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华夏大地陷入一片乱世之中,而乱世正是英雄豪杰辈出之时,一时间诸侯割据群雄并起,再经过数年的兼并战争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最不可思议的便是没钱没势白手起家的刘备,居然成为了蜀汉的开国之君,当然这一切与一个人密不可分,那就是躬耕垄亩的卧龙先生。
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刘备三顾茅庐,虽说刘备不是什么官,但好歹也是皇室后裔中山靖王之后,能够三次亲自到访对于诸葛亮来说是非常高规格的礼仪了。
没有诸葛亮,刘备也无法完成三分天下的大计,恐怕早就于乱世中被强者淘汰。
除此之外,刘备还有一个义子,那就是刘封,他是蜀汉阵营中新生代将领中的翘楚,是最被给予厚望的青年将军。
然而??他也是刘备心中难以抚平的一道伤疤。由于关羽在襄樊之战中不幸战死。刘封出于各种现状没能支援关羽,最终刘备在万般无奈与不舍之下赐死刘封。然而刘备在临终前才恍然大悟,刘封死的冤枉,身边之人居心叵测!
刘备白手起家,原先的刘备虽说与皇室搭上边,但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力和地位,只是一个靠织席贩履卫生的草民。
然而乱世让他看到了机会,决定要拼搏一次干一番大事。但谁又能想到,创业之路实属不易,刘备先后投靠了好几位主公,但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直到遇见关羽张飞两位兄弟后,他们才开始步入正轨。
投奔刘表后,他结识了刘泌,因为在战场上成功击溃了曹仁军队,刘泌为他设宴庆功。也正是在这场庆功宴上,刘备与刘封初次见面,刘封本命寇封是刘泌的外甥是当地的贵族之子。寇封气宇轩昂,并且品行端正,刘备对他非常欣赏,双方也是一拍即合,在这样的契机之下,寇封成为了刘备的义子。
可以说刘备白捡了个宝贝儿子,寇封虽然年纪轻轻,但他武艺非凡,战场上杀敌勇猛,作战一往无前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给刘备建功立业不在少数。
就连曹操在战场上见到刘封的英勇表现,都妒忌不已,大呼刘备一介草民为何如此好命。见到自己的义子如此优秀,别提刘备心里有多高兴了,更是宝贝的不得了。
父子二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于刘备亲生儿子阿斗的出生,当时刘封已经在刘备阵营中有了很高的威望,自然势力也越做越大。
刘备看着自己尚且年幼的阿斗,没有什么建树在蜀汉的各方面都无法与刘封相比。越来越多的老臣担忧,刘封如今势力正盛,恐日后对阿斗不利,虽然刘备嘴上没说,但心中难免这么想。
刘封听到这些流言蜚语后,也感受到刘备待自己不如从前,便有了危机感更记恨这些老臣。于是在他的叔叔关羽前线受挫之时,刘封没有伸出援手,最终关羽兵败被杀。刘备得知这一消息后痛心疾首,更对刘封的行为失望透顶。
感受到刘备的怒火后,孟达甚至大事不妙于是投奔曹操,刘封心中却还有刘备这个父亲,于是他坚决不反叛。回到刘备身边后,起初父子二人还没有到反目的地步,可在诸葛亮的一番言语怂恿之下,刘备担心日后阿斗的处境将刘封赐死。
刘封死后,刘备在军中的势力明显下降,可以说没有刘封,除了刘备之外就没有了刘氏的话事人。
随之而来张飞的阵亡,让刘备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失去了左膀右臂的刘备在一怒之下率军攻打东吴,却没曾想被陆逊火烧连营,最终大部队死的死降的降。刘备也在这场挫败后不久于世。
在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刘备在白帝城紧急召来了两位老臣部署自己死后阿斗继承人的问题。到这时他才发现,目前他能托付的只有诸葛亮,为了防止诸葛亮一人独揽大权,刘备便将军事大部分权力交给了李严让他们相互制衡。
此时刘备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阿斗年纪尚小,无法担负起君主的责任,如果这时候刘封还在世,自己完全不用担忧权力继承的问题。这时候刘备才意识到刘封罪不至死,自己杀了刘封是多么错误的决定,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大权交付给诸葛亮,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真是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