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影视剧种常能看到仙风道骨,两鬓斑白,头上顶着发髻的仙人隐居在山林之中,在小说中也总能看到这样的描述:他身穿道袍,腰间系着一条粗布腰带,两鬓斑白,垂落肩上的发丝随着风飘曳,好像这一瞬间他的身心与这山林融为一体。
同时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人们早已对如今的生活感到厌倦,总是在小说,影视剧中看到仙气飘飘的仙人便产生向往的感觉,也想要隐居静谧的山林之中过着平静朴素的生活。那么现实中真的有仙人吗?其实在中国清朝时期就记载过这样的故事,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清朝人是如何讲述的?
充满玄幻的故事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片世外桃源的模样,在文章中人们看到了桃花源与世隔绝的美好生活,但当细细思考后却发现有些许的不寒而栗。在老一辈人的口中也一直流传着一个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类似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清朝一位秀才的身上。
时间回到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叫陈谷的秀才与三五好友相约去到白云观附近的庙会游玩,在庙会的时候陈秀才突然感到一阵腹痛,环顾四周并没有找到厕所陈秀才急得坐立难安,远远的看见白云观大门敞开,便顾不上许多径直的朝着白云观跑去。
进到白云观内,陈秀才再也忍不住了,找了一个墙角便脱下裤子开始“一泻千里”,在解决完后恍惚间看见面前站着一个道士,这让陈秀才一时间感到无地自容。
毕竟在道观这种充满仙气的地方做出如此不雅的行为,实在是有失读书人的风度,陈秀才连忙的道歉,嘴里像抹了蜜一样的说着好话,一是希望道士不要追究自己,二来是希望道观里的各路神仙别怪罪。
初入仙境
但道士始终不说话,忽然拉起陈秀才的手大步往外
就
走,别看这个老道士年岁很大但是手上的力气不比年轻人小,陈秀才看到自己拗不过便只好跟着道士一同前去。
道士带他穿过了一道门,走在了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上,一晃神陈秀才看见一个别有洞天的地方,听见了鸟儿在枝头上鸣叫,耳边也不时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树上开满了颜色各异的花朵,陈秀才一下子陷入这美好静谧的环境中无法自拔,待他冷静下来后忽然反应过来,这个时候正值数九寒冬,怎么会鸟语花香的?一时间他分不清自己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梦境之中。
就在他满心疑问之际,老道松开了一直抓着的手,说道“先生不要惊慌,这里乃是福泽之地”随之老道带着陈秀才走上了河边矗立的一座石桥,石桥连接着坐立在水面上的亭台楼阁,随着水花冲击着水面,整个楼阁以及石桥被水雾环绕起来,俨然如同仙境一般。
定睛看去楼阁中安坐一名仙人,双眼微睁,鬓发如同白雪一样,手中持着拂尘。老道士退到一旁,陈秀才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之
见那老神仙开口说道“可惜,可惜啊”便挥了挥手让老道士将他带走,本就心中满是疑问的陈秀才见状从不解变为了气愤。
让我来就来让我走就走?就是要让老神仙说清楚是什么意思,老神仙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道士,为陈秀才备好了餐饭,吃完后便带他离开吧,他慧根不够不足以得到自己的真传。
讲述经历却无人相信
而一头雾水的陈秀才被带到一处餐桌旁,看到满桌的珍馐美味便不再拘束了,吃的过程中猛然听得就在自己旁边的屋子中传来了女人的声音,接着酒劲上头的陈秀才不顾读书人的君子理念,全然一副登徒子的样貌。
酒劲过去人也醒了过来,他看见自己浑身赤裸的躺在了雪地之中,赶忙慌乱的穿起衣服,仙境中那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在这一刻全都被皑皑白雪所取代,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晕过去做了一个梦,便赶忙来到刚才方便的地方,看见自己的排泄物都冻成了冰坨子他确信自己是真的去到了仙境。
回到家中的秀才顾不得自己已经冻红的手脚,赶忙拉来自己的夫人跟他讲述起了进入仙境且一夜未归的故事而自己的夫人在听到后完全不相信,并认为他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跟自己的母亲和朋友讲述起时同样得到的都是不相信自己所说的一切,朋友认为他是得了癔症。
无奈的陈秀才只好自己一个人在街上喝着闷酒,这个时候恍惚间看见迎面走来一个女人正是那晚在仙境中所遇到的,女人朝着秀才招了招手,秀才立即跑了过去跟随着女人离开了,从此之后陈秀才便消失了,无论他的家人朋友如何寻找就是找不见。
小结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在老一辈的口中有着不同的解释,有人说他是因为在道观中对各路神仙不尊重
收到
的
了神仙的惩罚;也有人说他是遇见了狐仙,被狐仙迷惑了,索了命去,毕竟在道观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什么解释倒也都
说的
通。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也不管谁说的是正确的
解度
,也并不需要较真,毕竟这种故事在民间流传
的
很多,人们当听个故事就好。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所谓“仙人”的存在吗?一部分人是相信的,认为只要修行到了一定地步,就可以成仙。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只要看透了世事,让自己活明白了不再为生活中的琐事而烦恼,就相当于“成仙”了,毕竟人们活在这纷扰的世间,能在心中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平静安稳的“仙境”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