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和平协定,全面进攻解放区,标志着解放战争正式打响。事实上国共双方虽然自抗战胜利以后就在美国人的协调下商谈和平建国的方针,但由于蒋介石本身自恃实力,对于我军建立的各个解放区以及敌后根据地,展开试探性的进攻,绥远战役、上党战役即是如此,在我军强有力的阻击之下,有力地维护了抗战胜利的果实。
就整体军事实力而言,国共双方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国民党军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总兵力大约是在430万人左右,但也有数据表明,抗战胜利之初,国民党军在册的兵员数量约有710多万,主要源于抗战时期伤亡严重等情况,各个军队都私下里招募士卒,部队之中军官的提拔,也基本上是根据战时的需求而来。
而我军总兵力在全面内战爆发之前,共有127万人之多。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抗战结束,国共两党都曾有过裁撤军队,让老兵复员回家的,精简部队的机构,事实上这个127万的总兵力应该是精简后的数据,更为关键的是,在这127万兵力之中,正规野战军部队只有61万,剩余的全是地方部队,而国民党军正规军兵力大约是200多万,还不包括海军、空军以及后勤部队人数。
我军正规野战军部队的61万人中,后来还从各个地区抽调了部分主力支援东北,前后共计抽掉了11.6万人,组建了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到1945年年底的时候,该部兵力已经发展到了27万人,到了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前,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已经增加到了32万人,不过需要明白的是,32万人之中包含地方部队。
由于东北地区的部队,是各个解放区抽调主力组建的,因此在抗战胜利之初,这部分军事力量是不算在内的。
华东解放区所属部队是以原新四军与八路军115师山东纵队一部分组建起来的,1945年10月25日华中军区组建,张鼎丞任司令员,下辖两个军区,总兵力13.5万人,11月10日依托于华中军区组建的华中野战军,粟裕为司令员,下辖4个纵队,总兵力4.7万人,而北上的山东解放区则在1946年初建立了山东军区,总兵力20万人,同时组建山东野战军,两个纵队两个师(相当于纵队)7.4万人。由此可见,华东、山东野战军正规野战军兵力,总计只有12万人之多,连同地方部队在内总兵力在30多万人左右。
另外还有中原军区以及晋冀鲁豫军区、晋察冀军区兵力、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晋冀鲁豫军区总兵力在抗战结束以后,应该有30万人左右,按照上级指示,除了抽掉部分兵力支援东北外,晋冀鲁豫军区还先后组建了6个纵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除了1纵调往晋察冀军区外,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也仍有27万人之多,而肩负的任务也最终,需要兼顾前与中原、左与华东、右与陕甘宁我军进行战略配合和策应的重要任务。
由于负担最重,加之晋冀鲁豫野战军抽掉主力挺进大别山,因而造成了所部伤亡惨重,挺进大别山的12万大军,最后出山后仅剩5万余人,重型武器装备大多损耗,为全国解放的胜利,晋冀鲁豫野战军可以说是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全面内战爆发之前,晋冀鲁豫野战军是我军最强大的一支野战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