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而可悲的。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却没有享受到皇帝的尊崇和权力。他是在三岁时被推上龙椅,年幼的他毫无统治能力可言,实际上是傀儡皇帝,他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在以前的皇帝们,如果想要吃烧饼,根本不需要等这么久,就有人送烧饼来到他们的面前,而且是热乎的。但对于溥仪来说,这显然是难以企及的奢望。他的生活因此变得异常苦涩,甚至被太监欺骗了20年之久。在这20年中,他的生活像是一部悲惨的小说。
孱弱的清朝逐渐走向覆灭,西方列强逐渐强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浪潮,这使得清政府屡遭暴打,赔款割地以求暂时的和平。而溥仪,作为最后一位皇帝,自然也深受其害。他默默地忍受着西方列强的欺辱和屈辱,而他最后的命运,是成为日本的傀儡皇帝。
退位后的溥仪与妃子们搬出宫殿,开始了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生活。他们不再过着奢华的生活,而是住在一个简陋的院子里。对于一个曾经是皇上的人,这样的生活显然是无法适应的,但是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一些曾经仰慕皇宫生活的太监和宫女们,此时似乎非常享受看到这样的景象。当溥仪在街上逛着时,他们会鄙夷、讥笑和轻视他,这种羞辱的滋味,让他从未经历过。
但是溥仪并不是一个愚钝的人,他对于身处的现状也是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渐渐明白了自己身上这个“皇帝”这个名号的无实际意义。在街头的一次经历之后,溥仪彻底将迷信和权威摆在了一边。他购买了一只烧饼,却因为热度不够而不堪入口,并因此大喊:“死太监骗了我20年!”这是一个多么无奈而震撼的惊叹啊!
这句惊呼,不仅仅是对太监在自己面前进行谎言的抨击,更是对他曾经的耐我之德的皇权意识进行了颠覆。溥仪的这个惊叹,在当时的背景下,仿佛是在向世人证明“天下大势,为我所控”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一个笑话。而这一切,注定了溥仪永远无法真正成为一个有权有势的皇帝。
溥仪在日本人建立的“伪满洲国”中扮演了非常反动的角色。他希望通过日本的实力,恢复自己皇帝的尊荣和地位,这种胡思乱想,让他最后的命运越发可悲。伪满洲国的设立,不仅仅摧毁了中国的统一,更是使得东北的土地变成了日本的附庸,而溥仪作为整个伪满洲国的傀儡,更是成了人民的公敌。
战争结束后,溥仪被苏联红军关进了监狱。直到1959年溥仪被特赦出狱,国家给他安排了植物园的工作。溥仪晚年过着艰苦而孤独的生活,在这个阶段,他经常会幻想自己的过往,对于他那段艰难时期的回忆,也是这时候最为真切。他需要用植物作伴,去替代已不存在的宠妃,已经退位皇帝的生活,确实非常惆怅和失落。
溥仪的生活,注定了是一个悲剧。他成为了一个被历史漩涡卷走的人,他的尊严已经被剥夺,他的权力已经消逝,他的未来也充满了阴影。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人成功往往不只是靠性格或者天份,而更多的是受到时势和机遇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