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润物华,地灵育人杰。湖州自古以来就是哺育和吸引中华儿女的一片沃土,是演绎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舞台。上起远古,下迄当代,湖州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名垂千古的风流人物。今天让我们来邂逅胡渭和孟郊。
胡渭
胡渭(1633年-1714年),清代地理学大师,原名渭生,字朏明,晚号东樵,湖州德清县人。十五岁时,他进入县学读书,随后又入太学深造,专注于经义研究,尤其擅长地理学。胡渭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但并未因此放弃学术追求,而是更加专注于经学和地理学的研究,终成一代大家。
胡渭的代表作《禹贡锥指》,被誉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他收集历代地理资料,细致考证研究,最后写成了一部20卷三十多万字的专著《禹贡锥指》。该书详尽阐释了《尚书》中的《禹贡》篇,将九州分域、山水脉络的沿革变化加以说明,为后人理解我国古代地理面貌以及历史变迁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梁启超评价《禹贡锥指》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宋以来……注《禹贡》者数十家,精核典赡,此为冠矣”。他也因为此书的传世,成为清初一代经学先驱,被选入《清史稿·儒林传》。
胡渭的《易图明辨》也非常有名。清代初期,易学领域存在着对河图、洛书等易图的种种解释和争议。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胡渭撰《易图明辨》。该书是专为辨定河图、洛书而作,从多个方面对宋儒所传的“太极”、“先天”、“后天”等图说进行了辨析和批判,廓清了笼罩在其上的神秘光环,使易学研究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此书被学术界评为最详尽的研究《易》图的专著之一。此外,他还著有《洪范正论》和《大学翼真》等著作,这些作品同样体现了他在经学和地理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孟郊的诗歌以深入人心、贴近生活而著称,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
孟郊曾两试进士不第,直到贞元十二年(796年)他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并作诗《登科后》。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欢快心情溢于言表,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应试期间,他结识了韩愈,正是韩愈的赏识与推崇,才使孟郊的诗名得以远扬。
孟郊的人生经历坎坷,仕途更为不顺,所以诗作多寒苦之音,感伤自身遭遇,且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同为苦吟诗人,并称“郊寒岛瘦”。孟郊比贾岛大28 岁,是贾岛的前辈诗人。他们都是遭际不遇,官职卑微,一生穷困,一生苦吟。韩愈对他俩的诗都很赞赏,说孟郊的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贾岛“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
孟郊的故乡在湖州,他在这里度过了早年生活。他的生活中,母亲的关爱和鼓励给予了他温暖。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他的代表作《游子吟》中描绘了母亲为他缝制衣物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仰,这是与湖州紧密相关的一首诗。孟郊在湖州期间,与友人陆羽有过一段交往,两人曾一同品茗、赏花、赋诗,成为一时佳话。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问题请联系“湖州市博物馆 湖州市美术馆 ”官方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