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年代,有些政工出身的将领,很想上前线带兵打仗。或许他们决定,做政治工作,不如打仗来得痛快,像刘贤权在解放战争时向纵队首长申请当师长。
说起刘贤权参加红军时,对政治工作产生浓厚兴趣,从此长期干政治工作。
抗战结束后,他奉命挺进东北作战,在后方剿匪将近两年,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调任到1纵担任3师政委,干起老本行。
3师师长是彭景文,早年在东北军任职。1944年,他跟随老领导万毅加入八路军,担任滨海军区滨海支队副支队长。
抗战结束后,万毅奉命组建东北挺进纵队,彭景文担任挺进纵队支队长,奔赴老家东北工作。1946年8月,1纵成立后,他担任麾下师长。
彭景文擅长打守备战,对于打运动战和攻坚战自感不很得心应手,心理压力有些大。作为政委按照组织原则,刘贤权不应该越俎代庖,他通过党委集体力量帮助师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948年3月,刘贤权被提升为东北解放军l纵队政治部主任,协助纵队政委梁必业工作。工作到8月,他向政委申请,希望下去担任师长,回到老部队3师。
当时,3师师长彭景文离开,职务空缺,他喜欢带兵打仗,而且对3师非常熟悉。对政委梁必业申请,希望他向总部反映以下情况。梁必业非常清楚刘贤权的能力,他干过政工职务,也干过军事工作。总部根据刘贤权的情况批评了请求。
有些人不清楚怎么回事,一位副军职干部为何调任师长。对于刘贤权来说,没有过多解释,不在乎职务高低,能完成上级任务才是他最在乎的。
他后来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1949年11月担任副军长兼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