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死前留下一句话,为何刘邦听后冷汗直流?
创始人
2025-07-12 08:32:25
0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对于刘邦来说,战场上的韩信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可是下了战场,韩信却是除了项羽之外潜在的最大祸患。

都说帝王身侧岂容他人酣睡,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初,便已经动了除掉韩信的念头。但是刘邦在此之前曾对韩信立誓,许下“三不杀”韩信的誓言。

所谓“三不杀”者,乃“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原本得到了刘邦这番真情实意的许诺,韩信以为可以在以后的岁月里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可惜,刘邦虽不杀,却有人帮他杀,这个人就是吕后,刘邦的结发妻子。

韩信被吕后设计招入宫中处死之前,曾大呼“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尔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彼时,刘邦还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当这句话传到刘邦的耳中时,刘邦可谓是脊背发凉,更是坚定了要除去韩信的念头。当他得知韩信已除,当即仰天大笑,心腹大患已除,可谓高枕无忧矣。

落魄贵族

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28年左右,是当时韩国的王室子弟。原本也算作天潢贵胄的他却并没有享受多久锦衣玉食的生活。

公元前230年,韩信出生的两年后,韩国就被秦国灭国了,为了躲避战乱,韩国皇室都躲到了楚国境内。

真不知道该说是幸还是不幸,幸的是彼时韩信尚且年幼,正是不记事的时候,对国破家亡,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不幸的是,韩信虽不记得自己曾出身高贵,但是他身边的人还记得,甚至给幼年的韩信灌输的也是贵族的生活理念,并没有教给他该有的谋生手段。

这也直接导致了韩信少年时期过着,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会经商,不能种地,终日里游手好闲,四处讨饭的生活。

因为终日里腰中悬挂着贵族才能佩戴的宝剑招摇过市,但是吃饭却还要靠好心的漂母施舍,韩信曾被人十分地看不起,他们甚至有时会在路边拦下韩信,让他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只是为了折辱他。

受尽折辱的韩信却并没有得到好心的漂母的安慰,漂母反而激励他要为自己的未来寻找一条出路。就这样,韩信最终还是选择走出了那个困住他的方寸之地,转身投进了动荡的时局,寻找一条可以发挥自己本领的道路去了。

成也萧何

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前,一直在项羽的麾下做事。可惜的是,韩信在战场上还没有打出名声来,他曾受人胯下之辱的事却先传扬了出来,面对别人的羞辱,韩信并没有反抗的举动,这在当时十分地为人不齿。

也正是因为这样,韩信虽然投到了项羽的帐下,但却并不得重用,甚至屡次献计都未曾被项羽采纳。这样怀才不遇的日子让韩信看不到希望,他终日游离在项羽集团的边缘,进退两难。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彼时秦朝暴政,四处皆是动乱,群雄并起,四方割据。韩信不是非项羽不可,于是,在刘邦入蜀地之后,韩信连夜逃出了项羽的军营,转而投到了刘邦的部下。

但是,因为韩信并没有太大的名气,刘邦对他的投诚也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只是将韩信安排在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职上,眼看着自己再度施展无门,韩信再一次对刘邦失去了信心,再一次连夜奔逃,想要逃离刘邦的队伍。

只是这次和上次不同,这次他的离开得到了挽留,这个挽留他的人就是韩信。

败也萧何

经过萧何的一番挽留,韩信最终也没有离开刘邦的军队,而劝回了韩信的萧何则又转过头来找到了刘邦。

他是要向刘邦检举韩信吗?并不是,几经交谈,萧何早已认可了韩信的学识,他这次找到刘邦,是要向刘邦举荐韩信。

此时的刘邦正在犯愁被困此处,无法发展,萧何的引荐就像是为瞌睡的人带来了枕头。而刘邦和项羽的最大差别就是,刘邦虽然自身实力不行,但是他听劝,就这样,在萧何的再三担保下,刘邦为韩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封赏仪式,正式任命韩信为他军中的大将军。

在其后的岁月里,韩信为刘邦出征征战,打过无数的胜仗,韩信也逐渐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战神,更因为其用兵如神,被后世奉为“兵仙”、“神帅”。

如果时局一直都是动荡的,那么韩信也许会在征战中结束自己的一生,虽然辛苦,但时刻都在尽自己的所能去追逐心中的那个梦。

可惜,韩信太能打了,在他披甲挂帅连年征战的努力下,汉朝已初具形态,而在结束项羽的那场垓下决战中,韩信的所为也为自己埋下了祸端。

众所周知,项羽最终战败于四面楚歌声中,可这场战争的决胜性人物却不是刘邦,而是韩信。起初,面对战败逃走的项羽,韩信并没有乘胜追击,他选择了原地驻兵,坐观刘邦围剿项羽,却不想,刘邦面对战败逃窜的项羽依旧没有胜算,只能凭借兵力之重将项羽看看合围在垓下。

为了让韩信相助,刘邦无奈之下封韩信为齐王,虽然此举成功让韩信继续出兵帮他围剿了项羽所率残部,但是刘邦也埋下了对韩信的杀心。

在围剿项羽成功后,中原大地已无刘邦难敌的人,最大的隐患变成了韩信,而韩信接下来也开始了他被一贬再贬的经历。

从有封地掌实权的齐王,再到空有虚名的楚王,到最后的淮阴侯,每一次的贬谪都在消耗着韩信的耐心。

只可惜,意志消沉的韩信并不是刘邦想看见的,他想这世间再无韩信。于是,忧君之忧,吕后派萧何传信将韩信骗至宫中,结果了韩信的性命,从此,世间再无韩信,而那个当初给了韩信名扬天下的机会的萧何,却也成了解决他性命的帮凶。

小结:

都说韩信是国士无双,可是他的人生却只在战场上灿烂过,本应该功成身退的人也因为帝王的猜疑而最终丧了命。

而在韩信生命走向终点时,他喊出来的那句话可以看出,他应当是后悔了的,没有听从蒯通的劝告,自立为王,于刘邦,项羽三权分立,而是帮助刘邦灭了项羽,自己向刘邦俯首称臣。

面对蒯通劝告他自立为王时,他回复道:“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脱衣给我穿,分食给我吃,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如今的成就。”

但从这段话不难看出,韩信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一心想要做辅佐刘邦登基的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出将入相就已经是他的毕生追求了,只可惜刘邦已经容不下功高震主的韩信了,最终也只是给了他一个身死道消的结局。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激情十五运 广州跑起来”自然... 中新网广州7月12日电 (记者 王坚)为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
又一民营银行换帅,前任曾领衔掼... 又一家民营银行换帅,这次是位于行业尾部的锡商银行,资产规模刚过400亿,成立仅5年。 6月23日,李...
原创 明... 在北京昌平的天寿山麓下,延绵着一片占地120平方公里的景区,那里便是明十三陵,安息着大明王朝的十三位...
原创 明...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明朝大将冯胜(冯巩祖先)、傅友德、陈德等人率军出击甘肃,光复兰州,重新夺...
原创 “...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孕育了无数个朝代,每个朝代在缔造属于自己辉煌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让人诟病的弊端,就像...
原创 三... 如果有人问,三国中最使人印象深刻的是谁?毫无疑问,一定是被各种演义塑造成半神形象的诸葛亮了。无论是《...
原创 成... 我们知道,历史是胜利者改造出来的时代,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很多胜利者为了展示自己的实力,往往把失败者的...
原创 黄... 黄忠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老将,一出场就过了花甲之年。按照正常发展,黄忠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关羽瞧不...
原创 三... 三国:东吴如果有五虎将谁能上榜?一人射杀张辽,一人害死关羽! 历史上东吴并没有五虎上将,演义里也没有...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在此次战役中,赵国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大军,震惊中原。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