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优秀老板都是这样用人的:燕昭王的用人策略足以让崇祯皇帝汗颜!
创始人
2025-07-11 17:03:08
0

战国时期燕昭王与明末皇帝崇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临危受命,都有富国强民的意愿。燕昭王治下,燕国日益强盛,燕国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崇祯皇帝治下,国家日趋衰落,终至亡国。原因是什么?主要是两人对待人才的策略不同:燕昭王宽人、容人,不拘一格使用各路人马;崇祯皇帝器小、多疑,满朝文武无一不可杀!

明朝亡国有很多原因,比方说天下大旱、鼠疫盛行、官员贪腐、皇室负担沉重、农民活不下去、内外夹击两边作战等。今天不讨论这些宏大的题目,仅从用人策略方面讨论崇祯皇帝的失误之处,与战国时期燕昭王的用人策略做横向对比,大家就更能了解崇祯的昏招频出,值得我们借鉴。

崇祯皇帝临死都还在说:“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看来到死都还不明白,错误的根源在自己,而非那些奸臣。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是个别大臣不行,这样说还说得过去;要是全体大臣都不行,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皇帝自身出了问题!

崇祯用人目的模糊,燕昭王真心求贤。

崇祯元年,兵部尚书王在晋犯事被罢免了(崇祯年间高级官员被罢免很普遍,譬如说刑部尚书17年就换了17个),朝廷急需一个兵部主事的。怎么选拔呢?要是其他皇帝肯定会将朝中懂军事的文官筛选一遍,再找朝中重臣商量一番,慎之又慎,挑最优的(兵部尚书主管全国军事,责任重大)。

崇祯皇帝的选拔方法堪称儿戏:有一天,崇祯面见百官,忽然发现王洽相貌很奇特,印象不错,就直接拍板了,兵部尚书就你来当吧!主管全国军事力量的最高长官就这样轻率的决定了,可谓开旷古之先河,何况当时内有叛乱、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军事斗争异常激烈。各位不妨设想一下,要是你们公司的老总觉得一个新人看起来很顺眼,就让他直接当财务总监,你会怎么想?这样的公司还有前途吗?崇祯就干了这样的一件奇葩事。

幸运的是,王洽本人很不错,积极上进,也很清廉,只是遇到崇祯皇帝就倒了八辈子霉了。崇祯二年十月,清军大举入侵,王洽调兵遣将,积极做好战事准备,正干得热火朝天时,崇祯一纸诏书,将他下大狱。怎么回事?不贪污不腐败,也无作风问题,干得好好的。原来有大臣对皇帝说,嘉靖年年,蒙古军来犯,皇上把兵部尚书杀了,将士振奋,把蒙古军赶跑了。如今,只要皇上效法世宗(嘉靖),清军也会很快兵败。这么白痴的主意,崇祯会信吗?还真信!先把王洽下狱,第二年处死。毛骨悚然啊,崇祯视大臣为木偶、草芥,那个大臣还敢实心实意的为朝廷办事?

相反,燕昭王对待人才的态度就好极了。燕昭王刚继位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辅佐。有人就对他说,老臣郭隗很有见识,他或许有主意。燕昭王就到郭府问计。郭隗就说,要我一时来推荐人才,还真想不出,我给大王讲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吧。燕昭王一听,大开眼界,就修了黄金台,恭恭敬敬的拜郭隗为师。其他国家的士子听说燕王礼贤下士,就纷纷跑到燕国去,武将剧辛从赵国来,谋士邹衍从齐国来,屈庸从卫国来,乐毅从魏国来……一时间燕国人才济济。

邹衍是当时著名的阴阳五行家,肯到燕国来,燕昭王迎接邹衍时,狠下了一番功夫:亲自用衣袖裹着扫把,退着身子边走边扫,在前面清洁道路;入坐时昭王主动坐在弟子坐上,敬请邹衍以师长身份给自己授业。燕昭王还特意为邹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供其居住讲学。终其一朝,燕昭王都对邹衍十分恭敬、信任,颇有魏文侯的作风(魏文侯每次路过段干木的住宅时,都会恭敬鞠躬《资治通鉴》:手握一副烂牌,魏文侯是如何登上中原霸主之位的?)。

君主如此对待臣下,群臣自然拼命卖力。短短三十年的努力,燕国国力快速上涨,领土面积超过魏、赵、韩、齐,跻身战国七雄之列。

崇祯冤杀袁崇焕,燕昭王信任乐毅,杀掉挑拨离间者,高下立判。

袁崇焕的死,对明朝而言可谓一悲剧,自毁长城!崇祯皇帝听信皇太极制造的反间计,大为恼火,将袁崇焕一刀一刀地刮了,残忍至极(其他大臣会怎么想?)。听信反间计,不智;凌迟大臣,不仁、不义!如此糊涂,再努力也没用。

乐毅攻打齐国时,国内也有小人向燕昭王进谗言(这种小人似乎到处都有),说乐毅久攻即墨不下,一定是存有二心,想自立为王,摆脱燕国(诬陷大臣造反,历来是最具杀伤力的一招)。燕昭王怎么做的?和崇祯皇帝恰恰相反,其做法颇值得称赞

第一步:举办了一次宴会,当场杀掉造谣者;

第二步:送给乐毅妻子王后才能穿的衣服,送给乐毅儿子王子才能穿的衣服;

第三步:派军队将乐毅妻子、儿子送到齐国;

第四步:封乐毅为齐王,宣称燕国、齐国交好。

效果怎么样?乐毅非常感动,宣誓永远效忠燕国,永不背叛!

燕昭王这招高明在什么地方?燕昭王非常清楚,燕国的强大与乐毅的乐毅的贡献密不可分,处置乐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君臣必将离心离德,燕国又将回到老路上;况且,乐毅率国家精锐出动,如果真想当齐王,燕昭王是没办法制止的。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顺水推舟,封乐毅当齐王,这样至少对燕国有利。

燕昭王首先想到的是国家的利益,而崇祯首先想到的是皇位的权威,这就是差别!

看到燕昭王、崇祯皇帝的用人策略,你有什么感想?欢迎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中国封建时代,龙袍不仅是皇帝权势的象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令人好奇的是,为何秦始皇的龙...
原创 张... 北宋年间,大内文官黄裳一怒之下凭一己之力进入明教总坛,以独门神功连杀数位明教法王、使者,自此明教没落...
原创 韩... 前言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经》 这首《大明》实际上就是讲述了周...
原创 李... 古时候的中国一直信奉男尊女卑,但奇怪的是,在古代的许多著名政权兵变事件中,却总有女人的影子,比如周幽...
原创 宋... 有一天,宋仁宗和大臣唐介闲聊,再次提及提拔张尧佐的事。张贵妃是自己的宠妃,爱屋及乌,想提拔其叔叔,却...
原创 此... (浪淘古今事原创,发表于百家号,未经许可不得抄袭、洗稿和抓取)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武士道精神成为了...
原创 三... 今天我们继续聊“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下午4点,“三巨头“的第一次正式会议,终于开始...
原创 葫...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 为什么历史重要?历史不但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秩序。 一次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奠定了...
弘扬勿忘国耻,牢记抗战精神 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豫西文化探寻小分队”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仍然在警...
原创 溥... 说到溥仪,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末代皇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而溥仪的经历也可以说是非常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