑着问他:“刚才是谁的错?”庞统知道这是刘备给自己台阶下,自己要是在不识好歹,那么日后君臣可就不好相处了,所以便说到:
“君臣俱失。”
这时有人觉得庞统这也太不识好歹了,人家老大都给你请回来了,你还这样说话。但是,刘备却知道庞统的骨头很硬,自己要是用权势压他,让他屈服于自己是不可能的,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所以此时的他必须示弱,于是刘备转头呵呵一笑,表示此事就此翻篇。
但自此以后,庞统也是看透了刘备的真面目,从内心开始也对刘备有了防备。而对于庞统来说,他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在当时依靠在刘备身边也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也不想离开刘备。然而,世事无常,此事过后没多久,庞统就在落凤坡找到了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