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主要讲述了1953年朝鲜战争中,郑维山代理20兵团司令员一年未转正的经历。在组织决定杨勇接替他之后,郑维山依然全力支持新司令员,一直站好最后一班岗,直到把20兵团交给杨勇为止。而在杨勇接手之后,郑维山也没有回到原单位,而是被派到志司协助副司令员杨得志。他们二人密切配合,最终在夏季反击正面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一、郑维山代理兵团司令员一年未转正的经历
1953年4月的一天,朝鲜战争还在继续,时任20兵团代理司令员的郑维山,正在作战室里与参谋人员,研究下一阶段的作战任务以及战法打法。这时,他接到了彭德怀从北京总机打来的电话,电话中彭德怀告诉他:20兵团司令员将由杨勇接替,而他可能将回到原岗位。面对这个决定,郑维山没有一丝怨言,而是非常顺从地表示服从组织的决定。这一举动让彭德怀非常欣赏,并对郑维山表示了肯定。
虽然郑维山在20兵团代理司令员期间带领部队打了很多胜仗,并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对组织不满。相反,他以一个老党员、老革命的身份,站好最后一班岗,等待杨勇的到来。直到杨勇正式接任,郑维山也没有离开兵团,而是继续留在一线,帮助杨勇熟悉情况,一直到把20兵团交给杨勇为止。
二、与新司令员杨勇的交接工作
在杨勇来到朝鲜前线之前,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亲自过来组织杨勇和郑维山交接工作。交接工作过后,杨勇和郑维山以及杨得志坐在了一起,一边谈20兵团的任务情况,一边谈朝鲜战场的形势。郑维山详细地介绍了一下20兵团当前的主要任务,以及夏季攻势展开前的相关工作,杨勇一直在认真在听着。而在交接工作之后,杨勇还提出了想要留在这里再呆几天的想法,他想和郑维山共同研究作战方案,并熟悉部队情况,以便更好地指挥作战。
在这个时候,杨得志笑着对郑维山讲,军委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毕竟,20兵团是夏季反击正面战场上的主力,现在临阵换将怕影响作战。因此,军委的意思是让郑维山继续指挥作战,而杨勇则在旁观察作战,熟悉部队情况。这样做有利于给杨勇足够的时间熟悉情况,同时也可以为战役的胜利加个保险。郑维山听完后,再次表示服从组织的决定,这也是他作为一个老党员、老革命的表现。
三、在志司的工作和成就
杨勇正式接过20兵团司令后,郑维山并没有回到原来的单位,而是被派到志司协助副司令员杨得志。杨得志之所以选择郑维山,是因为在刚刚入朝的时候,杨得志是19兵团司令员,而郑维山则是副司令员,因此他对郑维山的能力是十分了解和欣赏的。从此,二人联手,共同研究作战方案,谋划具体的兵力部署。
在夏季反击正面战场上,20兵团是主力之一,任务十分艰巨。然而,杨得志和郑维山合作默契,配合无间,最终在战斗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两个人密切配合,郑维山主讲,杨得志主控,共同将战役打了出来。而郑维山在工作中也并没有以自己熟悉为由,处处作决断,而是都要征求杨勇的意见。他与杨勇的默契配合以及团队的高效工作,为取得这场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后续工作
在20兵团取得胜利之后,郑维山继续留在志司工作,直到战役结束。期间,他不断向军委和彭德怀汇报工作情况,并得到了肯定和表扬。在完成任务之后,他回到了原来的单位19兵团,继续担任副司令员。不久之后,他又被派到志司工作,协助杨得志完成了许多任务。
总结:
本文讲述了郑维山代理兵团司令员一年未转正的经历以及他在志司的工作成就。他以一个老党员、老革命的身份,顺从组织的决定,全力支持新司令员,一直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取得战役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志司工作期间,他与杨得志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了许多任务,使部队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一个充满韧性和奉献精神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保持对组织的忠诚,服从组织的决定,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同时,也要发扬斗志,奋发向前,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口,不断取得胜利,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