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十月十日,八十七岁的黄长烨被发现在其居所内的浴室浴缸内断气身亡。
十四日,黄长烨的出殡仪式在首尔举行。他的葬礼的规模极大,韩国方面还给他的棺材上盖了一面韩国国旗。
不过对于黄长烨的死亡,朝鲜方面则在“我们民族之间”网站上发表了言辞激烈的《背叛者的命运》的评论。
“当从未经历过的苦难岁月来临,其弃党背叛,甚至抛下至亲骨肉,为贪享和逸乐南逃。其死乃上天对他的诅咒。”
对于黄长烨的死亡,朝鲜方面称其为“上天的诅咒”、“叛徒的末路”。之所以如此称之,当然与一九九七年黄长烨的叛逃分不开。
作为朝鲜曾经的二号人物,黄长烨又为何会选择叛逃?而在他的叛逃之中,中国又为何出动武警保护呢?
一九二三年,黄长烨出生于朝鲜平安江东郡的一户优渥之家。
虽然当时的朝鲜正被日本侵略,但这样的家庭条件无疑让黄长烨的成长有了依仗,黄长烨也得以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十四岁时,他考入平壤商业学校;毕业后又前往东京中央大学法学专业读书。
日本战败后的次年,二十三岁的他加入了朝鲜劳动党。
一九四八年,黄长烨又在金日成综合大学任教并考取了哲学研究生。一九四九年,他前往了莫斯科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一九五三年他回到了朝鲜。
有着苏联留学经历、哲学博士头衔,黄长烨也在回到朝鲜后迅速的走上了人生的快车道。
他先是出任了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哲学系主任,随后又成为了朝鲜党中央的理论书记、金日成的秘书,智囊之一。之后他还担任了金日成综合大学校长,成为了金正日兄妹的授业恩师。
及至一九七二年,他已经成为了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议长和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委员长。截止到他一九九七年叛逃,从政治地位上而言,他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是朝鲜的二号人物,而且在长期的秉政之中,黄长烨也被描述为忠诚、敬业、专注、严肃的人。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位高权重且忠诚的他选择了叛逃呢?
对此,说法上莫衷一是。
在黄长烨自己的著作《我看到了历史的真谛》中记载:明面上,一九九七年他前往日本出席与主体思想纲领的相关会议,实则则是为了寻求粮食援助,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害怕、畏惧也让他有了逃走的打算。
但是,我们有必要说的是这与当时的朝鲜时局是分不开的。一九九四年,金日成去世,其子金正日接替。虽然黄长烨曾是金正日的恩师,但是他们的执政理念上是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的,一个主张军事优先、封闭,另一个则主张改革、开放与外界交流(黄长烨主张)。
而严重的饥荒导致黄长烨被派往日本求粮,可求粮无果的结局辅以政见上的差别以及对前景的不好预期不得信任(必须提及的是也有说是黄长烨与一朝鲜女性不伦有关;还有说是黄长烨对于主题思想的反思等),也让黄长烨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叛逃。但从日本直接去韩国是不可能的,因为随行的人员中便不乏朝鲜的保卫部人员。
就这样在飞机从日本飞抵北京(朝鲜与日本并无直飞航班,常理是日本飞北京,北京到平壤)后,按照计划黄长烨本应该在第二日转机飞回朝鲜。可第二天,他便以上街买东西为由与助手跑到了韩国驻中国大使馆内,并随即向韩国方面提出政治避难。
如此惊天的消息,一时间世界哗然。朝鲜方面闻知立刻与我国交涉,希望能扣直接扣留黄长烨并押解回朝鲜。
但是,依据国际法规定一个国家设立在他国的大使馆、领事馆是享受治外法权的。也就是说韩国驻中国大使馆享有主权地位,中国方面并没有权利进入其中抓人。
当时,在北京的朝鲜留学生群情激昂,前往韩国大使馆示威抗议,其中自然也不乏朝鲜保卫部的要员,目的很明确——除掉黄长烨这个令其蒙羞的叛徒。我们当然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在与朝鲜交涉希望能够理智处理的同时,也派出了一千多名武警官兵维持韩国大使馆的安保。
最终,依据国际惯例韩国将黄长烨以及其助手转移至第三国菲律宾。在菲律宾月余后,黄长烨与助手到达韩国首尔。
事已至此,金正日也只得宣布黄长烨为叛徒,表示“变节者想走就走吧”。
至于黄长烨则在韩国得到了高规格待遇,不仅得到韩国总体接见,还当上了韩国情报部门的理事长,大学客座教授等。
在叛逃后的六年间,他便组织了三百多次演讲,目标当然是攻讦。之后,他甚至还曾试图组建流亡政府,反抗金正日,不过没有成行。
对于黄长烨的种种举动,朝鲜方面也数次派出间谍刺杀。不过对于二零一零年,黄长烨的死亡则经由韩国尸检认定,综合各方下断定为自然死亡。
参考资料:黄长烨,《我看到了历史的真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