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
一场因后宫女子的挑拨,而引发的争夺政权的腥风血雨,俗称“
八王之乱”
。
这场政变所带来的影响非同小可,在这十六年的内乱中,参与其中的宗室相继被杀,社会经济被严重破坏,随着这些内部的矛盾激发成民族的矛盾,就
引得后面的“五胡乱华”
,导致西晋走向灭亡。
趁乱搅局的“五胡”
西晋时期,由于“八王之乱”造成
民不聊生,自顾不暇,使得人口急剧地减少
。为了解决人口数量减少的问题,从西晋时期就开始不断地引入边境上的胡人来到境内,在境内居住生活,繁衍后代,甚至还可以入朝为官。
因为从前都是
汉族掌控
支配的地位,而胡人不及汉人数量多和对于政权的控制,还有胡人属于外来的人民,所以是就会出现
汉人位高权重,而胡人命如草芥
的局面,导致
胡人与汉人
之间
矛盾和纷争
不断。
由于八王之乱,导致汉族内讧,于是
胡人趁机“翻身农奴把歌唱”
,逐渐露出自己的本性,开始欺压汉族,积怨已久的怒气爆发出来,将汉人视作仇敌一般。
而此时的边境陆续建立起数十个来自不同少数民族的政权,其中
以匈奴、羯、鲜卑、氐、羌为代表,史称“五胡”
。
这些胡人来到了中原,称自己为“国人”,来体现自己不是外来之人,而是本就属于这个地方。胡人开始习用汉族的礼制,学习汉人的长处,胡人开始区别对待汉族和胡族,导致
汉人社会地位低下。
五胡乱华时期
,南方汉人向南迁徙,去往江南富庶地区继续发展经济,而北方汉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胡人开始大量的屠杀汉人
,此时的汉人命如蝼蚁,轻如草芥。
烹人食之,恶贯满盈
根据《晋书·列传第二十九》记载:
“于是数十万众,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王弥弟璋焚其余众,并食之”
。
当时胡人对于汉人来讲,宛如噩梦般的存在,
胡人将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视为玩物一般,随意杀伐
,王弥的弟弟还将剩余的一些人进行
焚烧
,然后
吃掉
。
还有甚者,据《资治通鉴·晋纪七》记载:
“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馀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
胡人俘获洛阳宫城中的宫女、奴仆,将他们都带往军队。
胡人还会以
“双脚羊”
作称呼来羞辱汉人,形容被当成食物来吃人。由于当时行军作战时没有粮草,白天就可以将这些
汉人杀掉烹制之后用来食用。
而饱暖思淫欲,晚上的时候,
胡人就会将这些
被掠夺而来的女子,进行羞辱,以此反复。
在五胡乱华时期,由于常年的战争以及胡人对汉人频繁地杀戮,导致北方汉人的人口数量,从之前的两千多万急速减少到只剩四百余万。
若是没有“救星”冉闵此时的壮举,为汉人做出贡献,那么汉人很有可能就因此难逃灭亡的厄运。
救“汉人”于水火之中
冉闵的父亲冉良
,是
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子,冉良骁勇善战,
家族世代簪缨。而冉闵
更是
勇力过人,善于计谋,征战杀敌无数,屡获奇功。
在石虎死后,先后拥立其两位儿子,后来冉闵觉得二人都不中用,于是杀之,自己称帝,该王朝名为“冉魏”。
即位后,冉闵下令让与他
志向相同
的人,都进城做他的子民,而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
就各自选择自己的去路。
于是就出现了汉人都往城里走,而无数的胡人都出城、出关的状况,这样的场景,让冉闵
深知胡人不能留为己用
。
于是颁布了
《屠胡令》
昭告天下,表示
胡人
已经
扰乱
我中原大地。数十余载,胡人
杀
我
汉族百姓
,
掠夺
我汉族的
领土
,这令我非常的不满。
于是冉闵决定
讨伐胡人,
并且杀掉他们,以光复汉族千年祖宗的基业。如果能有相同想法的人,可以带上你的
军队
加入我冉闵的队伍,一起完成这重任。
冉闵这样
号召天下,
是
希望汉人能站出来
杀胡人,
以报这数十年的耻辱之仇。
于是中原汉人纷纷起兵,对中原内的胡族开展大规模的反击,将
胡族士兵杀之
,胡族妇女儿童驱逐出境。有部分
胡族在迁徙期间
,
发生内部纷争
,开始
自相残杀。
正是冉闵所颁布的《屠胡令》,将
处于灭亡存活之际的汉族拉了回来
,改变了历史,使得
汉族逐步恢复了人口数量的增长
。
北方势力也逐渐
强大起来
,所以外邦少数民族,暂时放弃了再次进攻中原的想法,开始
与汉人和睦相处
,这使汉族得以
安稳度日
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