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元朝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为何却打不下日本和东南亚?
创始人
2025-07-16 05:03:32
0

13世纪初,蒙古人从草原上崛起,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他们东征西讨,横扫欧亚,灭亡了无数古老的帝国。在崖山,南宋末代皇帝跳海而亡,在巴格达,阿拔斯王朝末代君主被战马践踏至死。

但蒙古人并不是不可战胜,他们在攻打日本与东南亚时就曾多次受挫,最终无功而返,那么

横扫欧亚的蒙古人为什么会打不下小小的日本与东南亚呢?他们究竟强在哪?

首先是蒙古对日本的战争。

两次元日战争的主战场都是九州岛

。九州岛是日本第三大岛,面积3.7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1%,日本一般称九州岛及其附属岛屿为九州地方,九州地方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方面,九州离日本最重要的岛屿本岛仅相隔一道浅浅的关门海峡,如果蒙古人攻占了九州地方,那么他们只需要用小木船即可地轻易从九州岛登陆本岛。

另一方面,九州也是日本的门户,九州西北部的对马岛,距离九州岛130公里,距离朝鲜半岛仅50公里,蒙古人如果想要进攻日本本土,那么对马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跳板,所以日本必须将战略重心放在九州岛上,并依托对马岛部署防御阵地,拖住敌人,为在本土集结抵抗力量争取时间。

第一次元日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274年冬。

那时蒙古人刚赢得襄樊战争的胜利,连南宋的都城临安都没有攻破,所以忽必烈并不打算抽调太多兵力去进攻日本,在忽必烈看来,区区日本武士,不值一提。因此忽必烈只是从各地草草的凑了三万多人,就从朝鲜半岛出发,驶向对马岛了。

对马岛之战,元军轻松取胜,但这一场战役已经展现了日本能够抵挡住蒙古人的第一个要素,勇气。这一战中,对马宗氏第二代当主宗助国率领八十骑兵向上万元军发起死亡冲锋,全体殉国,这对元军来说不是个好兆头。

对马岛面积不足700平方公里,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即便是现在,对马岛的人口也不足四万,所以元军没有过多逗留,快速驶向九州岛,希望速战速决、攻占九州本岛用来休整军队。但元军惊讶的发现,日本武士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勇敢的多,元军胜多败少,却就是无法在九州岛上取得安全的落脚点,只能每晚退回船上过夜。

11月20日晚,“神风”降临,三万元军,有一半都死在了这场风暴里,仅有1.3万人活着回到了朝鲜半岛。

第二次远征发生在1281年。

这时元朝已经统一了中国,能够调动相当多的部队,所以这一次远征的规模要大得多,忽必烈将元军分成了两路,一路为东路军,从朝鲜半岛出发,以高丽人、蒙古人为主,人数五万,另一路为南路军,从长江三角洲出发,全部为投降元朝的南宋军,人数十万。

东路军率先出发,再次攻克对马岛,但东路军又开始面临和以前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始终无法取得落脚点,日本的镰仓幕府改进了军队的武器,并招募了大批九州人参军。因此这一次元军虽然在数量是上一次的五倍,但依然只能与幕府军打个七三开,始终没能击穿日本的九州防线,被迫再次回到船上过夜。当东、南两路军终于会合时,元军的处境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善。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神风”又一次来袭,这场台风刮了两天,元军绝大多数船只都沉入了大海,不过元军的人员损失不大,并不打算撤退。但还没来得及休整,新的“神风”又来了,这一次,台风持续了整整四天。元军将领已经没有勇气继续进行战斗了,便偷偷集结了剩余的船只,载着蒙古人回到了朝鲜半岛,而把十多万高丽军、前宋军留下来等死。之后,镰仓幕府在鹰岛发起了鹰岛反击战,取得了第二次元日战争的胜利。最后活着回到朝鲜半岛的元军,不足当初的十分之一。

日本能取得两次防御战的胜利,“神风”居功至伟,但日本武士悍不畏死的作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神风只能在海上发挥效力,如果日本武士一开始就选择龟缩防御,让元军顺利登陆,那么神风再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蒙古对东南亚的战争

此后,忽必烈迫于压力,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东南亚,他希望通过征服中南半岛来挽回自己的尊严,但他不会想到,东南亚比日本还难缠。

蒙古人在中南半岛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气候。蒙古人成长在距离中南半岛3000公里外的北方草原,那里平均气温为6度,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中南半岛的平均气温高达23度,平均降水量有1800毫米,这种落差对蒙古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当时的史书中就曾多次记载元越战争中元军因为“热不能堪”而无法作战。

而且当时中南半岛还未完全开发,遍布丛林、沼泽,蚊虫滋生,疾病肆虐,在这种“鬼地方”行军,走平路都相当痛苦,但偏偏中南半岛的地形相当崎岖,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里有一大半都是山地。这些山地不是集中分布的,而是呈现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西部有那加山脉和阿拉干山脉,东部有长山山脉,这些山脉被河流冲出了无数的河谷、平原,中南半岛的百姓就居住在这些河谷、平原里。

蒙古人横扫欧亚,靠的是重骑兵,但为了在这些崎岖不平的山地丛林间行军,蒙古人只能放弃重骑兵战术,这对马背上的民族来说,相当于自废武功。有了这些不利条件的限制,蒙古人在中南半岛一再受挫,最终铩羽而归。

从本质上说,蒙古人横扫欧亚,追逐的不是荣耀,而是财富,正是对财富和土地的渴望促使他们一次次发动远征,日本的神风以及中南半岛的丛林对蒙古人来说,从来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真正拯救日本以及东南亚的,其实是他们当时的落后,正是因为落后,回报少,所以蒙古人才不愿意继续“投资”。

宋元战争持续了46年,在这期间蒙古人无数次受挫,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没有什么其他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觊觎宋朝海量的财富罢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2025-07-16 04:33:43
原创 ...
#历史开讲# 古代史研读:唐朝史料记载中,皇室儿童的夭折情况——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民贵君轻的思想虽然是由孟子...
2025-07-16 04:33:38
原创 ...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虽然是一个乱世,但也为众多英雄提供了用武...
2025-07-16 04:33:19
原创 ...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和徐学功一样对新疆有重大贡献的悲情人物-巴里坤镇总...
2025-07-16 04:33:12
原创 ...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土地上战火纷飞,物质匮乏,在这个年代...
2025-07-16 04:33:07
织“网”汇聚“声光电”,承...
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
2025-07-16 04:32:53
原创 ...
“关东”含义是山海关以东。苏军参战后,关东军尚有70万军队,这70...
2025-07-16 04:32:52
原创 ...
人类是从地球上诞生的吗?人类的起源是在哪里?大约是在400万年前,...
2025-07-16 04:32:51

热门资讯

《陈万年教子:传承家风的智慧之...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众多英才的出现往往是历史的独特标记。而背后那些关于家教家风的故事,则成为我们探寻...
探秘北京“时光列车”,半个世纪... 如今,地铁以更便捷更环保的特点,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本周,北京推出了一款特别的“时光列车”,吸引人...
原创 唐... 唐朝的国力越来越强盛,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李世民难免有些心高气傲,有时候也忍不住想搞一些奢侈活动。...
原创 上... 1949年5月间爆发的上海战役,是解放战争后期一场至关重要的城市攻坚战,这不仅仅是因为上海是全国经济...
原创 清... 银元俗称“大洋”、“洋钱”或“花边钱”,是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原创 中... 在我国历史上,姓氏文化如同一条红线,串联起无数家族的荣辱兴衰。每一个姓氏背后,也都蕴藏着一段波澜壮阔...
原创 正... “前表吕布,后表马超”,作为名门之后的马孟起,不但是汉末群雄之一,还是蜀国的五虎上将,甚至被称为“神...
南侨机工后人相聚昆明西山 8月31日,位于云南昆明西山森林公园内的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下,迎来了200多名南侨机工后人、华人...
祝勇:故宫文物,见“物”更应见... 祝勇 文/羊城晚报记者孙磊实习生叶恩平 图/受访...
两岸人士“寻脉·福建成功行”:... 中新网泉州8月30日电 (记者 孙虹)“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援引张学良先生评价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