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9年日本裕仁天皇去世,邀请中国参加葬礼,中国如何回应?
创始人
2025-07-13 04:04:11
0

正视历史”是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原则

,也是日本历届领袖应该有的态度。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日本完全在那条不正之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多番挑衅我国。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件外交事件,就是日本第124任天皇

裕仁

去世后,日本人对其风光大葬,邀请了160多个国家出席悼念会,中国也在邀请名单中。

老话说:“死者为大。”但也有人说:“六道轮回。”死亡是生命的终结,

但它绝非往日罪孽一笔勾销的托辞。

尤其是日本裕仁天皇的一生,简直与“作恶多端”相差无异。

军国主义滋养下的继承者

“一定要进行海外开拓,创建一个能够避免本土遭到威胁的缓冲带。”

这句话是裕仁天皇向自己的祖父

明治天皇

许下的誓言,也是野心增长的开始,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要从日本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说起。

时势造英雄,“明治维新”敲开封建思想下的日本大门,带来的不仅是社会制度的改革,日本的经济实力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治天皇不满幕府统治,

更不想自己的君主权始终掌控在幕府将军的手中

,因此集中全力进行“维新变法”,试图开启“天皇亲政”时代。

可是,日本国内的方圆之地显然盛不下他的野心,而肥沃的东方大路犹如一块香气扑鼻的肥肉,招致了贪婪的猎食者。

另外,同一历史时期,朝鲜及清政府等亚洲国家,

还处于“封建闭国”的状态,

哪里能料想到自己已经成了他国的下一个目标。

1892年,明治天皇正式踏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将朝鲜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随后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不过,再疯狂的野心终究抵不过生命的凋零,明治在1912年因尿毒症去世,而“侵略中国”成了他的遗愿,由后代们继承。

可是,明治的儿子

大正天皇

在位时间屈指可数,也没有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但是,如果非要说个“成就”的话,那就是生出裕仁,这个堪称军国主义偏执狂的战争头子。

裕仁刚出生时,明治天皇仍然在位。或许是“隔辈亲”的缘故,明治对于这个孙子的偏爱程度远远超过了儿子,同时也赋予孙子继承自己遗志的期望。

不过,裕仁却因为近亲结婚的关系,身体孱弱

,甚至一度被外界认为“不堪重任”

。即便如此,明治还是执意将自己的亲孙子奉为大皇子,仿佛在昭告天下:“将来天皇的位置必定是裕仁。”

身居高位,不得不谋于算计。小小的裕仁善于伪装,在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并未展露自己的锋芒,甚至从未以“大皇子”的身份呵斥大臣的非议。

当然,

明治天皇心中清楚这样的裕仁无法承担重

任,只能使出全部手段进行培养。另外,裕仁在充斥着军国主义情绪的国家长大,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熏陶。

裕仁出生仅70天,明治天皇直接把他寄养在武将世家——海军中将川村纯意的家中。在长达四年的时间,最终让裕仁形成了暴虐的性格。

另外,明治天皇把6岁的裕仁交到“皇室”学习院学习时,特意叮嘱时任院长的乃木希典(被称为日俄战争中的“肉弹将军”),说:

“务必将裕仁培养成‘质实刚健’之辈。”

乃木希典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也是明治天皇的支持者,他当然明白明治的意思。也就是从这时起,裕仁渐渐摆脱了“羸弱皇子”的称号,再加上不断崛起的武力,令日本民众开始改观。

如果说降生在天皇世家是裕仁无可选择的命运

,那生长环境就是他接受命运的加速剂

。而接下来的人生,开始由他自己主宰。

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裕仁悲痛之际,突然收到了启蒙老师

乃木希典

赠送的两本书,《日本帝国史》和《中朝事实》。还未来得及问原因,就听到了乃木希典为明治天皇自裁的事情。

两位最尊敬的人去世,给裕仁带来了严重打击,

而他的性格也跟着孤僻乖张起来

。竟然开始痴迷于生物学,而这也是他在入侵中国后,在哈尔滨地区建立起臭名昭著的“731部队”的主要原因。

但是,裕仁“放弃”帝国主义的主张让日本大臣们感到惶恐。为了让未来皇储重新回归“正确”的道路,他们把裕仁再次送往“东宫御学问所”进行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东宫御学问所”负责人是一位极致的军国主义者,与乃木希典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裕仁被扳回正常的道路后,

从而产生更疯狂的想法

,那就是让军国主义与生物研究相结合,研究出更加疯狂的武力掠夺手段。

虽然日本高层对裕仁抱有很大的希望,但他的父亲大正天皇还在位,再加上幕府将军的影响。因此,裕仁只能不断充实自己,为将来上位做打算。

1921年,裕仁奔赴欧洲留学。

在刚刚经历过一战的西方国家

,他接受了浓烈的军国主义思想的灌输,尤其是挑起一战的“凶手”拿破仑,临走前,还带走了一尊拿破仑的半身像。

当时,裕仁与英国王室乔治五世后,特地到一战遗迹进行参观,并向在场的将军们发表了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而他的言论深受崇武将军们的赞赏。

正是这次欧洲之行,让裕仁确定了“挑起战争,发展本国”的想法,而目标则是之前一直学习的国家——中国。为了能顺利进行军事扩张,

他准备向军中元老夺权。

在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等日本青年军官的扶持下,裕仁展开了“清洗”日本军部的计划。而在父亲大正天皇死后,他更加迫不及待地掌控军部的人事权。

要知道,皇权的诞生和巩固,都是在拥有强烈兵权的支持下进行。而裕仁继祖父明治天皇收缩部分君主权后,

完全将日本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

然而,获得实权还不够,侵略中国、扩张领土才是裕仁的终极目标。

泯灭人性的战争行为

1928年6月4日凌晨,一辆由北京开往奉天的列车停靠在皇姑屯站,随着一阵巨大的爆炸声,一节列车被炸得粉碎。众人惊恐的同时,却不知道“东北王”

张作霖

在车厢内鲜血汩汩,最终离去。

而这桩谋杀案的主凶,正是端坐在东京市中心皇宫的裕仁天皇。之所以大动干戈地杀死张作霖,原因很简单:之前唯命是从的附庸者,有了二心。

张作霖

前期接受了日本的帮助,为他们做过很多事。但“以利相交,无利则散”,张作霖渐渐清楚日本人的野心后,萌生了结束合作的想法,甚至还放士兵出去,公然枪杀日本人。

裕仁将张作霖当做侵略中国的障碍,因此起了杀意。之后便蓄意挑起七七事变,称:

“三个月之内,拿下中国。”

然而,中国人民并非听之任之的软柿子,在军事力量落后的状态下,硬是以全民抵抗的形势,打击了裕仁天皇的痴心妄想。但他却并未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

1937年12月,日本铁蹄进入南京,

在接下来的六周时间里

,他们烧杀抢掠,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暴行。天空阴沉,血流成河,无数家庭破碎的惨状,无不透露着裕仁领导下的军国主义行径。

更令世界汗颜的是,裕仁在日本国内登报表扬这些对中国人民进行迫害的日本军官。

与此同时,美国芝加哥驻中国记者斯提尔将日本的罪行如实记录,登在了《芝加哥每日新闻》上,其内容为:

城墙边又300名中国人被日本杀害……难以形容南京陷落的惨状。

另外,裕仁天皇授意下的“731部队”用中国人进行活体实验,无论是丧心病狂地将活生生的人关到加热室烤干,还是给健康人注射“鼠疫”和“霍乱”,

都透露着无法言说的疯狂以及残忍。

在我国人民奋力反抗的同时,裕仁也想尽快结束长时间的跨区作战。在1941年实施了偷袭珍珠港的局部战争,虽然暂时得到优势,但美国很快对日军展开了制裁。

1945年,

美国分别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

。日本彻底偃旗息鼓,宣布无条件投降,反法西斯战争获得胜利。

然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是损失最严重、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而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让国人无法释怀,对策划和指挥这一切的日本天皇裕仁更是深恶痛绝,希望能讨个说法。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立下“雄心壮志”的始作俑者,竟然委屈地说

:“我实际上是名囚徒,很多事情由不得我。”

这种赤裸裸的甩锅行为,令国人震惊又痛恨,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裕仁天皇真的借此逃过了国际社会的清算。

一方面他早早地将所有罪行甩给了东英条机等替罪羊,同时利用大量钱财诱惑日本民众,获得大量支持。

另一方面则是美国的相助。在日本宣布投降后,也就是1945年9月17日,裕仁天皇找到美国驻日本大使馆的

麦克阿瑟

,表示:

“发动战争不是我的本意,如今的局面也是我遗憾的事情。”

这句话显然是为自己脱罪的借口,但“无利不起早”的美国还是接受了,盘算着“正好将日本打造成抵抗苏联的傀儡国家”,然后在国际上放话:

“日本天皇是日本国内独有的,更是日本民众的精神支柱,如果随意废除,将会导致日本社会紊乱。

与此同时,逃脱制裁的裕仁天皇竟然开始“洗白”自己,不惜篡改既定的历史事实。

歪曲历史的第一人

1946年12月,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过的甲级战犯们陆续走上了刑场,但他们的最后遗言依旧是叫嚣,而这也让日本军国主义的毒瘤彻底清除。

可是,在所有接受惩罚的甲级战犯中,却不包括日本的裕仁天皇,就算他最后失去了实权,但仍旧是享受他人朝拜的天皇,尤其是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状况得到快速发展,一度成为“国力第二”的国家后,而这也让日本民众更加敬仰这位开创与美国合作先河的裕仁天皇。

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因病离世,临死前念叨着:

“低估了中国。”

可见,他本人始终保留着侵略中国的野心,没有任何悔意,也根本不会道歉。

当时,我国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很好的外交关系,其中也有日本。但对于日本邀请中国参加裕仁天皇的葬礼时,迫于国际压力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我国派出钱其琛以特使的身份出席了葬礼。

这样的大国风范史无前例,但我国并未放弃向日本表明我国态度。在葬礼开始的前几天,中日双方就侵华战争中“裕仁天皇不负主要责任”的问题进行了争辩。

日本方面表示:那场大战不算侵略,而裕仁无论是国际法还是日本法,都不负有“战争责任。这番言论彻彻底底地将裕仁天皇的罪责推了个干净,甚至扭曲了侵华战争的性质。

钱其琛当仁不让,立即作出回应

:“正视历史。”

并强调裕仁天皇“有罪”是原则问题,更是中日双方友好交往是否长久的关键,不可一味地避重就轻。

当时,反法西斯国际上对我国的合理诉求表示肯定。而中日迫于外交形势以及舆论压力,最终选择了妥协。

时任日本首相的竹下登召开会议,对之前的言论作出修正,否定了“裕仁天皇无罪论”,并承认侵华战争中日本给中国带来的沉痛灾难。

但是,浩浩荡荡数百万人的送行队伍,透露着日本人对裕仁天皇的重视,甚至还有不少日本军队少尉在葬礼上痛哭流涕。

这样的荒唐行径,表示日本人的军国主义仍有星火之势,

而我们也必须铭记那段真切发生的屈辱历史

,不要让悲剧重演。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1935年5月29日...
2025-07-13 04:33:34
原创 ...
当殷商的历史传承到帝辛时,商朝初年的鼎盛早已不复往昔。尽管我们不知...
2025-07-13 04:33:32
原创 ...
孙绍祖,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
2025-07-13 04:33:27
原创 ...
《史记》中有记载一段孔子所说的话:“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
2025-07-13 04:33:18
原创 ...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上海沪宁火车站出现一声枪响,被誉为“...
2025-07-13 04:33:06
原创 ...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四十三)支道林 谈到中国传统的宗教问题,无非就...
2025-07-13 04:32:5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是一句民间谚语,最初的解释是黄河改道,...
2025-07-13 04:32:51
原创 ...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
2025-07-13 04:32:45
原创 ...
文 ┃文化三家店 一说起赵普,人们立马想到 “半部论语治天下” ,...
2025-07-1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印... 虽然朱元璋有很多儿子,但他就看长子朱标顺眼,虽然说朱标也有好几个儿子,但他就看长兄死去之后顺位成为长...
原创 他... 自1340年起,掌握元朝中央政府的丞相是蒙古族的脱脱他之能掌权是得力于元帝妥懽贴睦尔(1333-13...
原创 明...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内部起义军蜂起,攻城略地。外部满清崛起,严重威胁明朝边疆及内地安全。 在这种局面下...
原创 从... 历史上的年羹尧,可谓是清朝又一位颇受争议的风云人物。 他为康熙皇帝赏识并提拔,之后又在雍正登基后为国...
原创 《... 公元1004年,北方彪悍的游牧民族政权大辽国,在巾帼太后萧燕燕的率领下,再次进攻北宋。辽宋两家你来我...
原创 国... 文/晚风暮雨 永历十三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和张煌言统领十余万大军北伐,由于决策失误,明军在南...
原创 假... 小编奕天读历史同大家一样,对三国历史非常感兴趣,就尝试来分析一下。 曹操在樊城之战时不会抓关羽,如果...
原创 宰... 在武则天把持朝政直至即位这段时间内,支持她的人有,比如狄仁杰;然而更多人则认为她大逆不道。武则天一生...
原创 朱... 古代开国皇帝基本都是出自那些前朝皇室后代或是大臣,祖上也曾显赫一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草根皇帝白手起...
原创 斯...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说起苏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