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4年秦琼儿子墓出土,揭晓隋唐第一猛将:不是尉迟恭
创始人
2025-07-11 16:33:22
0

看隋唐的英雄故事,亦如看三国群雄,紧张刺激又非常热血。

不过和三国英雄不同的是,隋唐的英雄多义气,无论是当年瓦岗寨因义而相聚,还是后来秦王众将因义而相投,都给人一种义薄云天的感觉。

在隋唐十八好汉中,有重情重义的秦叔宝,也有天下第一的李元霸,相信这也是许多隋唐迷喜欢隋唐故事的原因。

不过小说传记终究不是历史,在真实的历史当中,这十八好汉,只有少数几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绝大多数的人物都是虚构,有些甚至连历史原型都没有。

那么今天不讲故事讲历史,来探究一下隋唐第一猛将到底是谁。

这里要注意,探究的是猛将而非名将,因为排名第一的名将不用多说,自然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李靖。

相信对于他的排名无人有异议。

当然了,所谓猛将指的是武艺方面较为勇猛,能够独当一面,却缺乏掌控全局能力的一种将领。

从凌霄阁二十四功臣排名来看,第一猛将自然是黑面神尉迟恭。

二十四人功臣表中尉迟恭排名第七,武将排名第一,甚至比战神李靖还要高一个名次。

这主要是他的功绩傲人,尤其在玄武门时救过李世民的性命,还逼迫李渊退位,不然哪有后来的唐朝盛世。

此外,在之后的破突厥、讨辽东等主要事件中,他也是主将,可谓功劳甚大,功臣榜排名第七绝不过分。

其实尉迟恭从隋朝末年时就已经颇有名气,并且一直以勇猛而闻名。

武德二年,他还是起义军首领刘武周的属下时,就曾屡立战功,还多次击败唐军。

尤为著名的是“夏县之战”。

当时李世民派遣李孝基等多位大将领兵5万进攻夏县。夏县守将吕崇茂是刘武周的盟友,因此尉迟恭星夜兼程带领千余骑兵前来救援。

唐军一看才千余人马,也就没有放在心上。

尉迟恭看唐军如此小瞧他,那真是怒从胆边生,于是孤军深入突袭唐军。

期间尉迟恭带头杀入5万人的唐军阵营,勇猛非常,直接将唐军阵型的首尾斩断而不能相连,夏县守军见状全都出城配合尉迟恭,最终将5万唐军全部斩杀,并且俘虏李孝基等所有唐军将领。

此役尉迟恭名声大噪,连李世民都颇为惊恐地连连感叹:若有此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你别说,后来尉迟恭加入李世民的阵营之后,依旧勇猛非常,此后的破突厥、讨辽东也是如此,杀的敌人那是闻风丧胆,为李世民立下了绝世功勋。

如此看来,尉迟恭确实是隋唐第一猛将无疑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公元1974年,有一伙盗墓贼在洛阳盗墓时被发现,考古专家连忙进行抢救性发掘,结果发现是唐朝名将秦琼的儿子,秦怀道的陵墓。

好在发掘及时,从古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墓中的一块墓志铭,更是刷新了人们对秦琼的认知。

墓碑载:

“祖叔宝,隋龙骧将军,从高祖神尧帝擒尉迟敬德于美良川。”

换句话说,无比勇猛的尉迟恭战败被俘于秦琼,从而转投李世民。

然而这一点却和历史的记载有所出入。

按照《旧唐书·列传十八·尉迟敬德》记载,尉迟恭是主动投降,而非被俘。

史书原话如下:

“金刚战败,奔于突厥;敬德收其余众,城守介休。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及往谕之。敬德与寻相举城来降。”

既然史书如此记载,那么是否说明墓志铭所记载的内容是子虚乌有,是为了吹捧其父亲呢?

首先说一下墓志铭。

古代的墓志铭都比较严谨且最为贴合史实。

这主要是因为墓志铭要伴随墓主人常埋于地下,不像史书要公之于众,因此不需要刻意吹捧,更不会编出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自己骗自己。

就好比唐上官婉儿的墓志铭被发现时,才知道她在十三岁时嫁给过李世民,被封为“才人”。这是所有史书中都没有提及的情况。

因此史书和墓志铭相比较,人们更愿意相信墓志铭。

接着说一下墓志铭的内容。

墓志铭中的前半部分并没有什么特别,但“高祖神尧帝”这几个字就出现问题了。

所谓“高祖神尧帝”,高祖指的是李渊,神尧帝是对李渊的尊称。换句话说,秦琼其实和李渊的关系很好。

史学家看到这一段记载之后恍然大悟,也揭示了一个千古谜团,那就是当时作为李世民第一大将的秦琼,在玄武门事件中他明明在场,却没有出力。

要知道,秦琼勇猛非常,在效命于李密的时候,就曾只身一人从千军万马中救出李密,这种武力和胆魄试问几人能敌?

在投奔唐军之后,更是屡立战功,击败了许多硬角色,连尉迟恭都不是他的对手。

然而在如此重要的玄武门事件中,他却没有出力,最后被尉迟恭抢了头功。

看了墓志铭后才明白,其实在秦琼的内心深处,李渊对比李世民,他更倾向于李渊。

一旦玄武门成功,那么按照之前的谋划,接下来就是逼迫李渊退位,相信这并不是秦琼想看到的。

至于他为什么不通风报信,其实还是在于一个义字。众所周知,秦叔宝人送外号小孟尝,义气自然是放在他的首位。

在忠义难两全的时候,他选择了“义”,也可以理解。

可选择了“义”却没有出力,李世民自然对他心存怨恨,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登基之后,秦琼鲜有记载,而且只排在了功臣榜的末位。

所以我们重新解读墓志铭中的内容后会发现,当时应该是李渊派遣秦琼前往美良川攻打尉迟恭,随后将其击败并俘虏。

可投降后的尉迟恭不仅功勋卓著,而且全力支持李世民,因此排名功臣榜第七,武将榜第一。

那么当初被秦琼俘虏的不光彩历史,自然要洗白一番,改成主动投降,岂不美哉?

因此撰写《旧唐书》的宋祁采用了这一说法,将其写入书中。

可随着墓志铭的问世,隋唐第一猛将的位置恐怕要易主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第一猛将是秦琼也罢,尉迟恭也好,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战将,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只不过无情最是帝王家,是非功过还是要看主君的喜好,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旧唐书》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崤函清廉故事丨曹端:首倡公廉铸... 曹端,河南渑池人。曾任明代山西霍州、蒲州学正,首倡“公廉”,连续三次典试陕西,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
原创 我... 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迁移变换的过程。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更是一个漫长的时期。而在父系社会成立之后...
原创 伍... 说到伍秉鉴,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这个名字。然而,他可谓是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当时更是清朝的首富,甚...
中国为何不趁苏联解体时,收复外...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时期的外蒙古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梦想。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变数...
原创 民... 在近代中华民族历尽沧桑的复兴历史上,涌现出许多肩负使命做出伟大贡献的杰出人物。其中孙中山、毛泽东和邓...
原创 张... 孟良崮战役,作为近现代历史上我军的一场经典战例,不仅仅歼灭了蒋介石手下最精锐的嫡系部队,更是迫使他的...
原创 他... 清朝晚期,史上有两位红顶商人,一位是胡雪岩,另一位就是盛宣怀。这两个人的家产在当时,加起来可以撼动整...
原创 他... 他是明朝的历史上最贪玩的君王,谈到玩这一块,估计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了。他的好玩为他留下了不少诟病。...
对数学家柯西迷之行为的猜想 法国数学家柯西,生于1789年死于1857年,他的出生自带光芒,因为其父亲在当时动荡的法国社会中一直...
原创 司... 前言:刘邦和项羽,一个是秦朝末年崛起的平民代表,一个是六国后裔的贵族代表。可以这么说,两个人相互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