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称帝第二年,安禄山就死了,安史之乱为何还打了8年?
创始人
2025-07-11 20:03:37
0

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到缔造贞观盛世,唐朝经历了23年的繁荣昌盛,此后的永徽之治、开元之治更是将大唐国力推至巅峰,常言道,盛极必衰,大唐也逃脱不了这个定律。

唐玄宗李隆基在缔造开元盛世后,躺在之前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开始懒政怠政,整日与后宫嫔妃厮混在一起,正是因为李隆基后期执政的昏庸,才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在得知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后,唐玄宗久久不愿相信,因为安禄山是他最为信任的大将。

其实,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一年多后,安禄山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按理说主谋被杀,战乱也该结束了,可安史之乱为何还是持续了8年之久呢?

昏聩的唐玄宗

安史之乱是唐朝内部权力斗争,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大军镇,手握15万精锐边军,在野心的驱使下,以奉诏讨伐宰相杨国忠为借口起兵叛唐。

安禄山深得唐玄宗宠信,这引起宰相杨国忠的不满,两人因此交恶,但唐玄宗却对此视而不见,任由两人争斗,最终安禄山因久怀异志,怒而起兵。

由于大唐承平已久,朝廷禁军大多疏于战阵,而安禄山部下都是为唐朝镇守边疆的精锐边军,战斗力远远高于朝廷,因此在叛乱初期,安禄山接连取胜,很快便掌控了河北全境,不久后又向长安进发。

唐玄宗在收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后,竟然不愿相信自己的肱骨之臣竟然会背叛自己,仍旧认为这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

直到安禄山起兵7天后,唐玄宗才相信安禄山真的起兵造反了,这才找来宰相杨国忠商量对策,由此可见唐玄宗在其统治末期已经昏庸成了什么样子有些“神志不清”了。

要说唐玄宗晚年有多昏聩,那例子可就多了,比如对杨玉环的宠爱程度已经到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地步。

根据《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安禄山可以无视宫禁,自由出入贵妃寝宫,甚至还可以在贵妃寝宫中通宵不出。

是个正常男人都知道安禄山和杨贵妃在干什么,但唐玄宗对此却不闻不问,真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又比如对危险的感知程度。唐玄宗年轻时对危险有着非常敏锐的感知力,因为他本身就是通过政变上台的,所以仅仅是怀疑太子造反,唐玄宗就狠心在一日内连杀三子。

而到了晚年,唐玄宗竟然盲目地信任安禄山,封其做一镇节度使也就算了,唐玄宗竟然将北方三镇全部交给安禄山,十几万精锐边军竟然全部交给一人之手,这谁能不膨胀?

强令潼关守军出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仅仅只一个月,叛军就攻破了东都洛阳,随后叛军继续西进,兵锋直指长安,而在洛阳与长安之间隔着潼关,若是潼关失守,叛军便可长驱直入,直奔长安。

镇守长安的是大唐名将高仙芝,从洛阳败退的封常清协助高仙芝守潼关,两人皆认为叛军势大不可正面对抗,于是决定坚守潼关不出。

这招的确有效,无往不利的叛军在潼关面前碰了钉子,无法前进一步,朝廷军队算是稳住了阵脚,然而唐玄宗对此却并不满意,他一向自诩明君,现在竟然有人敢造反挑战他的威严,这让他如何能忍?

唐玄宗希望的是进攻,消灭叛军,而非守关,看到高仙芝等人拒不出关平叛,他竟然下令将高仙芝、封常清斩首,连一个普通人都知道临战换将是兵家大忌,但唐玄宗不管,启用因中风在家养病的老将哥舒翰。

哥舒翰到达潼关之后,也是沿用高仙芝等人坚守不出的策略,此时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正对安禄山的老巢河北发起进攻,向前攻不破潼关,老巢又有被灭危机,已经在洛阳称帝的安禄山急得火冒三丈。

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唐玄宗对此仍旧不满意,他坚持要求哥舒翰带着守关将士主动出击,从叛军手中收复洛阳,哥舒翰虽不愿,但也无法抗命。

哥舒翰大军放弃潼关地利,出关与叛军正面野战,结果一败涂地,潼关失守,长安门户大开。

唐玄宗年轻时精明强干,即便年老昏庸也至于如此智商不在线,唯一的解释就是唐玄宗在意自己的政绩和名声,而安禄山之叛会毁了他千古一帝的历史定位,政治诉求参与到军事决策中,使得唐朝失去一个平定安史之乱的最佳机会。

混乱的指挥

潼关失守后,长安一片大乱,文武百官甚至连朝都不上了,只顾着想办法逃命,这时,唐玄宗又干了一件不讲武德的事,他下制书说要御驾亲征,结果当夜他就带着一部分禁军偷偷跑路了。

连皇帝都跑了,文武大臣以及百姓们也纷纷出逃,长安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叛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大唐都城长安。

由于唐玄宗的瞎指挥导致败仗,再加上放弃长安逃跑尽失人心,在唐玄宗一行人逃到马嵬坡时,禁军发动了兵变,处死了杨国忠及其家人,又逼迫唐玄宗下令赐死杨贵妃。

太子李亨也借此机会和唐玄宗分道扬镳,跑到灵武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虽然唐朝前期遭遇惨败,接连失去洛阳、长安,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军力和资源方面,朝廷仍旧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果利用叛军兵力不足的劣势,集中力量攻打叛军老巢,迫使叛军回撤,那么朝廷可轻松收复长安、洛阳。

但唐肃宗却没有采取这项策略,而是坚持先打长安,这也使得唐朝再次错失平叛的机会。

后来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军心不稳,叛军主要头脑之一的史思明也投降了唐朝,形势对唐肃宗来说一片大好,叛乱眼看就要被扑灭。

或许是因为战事太顺利,唐肃宗又开始了骚操作,先是将在前线担任大元帅的儿子李俶调回,然后又撤了郭子仪的副元帅职务,更奇葩的是,唐肃宗还取消了前线总指挥,只派了个太监去前线当监军。

结果史思明复叛,而唐军由于没有统一指挥,打得乱成了一锅粥,因此,即便安禄山已经去世,安史之乱仍旧打了八年之久。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武则天有些什么手段? 杀伐决断,绝不迟疑。对于政治宿敌,当断就断。善用离间计,瓦解对手实力。能用活谋...
原创 天...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巨著流传下来。比如说我们都知道的《论语》《春秋》《周易...
原创 李... 世人都知道,李世民确实变成了武则天的前夫。 大家好奇的,无非是李治怎么和武则天走到了一起。 还是先看...
原创 罗... 1964年8年,丁盛被调任到新疆担任新疆建设兵团副司令员,被任命之前,他有很大顾虑。罗瑞卿总长,总政...
原创 被... 文:林森 看过小说《水浒传》的人们,想必应该都知道王禀这个名字。小说中,这位王将军乃是大宦官、奸臣童...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频繁上演的一幕是权臣架空君权,左右皇位继承的戏码。这其中,唐朝的长孙无忌堪称其中一...
原创 风... 武则天统治时期,为了打击异己,曾兴起了一股告密之风。 告密者只要告密成功即可封官,即使情况不属实也没...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深挖廉洁文... “墨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这也就是‘贪墨’一词...
原创 史... 中国的古人信奉“多子多福”,其实其他国家也一样。摩洛哥有一位国王一生坐拥500多名妻妾,有800多个...
原创 高... 说岳全传中岳飞是一位千古传唱的英雄, 栖梧山收降了何元庆 、九龙山智败杨再兴、一招败枪巧斗两位名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