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泸定桥。在泸定桥的两端,国军安排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要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红四团接令后,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他们冒着大雨,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凌晨到达泸定桥西岸。
当时部队赶到那里的时候,敌人已经在严阵以待。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桥栏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桥面是由木板铺上的。平时人走在桥上就像荡秋千一样来回摇晃,而此时桥面的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敌人为什么仅仅将木板拆掉了而没有炸断绳索呢?经历过此次战斗的老兵后来吐露了实情:
一、敌人不敢确定我军会从这里经过
因为敌人不敢确定我军一定会从这里经过。如果炸断铁索,后面的敌军也只能是望桥兴叹,所以敌军只要求把木板抽去,其实这也是给他们的部队追赶,留下了一个选择的余地。
二、敌人太过狂妄自大
敌军觉得把木板拆掉,红军战士就不敢再过来。他们没想到我军居然以这么快的速度,能够抢在敌人的前面,率先抵达那里。
三、敌人是想给自己留后路
对敌军自身来说,他们留着锁链,无非也是为了自己方便,毕竟红军只是路过,而他们此后还要长期驻守。
红四团的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经过两小时的激战,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