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弘农君
很多人可能都还没意识到整个2022年截止今天之前的整整10个月当中几乎每天我们都在见证历史。
一个接一个的爆炸性词汇,充斥着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战争、暗杀、侵略、制裁、经济衰退、国家破产等等这些曾经只能在历史书本中才能见到的东西,今年我们几乎看了遍。
而距离上一次,见到如此凶险的场面,似乎已经过去了90年。
那么为什么说世界正在滑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漩涡呢?
了解过一战和二战起因的朋友对于,
转移社会矛盾
和
重新划分利益结构
这两种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直白地说就是一战和二战的起因,终究是因为经济利益困境引发的社会矛盾。国家机器为了平抑社会矛盾带来的风险,采取自身利益保护的机制,但却触发了随着科技进步由单一市场迈向全球市场而产生的、无法逃避的全球多政体之间的利益摩擦,从而激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以及政治等多边利益矛盾,最终演化为军事冲突。
美苏冷战和中美贸易摩擦,包括一战二战以及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在这个框架之内,而这个框架,目前来说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死结,至少截止今天,还没有人找到妥善解决这一死结的方法。
比如说俄乌战争的发生,就是这一框架下的典型案例。在战争发生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全球经济欣欣向荣,几个主要经济体的政策也主要以刺激消费和鼓励全民参与投资为主,因此金融市场保持着相对活跃的流动性,所以全球经济几乎都在高速增长,高速增长的部分又反过来覆盖掉了债务部分,所以在此期间,社会的整体财富是增加的。
但惋惜的是这种经济逻辑是不可持续的,是有上限的,上限就是人民可负担债务的极限。
简单理解就是,
当一个国家居民负债率处在低位的时候,国家机器就可以将类似房地产这样的巨量产业当做吸收社会剩余价值的工具。
再将这些价值通过基建,对外投资,居民消费,和外贸出口等手段往复投入到市场当中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
再将这种逻辑套用到整个世界,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的全球经济市场,
但可怕的是当居民负债达到承受极限的时候,这种玩法,就玩不下去了。
而不幸的是这一现象又不仅仅是存在于某个地区,几乎整个美日欧都在面对这一难题。
但不赶巧是,当全球经济处在这一风险临界值的时候,新冠疫情又十分不友好地给了本就风雨飘摇的经济一记重拳。
于是全球经济经济进入衰退期,因此诱发的企业倒闭潮又加剧了失业率的攀升,失业率增加也就意味着居民消费的紧缩,消费紧缩也就意味着进一步刺激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于是更多的企业倒闭,更多人失业,随之而来的就是金融危机。
同时因贫富差距激化的社会矛盾也会进一步被放大。此时,最先扛不住的国家,就会铤而走险,通过战争来转移社会矛盾,以掩盖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和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目的
而相对温和的做法则是,当经济出现这种危机时,国家机器会想方设法地寻找补救措施,但根据历史经验,
保护自身利益的动机往往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的
。
比如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为了挽救国内经济保护本土企业,搞出的关税壁垒让全世界的贸易市场陷入一潭死水,因此诱发的货币抱团,则跟前段时段美国限制俄国石油价格的逻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如出一辙的是此类做法都会加剧国际政体之间的政治和经济摩擦。
比如美国为了满足自身利益,对俄石油天然气的出口进行干涉,而直接伤害到的却是欧洲人民的利益。
所以欧洲燃气暴涨,全民愤慨,激发的社会矛盾又给了欧洲各国政府极大的压力,从而不得不让欧洲政府在政治决策上做出权衡。
因此又再一次破坏了他国利益,而他国在这个时候又会采取进一步措施,往复循环,便成为政治矛盾的爆发点
而这一逻辑,在今年七月就集中表现过一次,因为仅仅7月份的前20天,所发生的国际大事件,就比过去20年发生的国际大事件总合还要多,其深层逻辑也刚好验证了这一点。
比如,7月1日媒体曝出,东方某大国与欧洲某公司签下总价2400亿的世纪大单。
然而签完的合同还没捂热乎的7月11日,英国卫报就突然公布了12.4万份文件,其中就包括优步公司在开拓法国市场时和马克龙的内部交易。
而巧合的是同一天,德国总理朔尔茨则卷入了性丑闻,说是9名女子在社民党内部会议上被下了迷奸药,朔尔茨则恰好在派对上。
要说这事后边没有推手,怕是鬼都不信。
然而比这更加吊诡的是,7月7,英国首相约翰逊,被50多名政府要员联合逼宫,约翰逊被迫宣布辞职。至此欧洲三驾马车,英法德的政局相继陷入危机。
比这更可怕的是,前一天的7月6号,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多被暗杀。
这位秘书长恰好就是组织欧佩克实现欧佩克+组织战略,让欧佩克能够彻底独立于美国之外自行制定石油量产计划的主要功臣。
巧合是巴尔金多被刺杀的几天后就是拜登前往沙特跟沙特王室谈判增产石油的日子。
更巧合的是7月17号,原本在前几天还拒接拜登电话的沙特王储,却小心翼翼地表示,有能力增产,但超额增产恐怕不行。这其中玄机不言而喻。
紧接着是7月8号,穷尽一生都在努力摆脱美国控制的日本前首相,安培晋三,被当街枪杀。
7月9号,南亚门户,斯里兰卡正式宣布,政府破产,以总统为首的众多高官出逃,国家陷入混乱。然而地球人都知道,斯里兰卡是谁的小弟。
然而这套逻辑并没有因为七月的一大堆世纪大事件而有所缓和,反而在德国在对俄政策上刚表现得有些暧昧的时候,北溪三条管道,竟在同一天内被炸毁。这是谁干的,貌似就只差指名道姓了。
另外听说近期德国总理打算出访东方某大国。如果此次成行,所料不错的话,这个世界还将有大事发生,但更重要的是,此事或将成为世界格局的正式转折的起点。
至于未来到底会如何,我不敢断言,但根据历史经验,此刻,不服就碰碰的战争逻辑,应该已经在全球主要国家的政治体系中生根发芽。利益结构的重新划分,也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
珍惜眼前的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