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我们承受太多苦难,为什么不能多难兴邦?
创始人
2025-07-14 03:32:33
0

人们常常说,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多难兴邦,一次又一次的愈挫愈勇,让我国至今仍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如果看过印度历史的就知道,原来印度人也是真正地多灾多难,相比我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我们却无奈地发现:只靠印度人自己,却没有兴邦过一次。

几千年以来,文明的历史其实就是侵略的历史,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完全幸免被侵略。埃及被波斯人、希腊人、土耳其人入侵,英国被罗马人、撒克逊人、维京人、诺曼人入侵、我国也面临着蒙古人、满族人以及其他北方民族的不断入侵。但鲜有一个国家如同印度,不管东方的,还是西方的,但凡是在历史上有点名气的民族,差不多都入侵过印度,比如雅利安人,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希腊人;还有一些民族根本没什么名气的,到了印度也是肆无忌惮,横冲直撞,比如大月氏人、白匈奴人。但其他国家被入侵后,能够反抗,不断成长,反过来也入侵了许多其他国家,有的甚至成为了世界数一数二的强国,例如: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但印度并非如此,多难兴邦,在印度并不存在。

一、苦难的印度历史

第一波侵略者:雅利安人。

最早的印度原住民是达罗毗茶人,达罗毗茶人建立的文明开始不久,第一波入侵者:来自西方的雅利安人,就浩浩荡荡地杀过来来,穿越开伯尔山口,摧枯拉朽地打败了达罗毗茶人,征服了整个印度。

第二波侵略者:波斯人。

雅利安人建立了一群国家,整天互殴,实力互相削弱,不久波斯人就来了。波斯人打败了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

第三波侵略者:希腊人

波斯人又被希腊人打败,希腊当时是亚历山大大帝掌权,碾压波斯不在话下,一路顺风顺水地打到了印度。

第四波侵略者:大月氏

希腊人不太想征服印度,将绝大部分兵力撤走,于是,印度月护王抓住时机,建立了长命的孔雀王朝。其实孔雀王朝也就不过百年存在时间,之所以说长命,是因为印度能百年的本土王朝几乎是没有。

这个时间点,在我国边角的大月氏,这个战五渣的民族居然也跑来欺负印度了,当时大汉王朝虐匈奴,匈奴虐大月氏,可大月氏跑到了印度后,却成为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民族了。打下了印度的不少土地,建立了贵霜帝国。

第五波侵略者:突厥人

贵霜帝国后,印度本土又建立了笈多帝国、戒日王朝,当时还出现过大唐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王玄策未用我汉家将士一人,让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的七千骑兵一起,将印度虐了一个遍,还把印度王阿罗那顺抓回来。

戒日王朝后,被大唐打得无处藏身的突厥人又跑来虐印度了,可见,田忌赛马的策略非常重要,突厥人如果要对“上马”大唐,基本被打得找不着北,不如选择“下马”印度,还能一展雄风。突厥人建立了印度最大的国家——德里苏丹国。

第六波侵略者:蒙古人

蒙古帖木儿帝国大汗帖木儿的后人巴伯尔,打败了德里苏丹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史称莫卧儿王朝。莫卧儿,就是波斯语蒙古的意思。

第七波侵略者:西方列强

先是葡萄牙人,再是荷兰人,然后,英国人来了印度。后面的印度独立运动中,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备受赞誉。但其实,这真的是印度人最开始的选择吗?真实历史并非如此。

1857年,印度大起义爆发了,但是历史传承的“弱鸡”战斗力,让起义的印度人不堪一击,无情地被英国人镇压。整个印度的起义运动,几乎没有什么能上台面的战斗。我估计甘地是看透了印度人的能力,知道干不过英国人,于是,设计了一个特别适合印度国情的反抗模式——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英国人来印度本来是为了赚钱,现在印度不合作了,英国还要耗费精力来管理,钱又赚不到一分,于是最终这个策略成功,英国允许印度独立了。

二、避免重复历史悲剧的必然选择

从上述印度的历史我们知道,印度一次又一次被入侵,被不同的民族掠夺,基本上是因为印度是一盘散沙,不同的外来统治者,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统治方法,导致后续的社会充斥着种姓和宗教分裂,战斗力极其低下,使得印度很容易成为被征服的目标。在英国统治之前,印度有565个君主国家,这表明缺乏团结是被入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印度为了避免重复历史上“多难却不兴邦”的命运,做了如下两个选择:

一、设立假想敌。历史上印度不断被外族征服,周边随随便便一个民族都可以吊打印度。当下,印度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中国,历史已然赋予印度天然的危机感,迫使印度要假想与我国为敌。我想起了《琅琊榜》里面荀白水对长林王府的论断:第一代长林王萧庭生当然不会谋反,但是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呢?你可以保证吗?为了江山久远计,唯有。。。。同样,对于印度而言,历史的惨痛教训告诉印度,即使我国当下有所许诺,那以后呢?恐怕印度人天生有害怕的心理存在。

二、用民粹团结国民。一盘散沙的印度毫无战斗力,因此,印度倾斜于扶持民粹。很多人说,印度此时与三个邻国为敌,是不是傻?没学过马列吗?不会用“两点论”、“重点论”,用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解决问题吗?当然,印度估计不怎么学马哲。但更为重要的是,印度需要营造整个印度共同面对的强大敌人,需要让印度人有共同民族意识,从而证明印度人不是“”弱鸡”,而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三、多难兴邦的真正缘由

印度人虽然不学马哲,但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

“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印度的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而我们通常说的印度的历史,不过是一个接着一个入侵印度的侵略者的历史,印度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庞大帝国。”

印度的尴尬历史地位:印度根本没历史,有的只是被征服史。印度人目前所做的种种,是迫切希望创造历史。

比如挑战中国,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则谓之勇,败之则愚至极!

我想,印度人面对的是中国,恐怕得到的是“败之则愚至极”的结果。

或许印度人会觉得不公平,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都曾在历史上经历过种种灾难,凭啥只有中国可以多难兴邦?

但是他们忘了一点,多难兴邦的背后是最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民。

相关内容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
南京图书馆赵瑞蕻杨苡专藏室落成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 194...
2025-07-14 00:33:41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那个刀光剑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
2025-07-14 00:33:28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
今天,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湖南长沙召开 将...
2025-07-14 00:33:24
原创 ...
在诸葛亮去东吴与孙权商讨联合抗曹的时候,专门提到了自己手中还有一支...
2025-07-14 00:33:09
罕见的三位名将同框合影,左...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淮海战役爆发时留下的。照片中的三人,...
2025-07-14 00:33:09
原创 ...
纵观历史来看,有一些神秘事件的发生,至今依然还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
2025-07-14 00:33:01
原创 ...
文| 夜谈 编辑| 古往奇事说 毛人凤逃到宝岛后,竟然密谋绑架蒋经...
2025-07-14 00:32:56
原创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内斗。 三国时期,由于内部的激...
2025-07-14 00:32:53
原创 ...
晚清1907年的初秋之际,一位名叫沙畹的法国学家来到清朝进行建筑考...
2025-07-14 00:32:44

热门资讯

原创 世... 导语:历史分为真实的历史和野史,针对部分历史,大家只听说过野史,并且会相信所谓的“真相”。例如杨贵妃...
原创 顺... 说起清朝历史上名气最大、最有成就的皇帝,人们一般都会提到“康乾盛世”,也就是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 其...
原创 清...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说: “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
传真机 | 湖南博物院的辛追夫... 谣 言湖南博物院的辛追夫人曲裾式素纱单衣被盗? 真相:今年是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湖南博物...
原创 慈... 导语:作为晚清最关键的人物,慈禧是众人憎恶的对象。慈禧的所作所为令百姓唾弃,而她也因此处于危险的境地...
陆贾:科学养老第一人之数见不鲜 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笔者喜欢法制故事,曾不止一次在热线里听老头老...
原创 朱... 圣旨,在宫廷剧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东西其实很贵,文物价值也比较高,如今要是谁家收藏了某位皇帝的圣旨...
原创 经... 康熙皇帝一生征战四方,少年擒鳌拜,之后更是平准格尔,收台湾,立下战功无数,是以被封为“千古一帝”。俗...
寻访红城百色 赓续红色血脉 7月18日至7月20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红途百色寻迹”实践队赴广西百色市红色基地寻访红色地标“百...
原创 他... 在新中国的将领中,不少少将在上将和中将之后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员,像李德生、江拥辉、向守志、张铚秀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