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走到末路,常是最艰难的。传说中的帮手可能不现身,小人却往往落井下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虎落平阳被犬欺”正是这样的情景。读三国故事,人们常为关羽的结局而感到心痛,这位英勇的人物竟败走麦城,无人相助,甚至刘封也见死不救。
究竟是为何?
赤壁之战对刘备的江山来说意义非凡,曹操势力横行天下,东吴和蜀汉力量单薄,难以抗衡曹魏。双方联手,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对曹操造成巨大损失,暂时稳住局势。
胜利后,东吴和蜀汉平分了荆州,这块肥肉令人垂涎。刘备得到部分荆州后,为了维持内部稳定,就收养了刘封,这位武艺高强、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并口头答应将来传位于他。刘封乐滋滋地接受,此举赢得了荆州权贵的全力支持。
刘备吞并益州后,实力大增,打算削弱曹操势力。关羽想以华容道放过曹操,但却因直率而遭小人算计,最终溃不成军,想求刘封支援。但刘封称兵力不足,无法助他,导致关羽惨遭杀害。
其实当时有人给刘封建议,其中有个孟达,他投降刘备,却暗中觊觎曹操实力。他建议刘封杀掉关羽,一起投降曹操,因为他认为曹操才是未来的霸主。但刘封并未听从,因为他不是个背信弃义之人,且对刘备情感复杂。
但他犹豫不决,未派兵救援关羽,令刘备大怒。刘备本有意处理刘封,但一直未得机会。这事让刘封成为刘备眼中的疑案。后来刘备得到了真正的儿子,刘禅,自然比刘封更有继承江山的资格。但刘封已得到刘备的承诺,刘备也不便违背诺言。
然而刘封对关羽不愿相助,无论是不是想投靠曹操,都表明了他的私心。刘备本想处理刘封,但未找到合适时机。在这种关头,犹豫不决可能就意味着命悬一线。如果当时刘封能更明智些,或许虽然不能继承江山,至少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但他却只听了一半孟达的建议,最致命的那一半。尽管他临死前说出实情,但一切都已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