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在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那时的武器十分落后,想要维持足够的战斗力,就必须要保证足够的人数,以及士兵们团结在一起,在这样的基础下,就形成了古代的作战模式。数万乃至于数十万的军队,结成一个大军阵,排成整齐的阵型向对方发起冲击,大家试想一下,这样的战场是何等可怕?就比如古代秦国与赵国爆发的长平之战,这场战斗赵国输了,45万士兵也埋骨于战场。
一、打仗时如何解决上厕所?
人数一旦增多,各种问题便接踵而来,比如古代爆发的战争,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为后勤输掉的。古代因为肉食不足,士兵吃的就比较多,士兵每天都能吃几斤粮食,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没有高效的交通工具,只能人扛马驮,这就使得通常前线只是几万士兵在作战,后方就需要几十万的人来提供后勤。这一点限制是比较明显的,还有一些是大家不太注意的,比如古代打仗时,几十万大军是怎么上厕所的?说出来让人难以相信。
古代的战争一般分为野战和攻防战,这两种不同的战争模式,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上厕所方式,我们就先说攻防战。在一场战争中,如果一方能据守城池,那必然是极占优势的,在高大而坚固的城墙的保护下,军队的战斗力能提升不知多少,而且也能够为军队提供更多有效的便利,比如说后勤运输。如果是攻击方,那必然要从大后方调集各种粮食物资到前线,而防守方就简单了,直接从城池里的仓库运粮食就行。
二、防守方的解决之道
如厕这一方面也比较简单,那就是修建厕所,通常是用木头或者石头直接修建一个。不过这样做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同样有很多的限制。防守方进行战争时,都是待在城池上的,而士兵们在作战的时候,不可能去城内上厕所,所以厕所必须修在城池之上。这样就必然会面临两个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空间较小的问题,城墙上有着很多士兵,而厕所又比较小,经常会出现士兵为了上厕所排长队的现象。
其次问题便是防御的问题,厕所不能修建在前方,也不能修建在要道。可能很多朋友认为,打仗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卫生问题就不用那么在意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古代的医学水平很差,如果士兵乱上厕所,就很有可能会导致瘟疫的出现。古代的这样做法,还给防守方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可以给使士兵提供武器,古代有一种武器叫做“金水”,其实就是士兵将粪水烧开后,浇向敌军。这种武器的伤害极高,即便烫不死敌方,也能让他们受到感染而死,堪称古代版的“生化武器”。
二、攻击方的解决之道
再来说一说攻击方是如何解决如厕的。攻击一方选择的方式也是修厕所,不过和防守方有着差别,通常会选择直接在野地挖一个坑,然后盖上几块布就可以当做厕所了。由于这样的方式,攻击方的如厕压力会小很多,不太会出现士兵排长队上厕所的现象,但同样也必须要考虑到防疫。赤壁之战时,几十万的曹军就是因为乱上厕所,随意喝水,导致了瘟疫的爆发,使得曹军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强行渡过长江,最终输掉了这场战役。
古人对于野外的厕所十分在意,有着很严谨的处理方式,通常会在坑底铺上生石灰,如厕完毕后,会用泥土将其掩埋一层,之后不断的和重复此工序,直到这个坑满了。而且厕所的地点,必须要选择在下风向,不能离营地太近,也不能太远,这样一方面是为了味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防御的需要。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厕所必须要与粮仓与水源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否则一旦粮食水源被粪水给污染了,又没有及时补充物资,那基本也就宣告这一方失败了。
结语:
大家从如厕这一点就能看出,其实古代的打仗,也是十分讲究的,绝不是大家以往想象的那种只要人多就行。人数一旦上去了,问题就会不断的出现,古代打仗就是这样的,每一个方面都必须要注意到。就以如厕这个不太被注意的点为例,如果一方不注意这一点,打仗时随意如厕,那么就极有可能导致瘟疫的爆发,那么这场战斗最终谁胜谁负,就非常明了了。
参考资料:
《凉州词》
《古代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