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曾言:“唐代司晨有牝鸡,灭残宗室殆无遗。”身处封建时代,身为女性的武则天成功逆天改命,登上皇帝宝座,自此改变封建社会发展历史,创建全新统治。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便会发现,身为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武则天的一生有着无数传奇故事。在后人评判武则天的过程中,曾认为武则天为人较为狠毒,而世人对武则天,大多抱有负面情绪。
曾经,陕西地区发现的一个墓志铭,便成功揭露了千年前武则天所犯下的兽行。当有关专家对这一墓志铭进行解读后表示,史书果真没有骗人。这一出土于陕西地区的墓志铭究竟是何来历?为何这一墓志铭能够成功揭露武则天生前的错误行为呢?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陕西地区意外出土一个特殊墓志铭。这一墓志铭由陕西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征集而来,通过对墓志铭的解读可知,墓志铭所记载的内容为唐代名臣阎立德之子阎庄的人生经历。唐朝时期,阎庄不仅有着名门之后的尊贵身份,更是太子李弘身边的家令。根据解读墓志铭可知,阎庄与太子李弘同一年离世,由于太子李弘之死有着诸多谜团,阎庄墓志铭的出土,自然有着极高研究价值。
在唐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武则天的出现可谓颠覆此前的封建历史。在了解过武则天的生平经历后便会发现,早年期间的她为李世民后宫中的才人,而当李世民离世后,武则天则成为李治最为宠爱的后妃。对于武则天而言,她的行为显然已经突破古代社会的道德底线。
基于李治的宠爱,武则天越发放肆,当李治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已经无力主持朝政后,武则天便成为代替李治处理政务之人。
虽李治对武则天极为信任,曾与武则天共同处理朝政之事,但若将大权交予武则天手中,必将影响李唐王朝的后续发展。
如此一来,李治便想过将皇位交于太子李弘。然而,
太子李弘却在年仅23岁时突然暴毙而亡,自此断绝李治传位于他的可能。通过相关史料记载可以发现,多数史学家皆认为李弘之死,与武则天有着密切联系。对于武则天而言,李弘的上位必然会对其产生相应威胁,为巩固手中权力,赢得更多臣子的支持,暗中处决太子李弘,便成为武则天夺权的必要之举。
对于阎庄而言,既然他是有着太子家令的身份,当太子被暗中处死后,阎庄自然不能幸免于难。若武则天放过阎庄,其处死太子的行为必将遭到曝光,而她将无法得到朝中臣子的支持,进而失去登上皇位的机会。
在此前的历史研究进程中,有关武则天与太子李弘之死的关系,始终未能得到确切史料印证,但通过对阎庄墓志的解读便可发现,太子李弘之死绝非疾病那么简单。作为太子家令,阎庄自然对太子的生活十分了解,而
在其墓志铭中,则以“蚁床”、“遘祸”等词语,向后人暗示了太子李弘之死的谜团。
之所以太子李弘会在年仅23岁时便不幸离世,与武则天夺权之心密切相关。至此,武则天千年之前的恶行得以揭露于世人面前,当有关专家得知这一情况后便表示,史书记载的内容果然没有骗人。
对武则天来说,虽然她与李弘为母子关系,但为争夺权力,李弘成为了武则天的政治劲敌。通过了解古代社会皇家故事便会发现,皇家成员的关系并不像普通亲人那般紧密,为争夺皇权,皇室兄弟之间大打出手之事数不胜数,而武则天做出的杀子之举,更是展现出古代皇权争夺的残酷之处。
结语
从阎庄墓志的出土中便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政治动乱过程中,即使贵为太子,同样不能独善其身。从最初的后宫妃子,到最终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上位之路极为坎坷,其中必定伴随着无数的杀戮与流血事件。虽从一方面看来,武则天的确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兽行,但从另一方面看,武则天的政治才能,同样不容小觑。
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判之时,一定要从多方面看待问题,若仅凭单一事件对其人生成就加以判定,则将错失许多真实历史故事,并对相关人物形成错误的历史认知。
参考资料:《唐史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