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他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
创始人
2025-07-12 07:02:12
0

导语

唐朝,是一个遥远的故事。

生活在当下的我,每每看到、听到唐朝的故事,都让我禁不住对不能生活在那个朝代而倍感怅惘,但相比起怅惘來,更多的却是作为大唐后裔的兴奋!

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以一个别样的形式,得到了延续...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个朝代开始。

我们不仅要缅怀这个伟大的时代,更要膜拜这个伟大时代的创造者,李世民。

李世民之名,本为“济世安民”

关陇望族里,李世民的家族是最显赫的一个。

李世民的太爷爷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曾官至太尉,封爵陇西郡公、北周时期代西魏追封唐国公。

李世民的爷爷李,南北朝时期北周人,551年,李承袭为陇西郡公,564年,加封唐国公。曾任北周安州总管,国柱大将军。隋时继续为唐国公,死后谥唐仁公。

李世民出生在隋朝文帝开皇十二年武功县的李家别馆,而武功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国语·晋语》言:“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炎黄先祖之炎帝

李世民小的时候十分聪秀,四岁的时候,有相面书生看到李世民后,便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当时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备受隋朝皇室宠信,李世民的母亲,则是北周皇室窦氏。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出身雍容华贵,且又文成武德、才华加身,一场为李世民准备的饕餮盛宴,即将粉墨登场。

起兵反大隋,建国号大唐

隋朝末年,炀帝执政。

对外,三征高丽,将一个曾经富裕的大隋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境;对内,他大修京杭大运河,虽然这项政策利国利民,但是由于不正确的操作和滥用民力、强征赋税,使民众已经处在了崩溃的边缘;加之隋朝建立时间太短,曾经的士族势力还在,他们和隋朝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相互勾结,兼并土地、贪贿成风,大发国难之财......

这是人祸,还有天灾。

公元611年,在历史的漫漫长河里,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年,但是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这是水深火热的一年,秋天,山东、河南发大水,冬天,又发生泥石流,一整年下来,重重的天灾打在了这个风雨飘摇的隋朝身上,隋朝老百姓觉得日子过到了尽头!

天灾人祸,终于将天下民众逼到了大隋王朝的对立面。

不久,流民造反,聚集瓦岗,公开叛隋。

你看我,我看他,大家有样学样,很快大隋的版图里,出现了十八路反王。

义宁元年(617年),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晋阳起兵。李渊欣然相从,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

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

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

自从协助父亲李渊反隋以来,李世民以秦王之号,领天策忠卫,斩乱臣,诛不仁,很快赢得了王朝一统。公元618年,起兵不到一年的时间,李世民的铁蹄,就为处在乱世中的百姓赢来了安全、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

公元618年,大唐建立

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李世民以“天策神将”的身份四处征战,破薛举,败宋金刚、灭刘武周,歼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重创刘黑闼、徐圆朗。

武德四年(621年)十月,李世民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诸位王公之上,食邑增至三万户。不久又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俨然形成一个大堂内部的小政府机构。

这个小机构最终成了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的心腹之患,但却无意中改变了历史,延长了大唐国运,给我们带来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千古帝王。

建贤明政治,创昌盛经济

“玄武门之变”,解决了阻碍唐朝发展的一切不利因素后,李世民开始了他人生的最高光时刻。

政治上,他实行开明的王朝政治!仁君明臣,共同辅佐,相辅相成,房谋杜断!他采取了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的运用,既保证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三权分立,宰相不能专政,从而最大程度上将权力统归中央,为唐王朝的中央集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政治贤明不因帝王的不同而发生断层:

一是创建了唐王朝的监察机构“御史台”,替唐王朝监官天下,指正得失;二是虚心纳谏,保证初创的唐王朝不会因为帝王自身而政治不明、失去人心。

在纳谏上,李世民和名相魏征,可以说是天下贤君名臣的代表。

经济上,唐朝继续重视农业,注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和赋税问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几个世纪的乱世,给少数人带来的是机会,带给老百姓的永远是苦难!汉朝末年,由于朝政破坏、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等问题,让中原持续了将近百年的战乱,但是西晋建立,没有让这一问题解决,反而让这些问题再次扩大,“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彻底将中华民族再次带入动荡地位,“衣冠南渡”之后,东晋王朝偏安一隅,最终又被刘宋代替,全国乱成了一锅粥!而终于到隋朝一统天下之后,又经历二世而亡,持续的战乱,让中华民族人数迅速减少,大部分田地成为了荒野之丘!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

一是发展均田制。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开创性举措。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二是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是根植在均田制基础上的赋税制度,二者的结合,在短期内发展经济,稳定政权,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同时,唐朝在发展粮食为主的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手工业,冶铁、纺织、青铜矿业均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唐朝的天朝中心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行文化传播,促民族包容

文化上,李世民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大力发展人才!

唐承隋,文化上也是大力发展科举制,继承性的打通了下层社会人才通过考试进入上层社会的通道,彻底的结束了魏晋以来的凭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给天下普通读书人以通过考试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机会。

要知道,在唐以前,下层民众想治理天下,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三代”之时,“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两汉之时,察举、孝廉盛行,普通人根本没有晋升的门路;三国两晋南北朝,多年的战乱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选官制度进一步限制了文化的发展;隋朝虽然建立了科举制,但是二世而亡,根本没有发挥出这一优越制度应该有的功效。

直到唐朝,或者说是直到李世民,才真正解决了这一问题。

多样化的人才选择,给唐朝的发展注入了伟大活力!

张九龄、姚崇、宋景、魏征就是这一制度最有力的代表!

民族政策上,李世民倡导夏夷一家亲!李世民时代,唐王朝真正做到了王维诗中所述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西亚、东亚、东南亚、非洲、南亚、甚至欧洲的部分国家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唐朝以通婚、和亲方式促进民族大整合;以议代战,解除战乱对百姓的影响;尊重民族习惯,让各民族在自主选择生活生产习惯上和平自处;另外唐朝还和各少数民族开展文化交流,让少数民族和外国友人在唐做官、修建寺庙,开展自己民族的文化活动!

华夏民族和世界友好民族因此在万国来朝的热烈氛围中共襄大唐盛世!

从此大唐境内胡音、羌音入耳,民族交往路上瓷器、丝绸不绝!

结语:

何为千古一帝,众说纷纭。

但是毕竟有评判的标准。

那就是政治上贤和明朗,经济上要繁荣昌盛,文化上要独领风骚,民族政策上要谦和包容。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众的爱戴和友邦的奉献、追随。

可喜的是,李世民完全做到了,一个不差!

而且,特别完美。

所以他不仅是唐王朝、不仅是整个封建王朝、而且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

天地臣子、绝世帝王。

相关内容

原创 ...
顾客违反商家规定且不听劝阻,还伸手将工作人员推倒致其手骨折。 如此...
2025-07-12 08:36:59
原创 ...
1949年5月27日,盘踞上海的国民党军队彻底兵败,解放军队伍开进...
2025-07-12 08:33:50
原创 ...
自从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国门,中国便从此进入屈辱...
2025-07-12 08:33:36
原创 ...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
2025-07-12 08:33:35
原创 ...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世界宣告...
2025-07-12 08:33:30
原创 ...
重文轻武的宋朝,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仅要做生意还要晚婚 【引言】...
2025-07-12 08:33:29
原创 ...
如果不是周边都是同行的游人,站在这家店里,还真以为是穿越到千年之前...
2025-07-12 08:33:24
原创 ...
一九五三年,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冲突,原因就是珠穆...
2025-07-12 08:32:49
原创 ...
世界十大古墓中,中国占两个,兵马俑和马王堆,和胡夫金字塔并列。但在...
2025-07-12 08: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国... 25年WTT美国大满贯女单1/4决赛结束了最后一场“日本内战”,最终伊藤美诚以4-2战胜桥本帆乃香晋...
原创 都...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共产生了400多位皇帝。这其中不少人都是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比如我们所熟...
原创 飞... 大渡河畔,泸定桥前,曾发生过一场战略的巧妙较量。为何敌人在夺泸定桥时不选择炸毁桥梁,而是采用拆卸木板...
原创 奇... 战神白起是秦国名将,一生征战无数、屡建奇功,大小七十余战,从未有过败绩,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
原创 晚... 晚清新军到底能不能打?横向对比的话他们是当时中国装备最精良、训练最严格的部队,尤其以北洋新军为最强,...
原创 你... 赵括,是赵国时期的一位将领,也是我们熟悉的的一个名字。只不过,他这个名字被人熟悉可不是因为他有多厉害...
原创 从... 也许在许多人眼里,刘邦是没什么本事的,胜仗基本都是手下打的,计策基本都是手下出的,一遇到困难,他总是...
原创 宋... 北宋时期,太后刘娥对朝政的掌控引发了不少争议。在那个只有太子才能穿衮服祭祀太庙的年代,刘娥的强势举动...
原创 毛... “努力工作,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祝你顺利”,这几个字是毛主席写在照片背后,赠给即将要分别的警卫员的...
原创 家... 在江苏南通的悠悠古韵中,周先生拥有一枚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宣统年造己酉大清铜币,这枚当制钱十文的钱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