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的一生是不幸的,她早年间虽然生在一个武学世家,但那时的她压根无心习武,心中只有大哥哥杨过,她花费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寻找杨过的踪迹未果,寻到西川之时,还听闻襄阳城破的消息,自己的父母和弟弟都死在了襄阳,如此双重打击,很难想象郭襄是如何扛下来的。
但说来郭襄也是幸运的,至少当年襄阳城破之时她是在外游历四方,也因此保住了一命,所以她后来能够开创峨眉一派,成为一代宗师。
(郭襄剧照)
不过这仅仅只是从郭襄是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若结合她“倚天剑的保管者”的身份来看,她本就不应该留在襄阳,毕竟她若战死在襄阳,倚天剑就难免落入蒙古人手中了,也正因为如此,郭破虏之死就显得十分奇怪了。
郭破虏被赋予了保管屠龙刀的身份,他怎会战死在襄阳?郭靖理应要保他出城才是,或许郭靖是为了保护另外一个人才忽略了他。
一、郭破虏悲惨的一生
初读《神雕侠侣》的时候,多数人恐怕都有同一个疑问,那就是“金庸写郭破虏这个角色有何意义”。
(郭破虏剧照)
郭破虏是在“十六年后”的剧情部分才登场,他与那郭襄是双胞胎,郭襄那小妮子是聪慧可人,后半段的剧情基本都是围绕她和杨过展开,甚至可以说她是取代了小龙女成为女主角般的存在。
到了郭襄的生日宴时,杨过邀请天下群雄来为郭襄庆生,在场的人几乎全部都忘了那天也是郭破虏的生日,你说杨过邀请来的那帮人不知郭破虏的存在倒也罢了,就连郭靖夫妇似乎也没在意小儿子的存在,这就很离谱了。
(杨过剧照)
郭破虏就是这么一个宛如空气般的存在,你说他的出现是为了让郭靖留下后人,那也说不通,因为在最后一次襄阳大战中,他是明确战死了。
二、传下刀剑的计划
郭破虏应该被写死吗?从上帝视角来看,金庸断然不可将这个角色写死,因为这不符合剧情逻辑,郭靖的“倚天屠龙计划”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能够确保刀剑传到后世。
然而书中给出的结果却是:“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郭靖剧照)
郭破虏一死,屠龙刀难免落入蒙古人手中,后来的事实也的确是如此,书中提到:“一百年来,武林中风波迭起,这对刀剑换了好几次主人。后人只知屠龙宝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剑可与匹敌,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谁都不知道了。”
这难道是郭靖想要看到的结果?哪怕他再愚笨,也该算得到这后果,再退一步说,他算不到,他身边那聪明的黄蓉又怎会算不到?
所以无论如何,郭靖都应该力保郭破虏出城才是,除非有其他的事牵绊了他,毕竟他能力有限,当敌军真的兵临城下之时,或许他只能选择救一个人,正因为如此,他放弃了郭破虏,反而救了另一个人,可什么人值得他舍弃亲儿子的性命去搭救?
三、爱徒心切的郭靖
郭靖是个怎样的人?为了一个理字,他能够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下狠手,当年郭芙斩断了杨过的手臂,郭靖知道真相之后,便主动提出要砍了郭芙的手臂,这可不是逢场作戏,他当时可不知道杨过在一旁看着这一切,所以郭靖是真有心砍郭芙的。
由此也能看出,郭靖这人认死理,他认定的事,旁人很难左右,而在他看来,他的两个徒儿大小武为他出生入死,绝不能全部死在襄阳,作为师父,他自然想要为武家留下血脉,所以他力保的人应该就是武修文。
(武烈剧照)
武氏兄弟对郭靖如何?尽管这兄弟二人都是草包,但他们对师父却是忠心耿耿,也一直都有一颗报效大宋的赤诚之心的,比如他们闯入蒙古大营刺杀忽必烈之举就能证明,这对草包兄弟也是不畏死亡的,郭靖自然也看在眼里。
但战争是无情的,最后一次襄阳大战的惨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老一辈的武林高手要不是老了,要不是退隐,郭靖独木难支,襄阳城破只是时间的问题,或许在某一次战斗中,那武敦儒已经战死了,剩下的武修文自然也没有怯战,他或许也想战斗到最后一刻,可师父郭靖却不忍武家绝后,他能保一个人出城,是保那看管屠龙刀的郭破虏,还是保武家唯一的血脉武修文,以郭靖的性格,自然是选择了后者,他虽力保武修文出城,自己却选择回头奋战,直至生命的终结。
之所以有此猜想,是因为后世武林中的确是出现了武修文一脉的传人武烈,他若早早死在襄阳,后世又怎会有他的传人?
只是可怜了郭破虏,从来就没有被父母重视过,好不容易接下保管屠龙刀的任务,却连襄阳城都没出便死在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