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以第二次布匿战争为例,试论决定大国争霸胜负的核心竞争力
创始人
2025-07-15 05:03:16
0

第二次布匿战争两国疆域、进军路线、主要战役

公元前218年至前201年,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第二次布匿战争,是一场考验两国综合国力、体制机制、战略战术、斗智斗勇的一场战争。作为地中海世界两大超级强国,罗马军事实力最强,而迦太基最富。最富和最强之间的较量,迦太基由于名将汉尼拔的天才指挥,开篇连连高捷,无限接近胜利。而罗马屡战屡败,却凭借核心竞争力,最终反败为胜,笑到了最后。

罗马因何而胜?迦太基因何而败?这是历史上争议不休的话题,本文试着从大国争霸“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谈谈看法。

迦太基的核心竞争力

1.统帅能力优势

迦太基能够取得战争前几年的优势,主要原因还在于名将汉尼拔卓越的指挥能力。

汉尼拔因国仇家恨,9岁就在神庙立誓,毕生与罗马为敌,少年时期苦学希腊文,潜心研究西方第一名将马其顿亚历山大帝的战术,创新优化了骑兵两翼战术。

他在冬季率军翻越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完成了人类军事史上的壮举,踏入罗马本土后,给予罗马军队持续不断的重创。

在罗马作战期间,他与官兵同吃同住,十多年不近女色,具有超强的意志和朴实的作风,把一群不同民族组成的雇佣兵打造成为常胜铁军,一度令罗马人闻风丧胆。

汉尼拔转战路线

2.军队结构优势

汉尼拔孤军深入罗马,艰难翻越阿尔卑斯山后,原来的4.6万大军只剩2.6万,幸好在山南高卢得到了高卢人的支持,补充了部分军队,尤其是骑兵。

公元前218年12月的特雷比亚战役中,汉尼拔军共3.6万人,但骑兵比例甚高,善战非洲努米底亚骑兵和高卢骑兵共有1万人;而罗马军共有4万人,其中骑兵仅有4000人。

在公元前216年8月的坎尼战役中,汉尼拔军5万人,骑兵占1万人;而罗马军8.7万人,骑兵7200人。

这两场重要战役,汉尼拔兵力都呈现劣势,但骑兵数量都占优,且努米底亚骑兵和高卢骑兵的战斗力要高于罗马骑兵。

汉尼拔两翼齐飞的战术主要依赖骑兵的优势,通过击溃对方的两翼骑兵,包围中央的步兵军团,最终全歼敌军。这种战术由于汉尼拔在坎尼的全胜,被后世称为经典的“坎尼战术”。

强大的努米底亚骑兵

3.战场环境优势

相比于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没有打到过罗马本土。汉尼拔选择向罗马的本土进军,在罗马的本土作战,因此被西方称为战略大师。

汉尼拔的军队节节胜利,从意大利北部一路打到意大利南部港口。罗马军队长期避而不战,汉尼拔军在罗马本土肆虐10多年,对罗马的经济社会、粮食生产造成重大破坏。汉尼拔就像一条绞索一样,想把罗马人慢慢耗死。

迦太基的本土远离战事,毫发无损,通过此消彼长,按照正常的发展态势,迦太基将会越来越强,罗马将面临崩溃灭国。

4.外交分化优势

罗马本部是台伯河畔的“七小丘”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南部富裕的卡普亚、塔兰托,以及西西里的叙拉古等原本都是希腊人建立的城邦,而罗马是拉丁人出身,两者语言、文字和传统都不一样。

一百多年来,罗马通过软硬兼施,将这些城邦纳入罗马的控制范围,并强制他们派出军队协助作战。这些城邦居民大多对罗马心怀不满,处于貌合神离状态。

汉尼拔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令罗马元气大伤,也让这些处于观望状态的城邦感觉脱离罗马的机会来了。在汉尼拔的分化瓦解下,卡普亚、叙拉古、塔兰托先后倒向了迦太基。

在战争开始的几年,汉尼拔先后在提契诺战役、特雷比亚战役、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坎尼战役中均取得全胜,罗马损失军队近20万,多位执政官(政府最高长官兼最高统帅)和近百名元老院议员阵亡。罗马一度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

那么,罗马人是怎么一点点挽回败局的呢?

罗马的核心竞争力

罗马公民兵制

1.强大的公民兵制

罗马17岁-60岁的男性公民都要服兵役,其中46岁以上公民只参加预备役,公民免交田税,因为兵役就是所谓的“血税”。凭借这样的制度设计,战时状态的罗马共和国,兵力输送始终不会“断血”。

如果说地中海各国比作武侠小说人物的话,罗马就是练就“北冥神功”的人物,内力(兵力)输送源源不绝。

按照罗马人的最高动员力,其公民兵的储备总量高达75万。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每年动员的军队大约是20个军团、10万余人轮番作战。汉尼拔进入罗马本土时兵力仅2.6万,后来的兵力始终保持在5万左右,这些雇佣兵都是要按时付工资的,依靠这点兵力想彻底打败罗马有相当难度。

在我国历史上,总说北宋有1亿多人口,南宋也有5千多万,为何败于人口只有几十万的女真和蒙古?因为宋朝落后的军事体制,社会最末流的人当兵,还在士兵脸上刺上番号,这样能够强制动员的军队虽多,却大多是乌合之众,缺乏公民意识,精神面貌、作战素养与罗马公民兵、唐朝的府兵不可同日而语。

罗马公民兵制比迦太基的雇佣兵制的兵员补充能力、对国家的荣誉感、责任感要强很多。这是罗马能够顶住汉尼拔的主要因素。

罗马元老院议事

2. 强大的共和体制

罗马的共和体制是希腊民主体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国家制度,共和体制不仅吸收了民主体制“集思广益”“民意广泛”的优势,而且在战时,300人组成的罗马元老院能够高效地发挥“精英政治”的决策优势。

与汉尼拔的战争中,罗马的最高领导人和统帅执政官接连不断地阵亡,但罗马元老院会继续选举优秀的执政官来维持局面。而宋朝的徽钦二宗被掳,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北宋直接灭亡了。

此外,罗马还有战时的独裁官制度,元老院选举独裁官,全权负责全国的政治军事,以举国之力对抗强敌。独裁官任期半年,视战事还可以延长。在汉尼拔战争期间,费边就任独裁官,保障了罗马的举国战略优势。

罗马军团修建工事

罗马军团修建攻城器具

3.强大的工程技术

汉尼拔在野战方面曾无往不胜,后来罗马人采取避而不战的战略,对此汉尼拔没什么办法,因为罗马人的建立的营盘和工事无法逾越。

罗马人在几百年的发展中,通过吸收希腊等先进文明,在布匿战争时,其工程技术能力在当时已经无可比拟的强大。罗马人既是战士,又是工程师,只要在坚固的营盘工事里龟缩不出,进攻不足而防守有余。

尤其是罗马人在战争中后期采取了积极的避敌作战策略,以“品”字形的工事包围倒向迦太基的卡普亚,汉尼拔来救援的时候,罗马人建立的工事可以一面抵挡汉尼拔,一面继续围困卡普亚。

汉尼拔对罗马人的营盘工事只能徒呼奈何,缺乏的就是核心的工程技术,这是迦太基人跟罗马人之间巨大的技术差距,这不是能单纯依靠打仗的战术就能弥补的。

罗马人就是依靠强大的工程技术,挡住了汉尼拔,相继围困并攻克了卡普亚、塔兰托和叙拉古,一点点地扭转了败局。

卡普亚和叙拉古被罗马围困、攻陷

叙拉古之围

4.强大的后勤补给

罗马具有发展商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那就是地中海四通八达的水运,加上第一次布匿战争后罗马掌握了制海权,虽然本土被汉尼拔肆虐,影响了粮食生产,但罗马还可以向地中海其他国家进口粮食。

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人的粮食主要供应地坎帕尼亚、西西里岛因汉尼拔战争,粮食生产被严重干扰,罗马国内粮食供应不足,价格一度大幅上涨。

此时,地中海产粮大国埃及源源不断地通过海路运来粮食,有效缓解了罗马的粮食危机。在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中,罗马竟然没有发生饥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罗马掌握西地中海制海权

同盟国埃及向罗马输送粮食

结语

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能力、军队结构、战场环境、外交分化优势一度将罗马逼入绝境,但由于罗马具备更加强大的体制优势、技术优势和贸易优势,而这些深层次的核心竞争力,是作为个体的汉尼拔难以撼动的。

随着罗马的军事天才西庇阿横空出世,研究吸收了“坎尼战术”并加以改进,并对武器装备和军队配比进行大幅改良,最终“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打到非洲本土的扎马战役中完胜汉尼拔,罗马取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的最终胜利。

作者:

@青史子建

相关内容

暑期研学热潮涌 闽清景区活...
暑期来临,研学热潮在闽清涌动。这里的景区活动丰富多彩,吸引着众多学...
2025-07-15 08:39:24
连江杉塘110千伏变电站投...
连江杉塘 110 千伏变电站顺利投产送电,这一重要事件为当地电力供...
2025-07-15 08:37:04
原创 ...
分裂性质均为统一民族的分裂 应当讲,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分裂都是由...
2025-07-15 08:33:45
原创 ...
1965年7月,李宗仁夫妇在秘书程思远的陪同下,从美国回到了中国大...
2025-07-15 08:33:41
原创 ...
一、冉闵:说到冉闵,可能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一员绝世猛将,勇武...
2025-07-15 08:33:37
原创 ...
自汉武帝元光年间,胡人就开始不断向中原内迁,而且势力逐渐扩大。 “...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线划分不严格,唐朝之前,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2025-07-15 08:33:31
原创 ...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7-15 08:33:21
科技助力甘肃天水大地湾遗址...
记者8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柳本立研...
2025-07-15 08:33:13

热门资讯

北京市青少年皮划艇静水和赛艇冠... 7月12日至13日,“中国体育彩票杯”2025年北京市青少年皮划艇静水和赛艇冠军赛在北京奥林匹克水上...
组图:谷爱凌体验水疗放松身体 ... 滑雪运动员谷爱凌更新社媒,晒出体验水疗的照片,“过去几年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意志力比我的身体更坚强,但是...
原创 白... 2013年,在白求恩逝世70余年后,一张所有人都没有见到过的珍贵照片——毛泽东与白求恩在延安时的合影...
原创 武... 据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的...
原创 毛... #头条创作挑战赛#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及了他最看不起的人:一个“做奴隶做得久了”“站惯了,...
原创 郑... 1953年5月,在朝鲜代理第20兵团司令员的郑维山本来已完成自己的任务,杨勇已奉命入朝接任指挥,郑维...
原创 朱... 首辅沈一贯为了在党争中维护自己的“浙党”,不惜亲自上阵主持当年的京察,堂而皇之的打压其他党派,立即就...
原创 剿... 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钱氏,一生无出,不过早期他的侧妃周氏生了个皇子,这个皇子就是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 ...
探索土司遗风,感悟城韵史韵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了解土司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感受土...
原创 为... 我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经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其中元朝和清朝两个朝代的统治者并不是汉族,而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