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康熙驾崩当晚,四爷把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有没有风险
创始人
2025-07-14 11:34:00
0

引子:康熙驾崩当晚这一段再加上八王议政那一段,可以说是整个《雍正王朝》中最紧张最刺激的画面了,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是陪同四爷一路从“九子夺嫡”的凶险中趟出来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邬思道谋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与其说四爷把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是有风险的,还不如说之前邬思道问四爷要他的钦差大臣关防大印是有风险的。四爷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把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说明此时邬思道是他最信任的人,他们二人是捆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邬思道如果有异心,也不会竭尽全力为四爷出谋划策,所以说,此时把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反而交给邬思道的益处最大。

要非说有风险,那就是四爷进宫前的一幕,康熙召见所有阿哥进宫,康熙的大限要到了,这时四爷有点慌了,他在想要不要进宫,万一隆科多是老八的人,他进去有危险,邬思道告诉他别慌,一定要去,邬思道断定康熙传位于四爷,如果四爷不在场,八爷一伙改了遗诏就晚了,所以一定要去。

与此同时,邬思道要四爷留下了他之前替康熙祭天用过的钦差关防大印,如果申时四爷不出来,或者康熙没有传位给四爷,那么,邬思道将用这个关防大印矫诏放出十三爷,由十三爷召集以前练兵带过的部下去前去替四爷争这个位置,所以,这个风险是极大的,四爷哆嗦着双手犹豫的把钦差关防大印交给了邬思道。这个时候,张五哥奉命来接四爷,张五哥与十三爷颇有渊源,十三爷救过张五哥的命,而且康熙对张五哥极其信任,所以康熙派张五哥来接四爷,此举也是很有深意的,这说明,康熙已经暗示了要传位于四爷。

详细情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从康熙晚年错综复杂的夺嫡形式说起

随着胤礽二次被废,大阿哥胤禔、十三阿哥胤祥被圈禁,所谓的“九子夺嫡”实际上只剩下六子,这六子分别是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

三阿哥在第一次废太子之时一击不中,退而安心著书,《古今图书集成》就是三阿哥带着陈梦雷等一帮大儒编成的。四阿哥胤禛独成一派,他一直以“孤臣”自居,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是一派,也就是“八爷党”,但这里面也有分别,老八、老九、老十是铁杆,老十四属于“党中之党”,他有自己的小心思,表面上和老八打的火热,暗地里却在自己盘算着。

所以康熙晚年,对大位争夺的对象实际上就是老四、老八和老十四的竞争,四爷有神一样存在的邬思道辅佐,邬思道对帝王心术可谓了解到了细思极恐的地步,四爷一直抱着“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核心思想,以耐烦不怕琐碎的态度努力的做着事实,这所有的一切康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八阿哥胤禩,有名的“八贤王”,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之时,内结侍卫,外联朝臣,以为稳坐太子之位,结果犯了康熙的忌讳,被狠狠驳斥,但他犹不死心,抱着不夺太子之位绝不罢休的态度,到处收买人心,并且有死党九阿哥、十阿哥相助。

十四阿哥胤禵,四爷一母同胞的弟弟,但他不喜欢自己的这个亲哥哥,反而喜欢和八阿哥打成一片,他和十三阿哥是康熙儿子里面最喜欢带兵的阿哥,十三阿哥被圈之后,他一直管着兵部,康熙五十七年,阿拉布坦叛乱,传尔丹所率领的清军全军覆灭,康熙准备从儿子们中间选出一个人带兵出征,并且封为“大将军王”。

这时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都动了带兵的心思,四爷得知这个消息后,他首先想到的是让十三阿哥胤祥带兵,无奈十三爷被圈了,他就想自己争取这个机会,大家在剧里也看到了,四爷练了一会射箭,无奈他箭发太臭,沒一箭准的,之后独自生闷气呢。

这时,他府里的重要谋士邬思道,问明了缘由,二人谈论了一番,四爷说:“大将军位置至关紧要,所以军权不能旁落他人之手,至少不能在老八手中!实在不行,我就举荐年羹尧!或者是岳钟麒!”邬思道呵呵一笑道:“四爷别急呀,且听我说,你这想法绝对不行的,无论是举荐年羹尧或者岳钟麒,是绝不可行的,并且你老爸如果问你谁可以带兵,你要毫不犹豫的举手说,老十四,我推荐老十四”。

四爷听邬思道这么说一下子懵逼了,邬思道看四爷懵逼的样子暗暗好笑,但是憋住了,又给他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分析,邬思道说:“你十四弟是你老爸心里默定的大将军,他管着兵部,无论何人难以替代,你小子一向以孤臣自居,这个时候你举荐其他人咋行呢,你爸会怀疑你小子的。

你八弟、九弟、十弟、十四弟本来是一伙的,这所有人都知道的呀。但这里边也有区别,八爷九爷十爷是死党,你老弟老十四是个‘党中之党’,八爷也怕十四爷在京另起炉灶,你力阻十四爷出征,也犯了八爷的忌,这一条先就不合算。十四爷有自己的小算盘,他学的是晋国重耳,独自将兵在外,手握兵符观变,一旦你老爸挂了,京城乱了,他来收拾局面,然后拥兵自立,你这次阻止他当大将军王,你亲弟弟会怎么想?”

经过邬思道这一番深入的分析,四爷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之后,在他母亲乌雅氏的寿辰上,胤禛主动提出要举荐十四弟出任大将军王,他母亲很欣慰,十四阿哥很震惊,震惊之后是欣喜若狂,胤禛这一招正好挠到了他的痒处,有胤禛支持,他这个大将军王的位置稳了,之后他们二人出来并马前行,胤禛又假意说了一番真心话:“即使老十三不被圈禁,我也要举荐十四弟你,谁让咱们是亲兄弟呢”,十四阿哥听了,大为感动,提出要保举年羹尧做陕甘总督,替他督办粮草,这正好中了胤禛的计,两好合一好,二人都很满意,各有所得。

后来,在朝堂上,康熙问了各位阿哥的看法,准备推荐谁,老九、老十都推荐老八,康熙比较看中胤禛的看法,又问到了胤禛,胤禛满脸虔诚,提出保举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众人的脸色都变了,八阿哥一伙脸上很难看,十四阿哥暗自偷笑,康熙起先很震惊,后来很欣慰,于是就定了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

事实证明后来的效果果然不错,八爷党内部互相不信任了,老十四出征的时候,八阿哥在他身边安插了,鄂伦岱和八爷的奶公雅布齐,来监视老十四,并且处处制肘,老十四也不傻,策反了鄂伦岱,但最大的胜利者还是四爷。四爷保举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这一手可以说是一石数鸟。

首先,赢得了康熙的赞许,让康熙觉得他没有野心,一心一意为国家着想;其次,给八爷党内部制造了矛盾,从内部瓦解了八爷党,让他们互相猜疑;最后,示好十四阿哥,少了一个对手,并且把年羹尧推了出去,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不得不说这一手,邬思道玩的实在是高明!

二、“送死鹰”事件是关键的转折点

话说到了康熙六十年,为了庆祝康熙登基六十年大典,老爷子决定举办一个“千叟宴”,来庆贺一番。儿子朝臣们都花样百出送了各式各样的礼物,在外带兵的十四阿哥也带回来了寿礼,是一块天然陨石,上面有“百年长运”四个大字,结果却被老八胤禩给换成了一只死鹰,康熙当时气的晕倒了,醒来之后康熙不打算查办,因为他知道这是他这些儿子们捣的鬼。

老爷子为啥不查呢?因为他此时病入膏肓,已经没有这个精力了,而且万一查起来,会引起乱子,他这时要为继位人铺路,其实,他知道这件事是老八搞的鬼,但他就是不查,因为他内心的选择是老四。

如果选的继位人是八阿哥或者十四阿哥,出了这样的事儿,怎么能不查呢?不能查啊,这种事其实就是造逆,十四阿哥率数十万精锐在外,如果查他,正好给了他清君侧的口实,八阿哥在这边联络呼应,立马就会出乱子。

如果查办八阿哥,礼物又是十四阿哥送的,老八捣起乱来,九阿哥十阿哥推波助澜,那可就瞎了,康熙之所以不查,就是要稳定大局,大局稳,对朝局,对自己,对默定的继位人四阿哥有利,大局乱,对八阿哥有利。在外面的十四阿哥更是盼两个哥哥打个平手,他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这一次八阿哥送死鹰这事就是为了气倒老爷子,虽然是走的险棋,却是瞧准了才走的,他要的就是一个乱局,他好得利。但康熙是何等样人,岂能不知他这个心思,所以,老爷子没上当,而是选择了冷处理这事,他要稳定大局,还有好多后事没安排呢。

出了这件事后,康熙召来了九门提督隆科多,并给了他一生一死的诏书,隆科多是佟家的人,佟氏一门和八爷交往极深,如果隆科多和八爷有瓜葛立即赐死,如果没瓜葛,将来新君登基他就是功臣,位高权重。

三、康熙驾崩当晚的形势

康熙的身体不见好转,他知道自己的大限就要到了,所以,他召集除了被圈禁的胤禔、胤礽、胤祥已经在外带兵的胤禵之外的所有儿子,准备最后交代一番,并宣布继位人。

这时,他派了隆科多去接老八一伙,派张五哥去接老四,其他阿哥也都有安排。

四爷得到这个消息时立马找邬思道商量,因为他此时有点慌了,不知道该咋办,他有点害怕去。邬思道告诉一定要去!,今晚是最后关头,你老爸要宣遗诏,除了宣遗诏以外,何必要召见所有儿子呢?这是临终安排。你如果如不在场,万一被老八他们改了遗诏咋办,你小子奉诏还是不奉诏?

你放心去,只要把你钦差关防大印留下,如果过了申时你没有传话也不见人,我会拿着这个放出十三爷,我们在外头就要大干一场!

四爷拿出钦差关防大印,伸手要给,但又缩了回去,他想这一步走出去,再想回头比登天还难,四爷脸白的可怕,目光变得恍恍惚惚,两条腿直发抖。

邬思道盯着四爷说道:“事已至此,四爷,这个时候如果犯嘀咕,别人得了手,你小子想做个富家翁都难,胤紧张的思考了一番说道:“好!鱼死网破就是这一遭!我不是犯迟疑,一是事关重大,二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传位给我,若不传位于我,这个险冒的太大了。我不能不多想想”。

于是,邬思道接过大印,四爷一步三回头的进宫去了,到了宫里,老爷子首先召见了他,并且说了一番话,主要是传位给他,并且要他善待兄弟,善待子民,后来康熙又对在场的所有儿子们说了一番话,并且说明传位给四爷,之后就咽了气。

老八一伙不服,就捣起乱来,所以才有,四爷让张五哥取出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的一幕,他让张五哥告诉邬思道,老爷子传位给他了,并且依计行事。张五哥找到邬思道之后,邬思道得知传位给四爷之后,首先身体晃动了一下,差点没站稳,然后,他开始自己的策划导演,他让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放了十三爷,并依计行事。

这个“依计行事”就很关键了,说明此前他们是商量好的,无论是康熙传位还是不传位给四爷,都要干一番大事。后来,就有了十三爷猛虎出笼,控制了丰台大营。

写在最后

四爷把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是没有风险的,但整个过程是异常凶险的,因为丰台大营的主将成文运是八爷的人,八爷一伙不服,要闹腾,只有拿着金牌令箭放出十三爷去控制局面,丰台大营有很多十三爷曾经带过的兵,可以说把金牌令箭交给邬思道是最稳的,邬思道此时是他最信任的人。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 魏东亭选择自杀以博取同情赢得康熙的帮助,而不是直接去求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不好求。 康熙...
原创 1... 1960年,毛主席来到北戴河游泳,在游得正起劲时,突然看到一个小伙子。 这个小伙子面很生,但他却很亲...
原创 诸...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扶不起的阿斗”,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始终无法成气候的人;阿斗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死...
原创 王... 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
原创 三... 在三国历史中,创立蜀汉的刘备的起点可以说是最低的。孙权出生于世家大族,曹操出身虽不高,但是在东汉官场...
原创 宋... 蒙受不白之冤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保家卫国的柱石,文武双全,忠肝义胆,宋高宗赵构为何一定要杀死他? 赵构...
原创 项...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所败,按照他的说法不是自己的战斗能力不行,是老天爷都不想让他赢,都在嫉妒他的能...
原创 7...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不幸往往会突然降临。 当父亲罹患癌症离世,母亲中风且患上抑郁症,而你遭遇...
原创 李... 四百七十六年前,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自此,明朝宣告灭亡。 原以为苦难在...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不得不说的人物,作为魏蜀吴三国中,国力最强的魏国,曹操将魏国发展到了鼎盛,为曹丕称帝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