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可以过去,历史不容遗忘。我们曾经积贫积弱,我们已繁荣富强。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他们有的已英勇就义,有的身负重伤,终身残疾,却仍初心不改,传递着爱国主义精神。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志愿军老兵。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这动乱的年代,千疮百孔的旧中国,才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慷慨赴国难的英雄。铭记这段屈辱历史,我们才能勇往直前,创造更美好的未来。1931年12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涂伯毅出生于四川省云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特殊的时代,造就特殊的人。涂伯毅一出生就开始了全面抗战,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和平的珍贵。那时,军人是最光荣的职业,涂伯毅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中学毕业以后,涂伯毅考入一所军政干部学校,学习军事知识。
1950年6月,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公然干涉朝鲜内政,不仅派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还趁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部队”将战火已经烧到三八线。俗话说,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对美国的蔑视,中国人没有低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同仇敌忾,一呼百应,远赴异国他乡,保卫祖国边疆。涂伯毅未满19岁,就提前毕业参加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快要过年了,但前方战事紧急,涂伯毅顾不上家人,匆匆告别父母,就跟随队伍出发了。他心里明白,没有国,哪来的家。涂伯毅是首批入朝作战的战士,他被分到第42军126师政治部工作。“快,快,都跟上”,涂伯毅与战友们雄壮勇武地跨过鸭绿江。
1950年底,正值寒冬,朝鲜的气温最低的时候甚至达到了零下四十多度。新中国正处于最困难的时候,全国上下的服装厂夜以继日地生产,也无法供应足够的棉衣。很多战士出发时都只穿着单衣,可想而知涂伯毅和战友们经历的是一场多么艰苦的战争了。“让不让洋鬼子过好圣诞节?”首长问道,战士们高呼:“不让!打!”,美军妄想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涂伯毅接到命令击溃敌人的攻势。可是美军武器装备太强了,我军伤亡惨重。涂伯毅被派去打扫战场,据涂老回忆,他曾亲手掩埋了两个不知姓名的战友,第一次踏上战场的涂伯毅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但这是一场立国之战,只许赢,不许败。
“我们没让美军过好圣诞节,美军也不会让我们过年了,怎么办?”首长问道,“还是打!”战士们提前三天过了春节,大年三十晚上就开始了新的战役,阻击美军的疯狂进攻。
1951年农历初九,涂伯毅已经历了朝鲜战争第一、二、三次战役,他被派到汉江北岸的一个山坡上执行任务。这日,美军的飞机始终在他们都上盘旋,涂伯毅这才意识到他们被美军侦察机发现了,他模糊地看见天空中有什么东西掉了下来,“是汽油弹!”涂伯毅高喊着提示战友们。
刹那间,‘嘭’的一声闷响,小山坡变成一片火海,野草树木瞬间化成焦炭,连石头烧成了黑色,涂伯毅被巨大的气浪冲开了几米,全身上下都烧着了,衣服和皮肤粘在一块儿,血肉模糊。顾不上这剧烈的疼痛,涂伯毅幸运地爬进一个小山洞,这才躲过一劫。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已经昏迷的涂伯毅,并将它抬下山送往后方医疗处。涂伯毅全身上下都火辣辣得疼,双手也被火焰烧到弯曲。卫生员怕涂伯毅想不开,把所有的镜子都藏起来,不让他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
涂伯毅偷偷地在水中的倒影里看到了自己丑陋的双脸,那一刻,他痛不欲生。后来在战友们的耐心劝导下,涂伯毅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后来,他在一次报告中说道:“虽然我的样子改变了,但是我的灵魂没有变,我还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军人。”退休后的涂伯毅经常参加讲座和演出,他总说,思想决定生活态度。为了不让自己的样子吓到孩子,涂老很少出门,还主动承担了修养所的档案管理工作。涂老还自学了电工、书法等很多技能,经常帮修养院的战友们修理电器。有人问涂老,“您为什么当兵?”,涂老答道,“因为有我们,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只身赴国难,甘当螺丝钉。如今已90岁高龄的涂伯毅老先生,已经参加过近万场报告,带伤之躯深刻诠释着爱国主义精神。时间会过去,但历史不会被忘却,愿涂老的精神代代相传,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