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部队,涌现出不少能征惯战的勇将,李天佑、韩先楚、刘震、吴克华、邓华、梁兴初、钟伟等。
说到韩先楚的战绩,似乎显得更加闪耀一些,他创造多项“第一”。指挥鞍海战役,迫使敌人第一次起义;指挥新开岭战役,率先歼灭敌军一个整师;梅河口战役,一对一歼灭敌军一个师;奇袭威远堡,出其不意歼灭敌军一个师;攻以县,战锦州,克辽西等。
在韩先楚的战绩上,打得最为经典的一场战役是奇袭威远堡,出其不意,一举歼灭敌军一个师。后来编入到国防大学教材中,每次讲到奔袭战,都要讲到奇袭威远堡。
在这场战役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波折才定下来的。
1947年8月,韩先楚从四纵调任三纵司令员,到任后,他与纵队其他领导简单寒暄后,开始研究即将开始的秋季攻势,总部给每个纵队都有明确的歼敌任务。
政委罗舜初是参谋出身,制定稳妥的作战方案,是非常拿手的。他把已经制定好的方案拿出来讲,打西丰一个团的敌人,并扩大战果。方案非常稳妥,得到其他指战员的认可。
韩先楚思考一番后,提出自己的方案,能不能绕开敌军3个团,直接打敌人师部。敌116师下辖三个团,分布在前沿,都有坚固的城防工事,师部却驻守在乡镇,工事简单。如果直接打师部,敌人三个团要出城增援,就此在半路设伏,将其歼灭。
如果按照此方法打,危险很大,百里奔袭作战,如何能不被敌人发现。一旦被敌人察觉到,其他敌人部队随时都能快速增援,让3纵陷入困境中。
为此,政委罗舜初与韩先楚有不同意见,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召开党委会议,进行表决,最终10票,有8票赞成政委的方案,2票赞成韩先楚的方案。可作为司令员的韩先楚依然坚持要用自己的方案。
最终会议决定,将方案上报给总部,由总部裁决用哪一个。总部研究过方案后,回复:采用韩先楚的作战方案。
这个方案虽然危险,可出其不意。部队夜间奔袭百公里,抵达敌人师部眼皮底下,发起攻击后,敌人师长果然调其他3个团出城增援,结果都被消灭在增援的路上。此战与韩先楚之前设想的一模一样。
战后,政委对韩先楚的作战方案表示钦佩,也表示向韩司令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