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赓创建哈军工初定校名,周恩来看后,为保密特意删去两个关键字
创始人
2025-07-14 05:32:59
0

1952年6月23日,正在朝鲜指挥作战的陈赓收到一纸调令,让他赶快回国。回国之后,毛主席便开门见山地说要创建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由他来担任这个院长。犹豫片刻之后,陈赓欣然受命。

就这样,创建哈军工提上了日程,在创办学校的过程中,陈赓呕心沥血面面俱到。

创建之初,他需要定校址还要考虑教员,在寻找教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岔子,甚至有的教育政审都不合格,陈赓又是怎么解决的呢?

在初定校名时,周恩来考虑到保密,便去掉了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又是什么呢?

毛泽东对哈军工的极大关注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就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成立国防军,实现国防现代化。所以,当前的紧急任务是必须创办一所有着多兵种、多学科、综合性的正规高等军事技术学校。

早在1949年底,毛主席和苏联和斯大林会面的时候,就曾谈起创办军事学校的问题。

1950年底,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毛泽东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国家有着现代化力量的重要性,经过这场战争他才发现,我们与美军的差距有多大,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军事,我们只能肉搏,但肉体终究是敌不过枪炮的。

朝鲜战争越来越残酷,毛主席想要创建军事学校的心也越来越急迫。终于,在抗美援朝战局趋于稳定的时候,中共中央经过研究后决定,立即调任陈赓回国创办军事工程学院。

尽管,陈赓对于中央的调令非常疑惑,但他还是尽快赶回了国内。

1952年6月,他走进了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的住处,与此同时,同在的还有周恩来和朱德等人。

一见他毛主席就热情地迎上去,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说道:“我们最可爱的人回来了,辛苦了!”

就座后,陈赓首先汇报了朝鲜的情况,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作为朝鲜战场的亲历者,他知道我军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在敌人的现代化设备面前,我们只能被动挨打,在连队里,他们的炮上有时候坏了一个螺丝,没有一个人会修。

对此,陈赓也无能为力。所以他也知道目前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培养现代化武器设备的技术人员。

毛主席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此次召见他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党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对此,陈赓是没有丝毫准备的,他没想到主席的速度会这么快。

但就在这时他却迟疑了,他认为自己是隔行,也不了解情况,所以担心做不好。

毛主席任用人才有着他自己的方法,让陈赓担任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他认为陈赓是最合适的人选。

周恩来也在一旁劝慰陈赓,你当过红军学校的校长,红军干部团也非常出色,如果你都办不好,那么也没有人能办好。再说,你是最了解朝鲜战争的实际情况的。

陈赓也意识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把这样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是对他的信任,既然毛主席都这么相信他,那么他自己努力干就是了,于是他正襟危坐后,坚定地说道:

“请主席放心,请总理和总司令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陈赓接受任务之后,转头对周恩来半开玩笑地说道:

“你可得当我的后台老板。”

周恩来笑了笑表示了同意。

1952年7月8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陈赓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

从司令员到军事工程学院院长,这是陈赓人生旅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哈军工交给陈赓之后,毛主席也算是放下了心,陈赓这个人虽说喜欢开玩笑,但做起事情来半点都不马虎,因此他也给陈赓定下了目标。

要把哈军工建设成中国第二个黄埔军校,但看着陈赓的这架势,“看来他的野心不小呢,要超过他的校长蒋中正先生呢。”毛主席这样对朱德说道。

尽管毛主席没有去过哈军工,但对这所学校也非常关注,毛主席亲自题写了学报名,修改审定《训词》,审批教学计划、招生计划。

1953年8月26日,毛泽东审定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训词》颁布。

1953年8月,哈军工制定的第一期教学计划上报中央军委,毛主席亲自审阅通过后,陈赓兴奋不已,高兴得说道:“中央批下来,我们就可以大胆实行了。”

几天之后,陈赓收到了中央军委的机要函件,翻开教学计划,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毛主席书写的“照发”两字,除了删去“毛泽东思想”这5个字,毛主席并未删除一个字。

在共和国的教育史上,毛主席如此关心一所院校,并亲自审阅、修改教学计划是罕见的,而这也充分说明了毛主席对这所筹办大学的关注。 

确定建设方案

在陈赓新上任之际,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众多,毫无头绪,第一没有校舍,第二没有老师,第三没有教材和设备。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赓不慌不忙,像打仗一样,首先制定了作战部署。

首先就是校舍的安排,在选址之初,他们就把校舍定在了哈尔滨,而这个决定是参考过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的意见。

他认为选择学校,首先校园就要大,不仅要考虑生活需要,还要考虑将来的发展需要,还要建成一个园林式的校园,给教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952年12月3日,在结束后北京筹备委员会的工作之后,陈赓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哈尔滨。

立即展开了工作,勘察院区,转了一圈基本就定下了院内的基本布局。

当他看到院内有三千多个坟墓之后,表示一个也不能留在院区内,到了文庙,决定把这个建成图书馆,还能让孔夫子陪伴他们读书。

来到马家沟河边时,陈赓立即确定以小河为界,南岸可作职工宿舍区,北岸就是教学区。

最后,当他来到毛子坟,看到苏联红军陵园,指示这个一定要保留,这是帮助我们打败日本鬼子,解放全东北的苏联红军英雄墓,这样学员们也能永远怀念这些国际友人。

当他看到旁边的极乐寺时,还开玩笑地说道:“大家要安心在学院工作,或者创业光荣,死了还可以登极乐世界。”就这样,陈赓大体确定了院内的布局。

1952年9月,在哈尔滨铁路局工作的苏联专家相继撤离,空下了许多房子,陈赓得到消息之后,立即向周恩来报告,他需要大和旅馆,哈军工请的苏联专家已经到达哈尔滨,但是学院却没有可以住的地方,所以希望能批准他用这个旅馆。

11月5日,陈赓回到北京拿着报告找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去厕所解手时,陈赓就一直站在门口等着总理,总理出来之后他立即送上报告。

周恩来无可奈何地说道:

“你真有办法,找到厕所来办公,是你的一个发明,这应该写到你的自传里。”

周恩来看过报告之后,立即作出批示,将陈赓所需要的房子拨给他们。

1953年5月13日,苏联专家们到达学院,顺利入住了大和旅馆。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对军工学院的创建和军事、政治、业务教学、行政队列、物质保障等全面工作的开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最终却病逝在军工学院的工作岗位上。

哈军工的象征是五大教学建筑群,这五座教学建筑分别为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工程兵。

关于这五幢大楼,当初曾有两个建筑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徐立行教育长和教育副首席顾问叶果洛夫建议,各系建立一个综合教学大楼,就像莫斯科大学那样。第二个方案是,五个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

不过最有争议的是他们就各大楼立面造型的问题,叶果洛夫主张建成俄式建筑。

李懋之则主张要采用中国式的建筑风格,墙面要有线条,做宫殿型大屋顶,灰色瓦屋面,只要蓝绿色勾画的花纹,屋脊两处各蹲一个大老虎模型。

两人就立面造型有了争议,而各系主任也非常支持李懋之的观点,最终还是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进行了最后的定夺。

他认为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好比一只老母鸡,下的蛋要分给各军兵种,如果几个系挤在一起的话会互相干扰,所以还是各自有一个教学楼比较好。

至于造型问题,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喜欢的传统风格,所以还是按照李懋之的意见比较好。他所设想的造型,屋脊上蹲着两个老虎,可以象征解放军的威武,寓意保护着社会主义建设。

而陈赓在参考各方意见之后,认为首席顾问的意见还是比较合理的,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就这样,定下了哈军工五座建筑的设计计划。

在建造这五座教学楼的同时,陈赓时时刻刻守护在此,每一层楼板和脚手架上都留下了陈赓的痕迹。

很快,在陈赓的监督下,哈军工拔地而起,就连钱学森来参观时都赞不绝口:

“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短短三四年的时间能这样快建成第一流现代化军事工程学院,这在世界上也是个奇迹。”

教学大楼建成之后,接下来就是教学人才的选择了,而在选择军事教员的同时,陈赓尊师重才,不问过往,甚至大胆任用一些有争议的教员,同时也遭到了不少困难,那么他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周恩来删除两个字

名师出高徒,陈赓当然深知这个道理,在创办学校之初,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眼看就要开学了,老师都没有这怎么行。

他常常和校领导念叨老师在学校的重要性,他说到

在学校,学员是“吃饭吃菜”的,而教员是“做饭做菜”的,领导就是“端盘子”的。

为了支持陈赓办学,陈毅将自己的人才库和盘托出。早在1949年时,陈毅来到了江南,这里聚集着许多高级知识分子,陈毅想到这些人都是可造之材,不能就这样浪费,于是上海解放之后,他就建立了一座庙,将这些知识分子都搬来了上海,让他们有了一个家。

与此同时,陈毅还专门在华东军区司令部设立了军事科学研究室,汇聚了许多高级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大多都留学海外。

为了支持陈赓,陈毅将这些人全部交给了他。

陈赓将这些教授请来组成了一个请调小组,提出请调人员的名单,想各种办法挖来高级知识分子。

但这些人才并不是想调就能调来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有的教授已经在良好的环境内工作多时,一下子要把他们调到寒冷的哈尔滨,实属不易。就算是他们愿意,他们的单位都不愿意。

但陈赓并不惧怕,有困难就迎难而上,于是他让工作人员提出了需要聘请的专家名单,足有62人,陈赓没有皱一点眉头。

他知道现在国家非常需要科技人才,他首先抽调这么多教授肯定会有困难,于是经过中央军委批准之后,陈赓再次找上了周恩来。

这一次,依旧把周总理堵在厕所要求他批示,周恩来一看一下子要调这么多教授,问他能不能减少一些。

陈赓斩钉截铁地不做半点让步,只是说这是他的最低要求,周总理看着陈赓急迫的样子摇了摇头,在报告上批示了同意。

由于当时国内师资力量短缺严重,所以陈赓在聘用人才的时候总会用宽容之心去发现人才。

哈军工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所以对要调进来的人都需要进行政治审查,而对于那些政治历史上有问题的人,也都需要经过陈赓的审查。

一天,保卫部部长把一份名单送给了陈赓,其中就有黄德馨三位军事教员,曾是国民党军队的少将。

陈赓立即做出指示,你们保卫部审查一下,没有其他问题的人完全可以当军事教员,他们都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我们要用人不疑,人尽其才嘛!

但在这时,

陈赓看到一个人的名字下打着问号,陈赓进行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个人政审不合格,她就是数学教员俞大贞,而她的哥哥俞大维是国民党政府的要员,所以她在这里工作不合适。

陈赓便问她工作表现怎样,对方回答工作认真负责,也没什么可以说的。

陈赓咧嘴一笑,反问他一句:“那么我们政务部长的妹妹能不能在我们这里工作呢?”部长回答当然可以。

陈赓把手一挥,这才说道:

“你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你只知道她有一个哥哥是台湾国民党要员,但不知道她还有一个至亲是黄敬同志,也是我们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他没有和国民党跑到台湾,却和共产党留在了大陆,这不就能证明她是进步的吗?”

保卫部长听后脸色通红,陈赓的一番话确实说得在理。

不过,陈赓当然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学校好,但他还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做工作不仅要有坚定的原则,而且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

初创时期的哈军工采取了“边建、边教、边学”的方针,很多教师都是超负荷运转。

“尊师重教”是陈赓育人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哈军工他从不以领导自居,反而和这些老教授推心置腹,平等相处,非常尊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

每当有新教授来任职的时候,陈赓都会亲自登门拜访。

据一位老教授回忆,当时他刚刚从南方来到哈军工,本来是想在北京停留几日,没想到陈赓亲自招待了他,请他吃烤鸭,还要派车带着他到各处转一转,这位老教授听后心里暖洋洋的,一下子改变了想法,立即动身来到了哈尔滨。

当时从国外回来了很多知识分子,但因为家庭原因很多人受到了质疑,但陈赓却对他们表示出了极大的信任。

周明溪教授记得自己刚来哈尔滨的时候,心里的矛盾就被陈赓融化了,那天他刚到哈尔滨下起了漫天大雪,当陈赓一身银装敲开他的房门的时候,只觉得心里特别感动,他怎么都没想到陈赓居然会冒着风雪亲自来看望他。

至今他还记得陈赓对他说的那些肺腑之言:

“我了解你,从你从上海奔向珞珈山,我就认定你的心跟咱们党和军队是一回事了。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翁了,咱们一起干吧!”

周明溪想不到陈赓也把他视为自己人,称他为主人翁,感动不已的他立即投身于哈军工建设。

在陈赓尊知重才地带领下,哈军工终于成立。其实在哈军工初建时就定下了校名,全称叫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但为了保密,周恩来特意删去了“技术”这两个字,就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1953年9月1日,哈军工肩负着国家的使命诞生,从那一刻起,这所学校便与国家意志和国家使命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如影随形。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第6... 7月13日下午,随着女子4x400米接力决赛的结束,“文昌地产·临江阅杯”2025年全国田径大奖赛(...
模拟正赛“练兵”!十五运会射箭... 南都讯 记者王睦广 7月12日,深圳市体育中心迎来一场重要的“热身赛”,2025年深圳市青少年(儿童...
原创 从... 【先秦战略地理系列终章】先秦时期的华夏,一切都和谜一样,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有战士人头筑起的血腥京...
浙江教育观察:档案馆里“研学”... 中新网杭州8月19日电(林波)在历史的长河中,档案不仅是过往岁月的忠实记录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
原创 朱... 一、导言 其实,那些开国帝王者中有个性者,占据了绝大多数,甚至可称之为:无个性不帝王!如刘邦,一说就...
原创 抗...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里,无数的中国军民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
《江右文库》出版成果“上新” ... 中新网南昌8月20日电 (记者 李韵涵)20日,《江右文库》第二批出版成果暨首批数字化成果新闻发布会...
原创 雍... 引子:康熙驾崩当晚这一段再加上八王议政那一段,可以说是整个《雍正王朝》中最紧张最刺激的画面了,在《雍...
原创 他... 在《三国演义》数以百计的人物当中,有两个人物是完全按照完人来塑造的,文臣是诸葛亮,武将是赵云。俗话说...
原创 在...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严格意义上说,三国演义当中即便是吕布,也没有扛住关羽和张飞的进攻。所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