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作为史上少有的长寿皇帝,执政时间长达六十多年。这位少年登基后,经历了漫长的皇帝生涯。由于他执政时间太长,太子也经历过两次废除。当康熙离世时,他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雍正便趁机夺得了皇位。康熙的治理成就非常显著,长久执政未骄奢淫逸,也不贪图享乐。
他首先清除了权臣鳌拜,清朝也随之明朗起来。这也为他着手另一大事——平定三藩提供了机会。当时清朝国库已无法供养三藩,康熙下定决心采取撤销藩地的行动。吴三桂等人得到这个命令后,起兵反抗,康熙历经八年才平息了这场动荡。
不过,其实清朝不只三个藩王,还有第四个藩王,实力更强,如果他也参与其中,局势难以预料。这位藩王是谁?
那就是定南王孔有德。孔有德在藩王中实力最强,但他的名声不好,民间都认为他是清朝时期的头号坏蛋。
他没有文化修养,不识字,从小没接受过教育,唯一喜欢的是打仗。原本是矿工,身强力壮,脾气火爆,爱管闲事。他投身军旅,被明朝封疆大吏毛文龙看中。毛文龙起初对他不屑一顾,但孔有德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引起了毛文龙的注意。
最终,毛文龙收他为门下,甚至称他为干爷爷。有了毛文龙的关系,孔有德迅速崭露头角。但毛文龙死后,孔有德失去了靠山,他又找到了另一个人,火器名家孙元化。孙元化教导他火器运用,使他掌兵之后,士兵也学会了使用火器。
然而,为什么这位藩王最终背叛了明朝转投后金呢?那是因为当时明朝势力已经没落,后金军队强大,孔有德奋起相助。但他在进军途中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为难之下选择了背叛。他和耿仲明攻下登州城后,孔有德成为一方势力的首领。
明朝对他虎视眈眈,一边想要斩草除根,一边又想收编他的军队,因为他有实力,懂得火器布阵。孔有德趁机攻取莱州,破坏了明朝的收编计划。明朝知情后怒不可遏,派军队进攻孔有德。尽管他有兵力,但仍无法抵挡大明王朝。
最后,为了生存,他投降了后金,成为了恭顺王,也是清朝的第一位藩王。在后金和明朝战斗中,孔有德表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直到顺治时期,他被封为定南王。然而,清朝不允许满族之外的人拥有强大的军队,孔有德被命令征讨广西,但最终兵败身亡。
按理说,他的儿子应该接任藩王,但清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的儿子被处死。如果孔有德参与了三藩之乱,结果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