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很多人轻薄郭沫若
创始人
2025-07-16 05:33:17
0

这些年来,糟踏名人蔚为一种时髦。现代历史名人郭沫若确有政治上、学术上与个性上的软肋可以攻击,但对郭沫若的批评,有的符合事实;有的歪曲事实,有的甚至采取了轻薄的态度,这种风气给青年人带来某些恶劣的影响。

正如一些严肃的历史专家指出的,郭沫若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煞的人物。他的学术地位是由他的突出贡献决定的。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20世纪中国史上没有几人,说他是个盖世奇才恐不为过。对郭沫若的评价要像对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一样,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要着重揭示本质和主流。如果颠倒了主流和支流的位置,把支流夸大到无限的程度,甚至不惜污蔑和谩骂,那还有什么评价历史人物应有的准则可言!

臧丕人物,见仁见智,这很正常。可让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有的人评价历史名人要采取双重标准呢?

海外有一个颇有名气的学者叫余英时的,他贬损郭沫若的学识与学术道德,指责郭沫若《十批判书》抄袭钱穆著作《先秦诸子系年》,称郭沫若犯了“严重的抄袭罪”。这就让我等糊涂了。后人的攀登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你怎么不说你的老师钱穆也“攘窃”了前贤的研究成果呢?你怎么不把钱穆的论著和先前研究诸子的论著加以“互校”,看看有哪些史料相同或论点相似,以此排查你的老师有无“抄袭罪”的嫌疑呢?前人有诗曰:“太平览记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如果真是郭沫若抄袭钱穆,胡适、顾颉刚、傅斯年等五四人物怎会对此视而不见,一直保持缄默呢?还专等你来平地起一声惊雷不成!

胡适、顾颉刚、傅斯年这些学者,被认为有自由主义传统的精英分子,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显然与郭沫若不相同,在学术上或者有过争论。可事实上,桥归桥、路归路,他们几位都对郭沫若的史学成就与地位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并不受政治偏见所左右,学者风度还是有的。

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顾颉刚写《当代中国史学》,其中有这样的评价:“研究社会经济史最早的大师,是郭沫若和陶希圣两位先生,事实上也只有他们两位最有成绩。”他推崇说,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是一部极有价值的伟著”,“中国古代社会的真相,自有此书后,我们才摸着一些边际。”顾颉刚还认为,在甲骨文以及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上,王国维之后,能够继承王国维并有开创性贡献的是郭沫若。

解放前,1948年南京中央研究院进行第一届院士选举,最初人文组候选人提名有55人,经过5轮选举,在最后当选的28位院士中始终有郭沫若。胡适日记中记下了他所提的候选人,其中就有郭沫若。据说傅斯年也力争郭沫若当选。即便是在台湾的学人中,郭沫若有关古代史研究的著作也还是必读书。

再说那位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吧。老年苏东坡的诗句“村边古道三岔口,独立斜阳数过人”,也可算是陈寅恪的写照。有如此嶙峋的傲骨、孤独和顽强的陈寅恪,他最佩服的两个人,是有名的“四堂”中的“二堂”,这“二堂”是谁呢?就是王观堂和郭鼎堂。王观堂即王国维;郭鼎堂即郭沫若。陈寅恪佩服郭沫若对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是郭沫若把中国历史真正推到商,把它破译了。1961年3月和11月,郭沫若在广州两度造访陈寅恪,吟诗作对,相谈甚欢,成就一副流传至今引为美谈的对联:“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这一“聋”一“瞽”,对陈端生《再生缘》的高度评价高度一致,两位大师由此结下学缘。而对于某些无中生有的闲言碎语,他们所取的态度一如陆游的名句:“耳边闲事有何极,正可付之风马牛。”郭沫若离去后,陈寅恪曾向助教谈起郭的著述,评价说∶“他最好的著作是《青铜时代》。”郭沫若则鼓励新一代学子要超越陈寅恪。陈寅恪与郭沫若在政治观点和学术理念上是一对“龙虎斗”,但两人都肯定并尊重对方的学术地位。

郭沫若的学术贡献与地位,更突出表现在他是新中国人文学科体系的创始人。从中国社会变迁角度叙述中国的历史,用社会史的方法来把中国历史串起来,这个发明人是谁?谁是开蒙第一人?是郭沫若。在国际上也独此一人。郭沫若之前有德国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伦理观,讲儒教就是教人当官,道教就是巫术,认为中国的儒家思想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科学思想,认为这种在精神上的差异便是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繁荣、却迟迟没有在中国出现的原因。这个论断被郭沫若推翻了。郭沫若认为中国的儒家思想一直是在不断发展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是“政治学”;到了董仲舒时代就变成“天人合一”思想;到明朝的时候,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变化,这变化主要体现在王阳明的身上。

郭沫若在“歧路的仿惶”中向往“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性”,就是内在的认识,人的良知、良心认识到了,就会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就会藐视权贵,凭自己的真心去获得自由。王阳明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这不是很了不起的自由思想、启蒙思想么?按郭沫若的看法,这样的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就体现在李岩这样的人物身上,“而李岩的悲剧是永远值得回味的”。

在郭沫若的心目中,可惜李自成的平等思想是一种“水浒”式的平等思想,也就是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大块分金银,这就导致了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继续搜刮金银去了。明朝为何亡国?中国的出路与前途何在?进城以后如何避免重蹈李自成的覆辙,摆脱“周期律”的宿命?郭沫若上下求索的这些问题,怎么就成了“逢场作戏”呢?这不正是中国真正要面对的历史课题么?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 7月16日,参赛选手在课目竞赛中。当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进行“搭...
原创 德... #头条创作挑战赛# 皇庄指由皇家直接管辖、经营的庄田,肇始于唐代。明中期以后,皇庄数量暴增,史载明武...
原创 客... 文|鹏遨游 编辑|鹏遨游 前言 沙皇彼得大帝在俄罗斯历史上的影响有多大? 沙皇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
全球连线|外眼看古都:邂逅宋代...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随着河南郑州航空口岸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到中原大地,...
原创 细... 历史如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我是猎古思今。 首先,满族全程为满洲族。满族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后...
原创 孟... 文| 伊力 编辑| 伊力 ●—? 前言 ?—● 孟加拉国是 南亚 国家之一,也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
原创 古... 文| 淩轩 编辑| 淩轩 ●—?前言?—● 收养制度是指将一个非亲生的儿童纳入到一个家庭中,使之成为...
原创 秦... 公元前208年,那是一个冬天,久未谋面的秦二世胡亥,火急火燎地把大臣们召在一起,用颤颤巍巍的声音说:...
原创 李... 话说唐朝刚建立那会儿,天下不太平,到处都是反贼。这时候,唐太宗李世民还年轻,才二十多岁,就带着军队打...
【文化评析】青年人缘何爱上“古... 作者:李晓 近来,“古建游”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开来。无论是直播间,还是社交平台、旅游网站,都可见青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