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记载的富人很多,但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明朝首富沈万三的形象或许会更加熟悉一点,这主要来源于2003年出品的电视剧《聚宝盆》。
这部电视剧中描绘了沈万三如何从一个吃饭都困难的穷小伙子发家致富、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了明朝首富,最后却因为拥有巨额财富,而被朱元璋忌讳的故事。剧中,张卫健饰演的沈万三聪明勤奋,经常巧施计策对付商场上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历史上的沈万三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沈万三,并不像电视剧中那样,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他是商人沈祐的儿子,从小就跟着父亲迁徙到苏州的周庄。沈万三的本名叫做沈富,“万三”是他的别号,意为“万户之中三秀”,所以也被称为三秀。
当沈家来到周庄后,起初他们所耕种的土地是一片低洼地,只出产芦苇和茅草。经过沈家人的勤劳耕作,田地中的粮食产量越来越高。沈万三用这样赚到的第一桶金,买了许多田地,逐渐积累起了不小的财富。
不过,仅仅靠着种田,很可能沈家最终也不过是当地的一户富绅而已,还远远不能到达天下首富的地步。因此后来,还是一位“贵人”改变了沈万三的命运。
据说,在沈万三年纪还不大的时候,就喜欢去城里看别人做生意,并对商业上的事情很感兴趣。同县有一位名叫陆德源的富商,他注意到了沈万三在商业上的天赋,便放下姿态与他交好,后来还将沈万三招为了自己的女婿。
在陆德源老年,他将自己的财产都转赠给了沈万三,自己则看破红尘,出家当了一名道士。沈万三获得了这笔巨额财产后,如虎添翼,开始做起了海外贸易。
他把水路交通发达的周庄当做自己的根据地,在此收购海外的象牙、犀角、香料等商品,并将本地的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卖给海外商人。
根据《吴江县志》记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很快,沈万三就成为了“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第一富翁。周庄也是因为沈万三,才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座繁华的古镇。
据说,沈万三当时为人豪爽,喜欢请朋友来做客。很多友人在去了沈家之后,都向外透露称,沈家家中不仅有各种珍奇古玩,连吃饭用的筷子都是用昂贵的羊脂玉做的,喝酒的杯子则是用白玛瑙制成。
因为沈万三的发家史过于传奇,民间甚至还流传着一个颇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沈万三年轻时,曾经看到一个老头提着一桶青蛙路过,由于萌生恻隐之心,便将青蛙买下,在水池中放生。
不料,当天夜里蛙鸣不已,吵得人一夜都没睡着,第二天早上沈万三出门便发现,这群青蛙都围着一个盆子在叫唤。后来,机缘巧合之下,沈万三发现这个盆子竟然是个聚宝盆,只要放少许钱币进去,就会生出一大堆钱币。
君心难测
沈万三发家之时,正值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当时,沈万三与各地的起义首领交好,在苏州就出钱帮助过当时的张士诚。在苏州城被朱元璋攻下后,沈万三见势不妙,连忙向朱元璋表忠心:他拿出一大笔钱财来,帮助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都城。
以一个人的财力可以帮助修筑半座城,足见沈万三身家之富。据传,他的家当如果全部折算成银子,有20亿两之多,在明朝时期相当于江南各省二十多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
在朱元璋登基后,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便逐渐成为了他的眼中钉,有心处处为难。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与沈万三一同进行宴饮,一开始二人还谈笑风生,但在酒过三巡后,朱元璋忽然假装不经意地指着桌上的一盘猪蹄道:“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要知道,猪蹄就算在物资匮乏的古代也算是一道十分常见的菜肴,绝对没有朱元璋认不出之理。那么,朱元璋这样发问是何用意呢?原来当时天下百姓有着要主动避讳皇帝姓名的规矩,而“猪”字与“朱”同音,朱元璋这明显就是故意找茬,想要借机发难。
沈万三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常年见多识广、精通人情世故,立刻就看出了朱元璋的用意。他灵机一动,回答道:“启禀皇上,这道菜叫‘万三蹄’。”如此回答,沈万三表现出了卑微姿态,一句话把自己比喻成了猪,朱元璋也就不好发难了。
可惜,朱元璋的心思太难猜,最终沈万三还是不小心马屁拍到了马脚上。那是有一次,沈万三听说朱元璋准备大赦天下、犒劳三军,沈万三连忙主动提出,自己可以出钱犒赏三军。
这一下就触犯到了朱元璋的逆鳞,他认为沈万三有着谋反之心,便要立刻判他死刑:“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幸运的是,朱元璋身边的马皇后为人通情达理,她劝解朱元璋道:“不祥之民,天将灭之。陛下何诛焉!”朱元璋一听,气消了一半,最后改判沈万三流放云南,沈家就此败落。
纵观沈万三的一生,从发家致富到家族中落,可谓是充满了命运无常的悲剧色彩。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称,当朱元璋攻打张士诚的苏州时,沈万三已经去世多年,所谓修城墙和犒劳三军的事情都是后人杜撰的。
如今,真相已经湮没在了历史中,沈万三的故事告诫我们,即使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也要认清自己的地位,肆意招摇炫耀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这样的故事对如今的人们仍有现实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