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利并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后,就像打开了水闸一样,接连而至的不平等条约如潮水般涌来。究竟签了多少?数百之多,种类繁多。光是这个问题或许都能成为一篇研究生论文的题材,涵盖之广可见一斑。从1842年签订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开始,一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数不胜数,但在这漫长的70年里,是否还有一些“被遗漏”的、尚未被废除的条约呢?毫无疑问,存在着这样的条约!只是由于历史和国际形势的原因,这些依然有效的“不平等条约”被刻意遗漏。是的,是被不得不刻意遗漏,但不能被遗忘。那个屈辱的时代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清朝鼎盛时期,其领土版图多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然而如今仅剩下960万,340多万平方公里去了哪里?难道被“中间商”赚去了?显然不是,如今这个“中间商”也只不过龟缩在一个3.6平方公里的岛上,虽然被欧美用作制衡的“工具”,但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到承认,因此这3.6万实际上也包含在960万之中。丢失的340万平方公里,自然成为那些被刻意遗漏、尚未被废除的“不平等条约”留下的历史问题。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恐怕也没有和平解决的可能性,除非未来发生全球性的重新洗牌,让世界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一签,外东北、库页岛,都没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一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南北,都没了!唐努乌梁海,仍在别人手上。那个被称为“缓冲国”的中间地带,也成了永远的痛。尽管清朝在1912年已经灭亡,但北洋政府却因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因素,不得不继承了清朝所留下的巨额负债。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依然有效。清朝割让给列强的土地,因清朝的灭亡而没有收回。清朝未还完的赔款,因清朝的灭亡而没有终止。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被人这样欺负,但实力不如别人,只能忍辱负重地前行。北洋政府曾为此做出努力,但最终未能取得全胜。
1917年,在美、日的支持下,段祺瑞对德宣战,成功宣布废除中德、中奥之间的不平等条约、合同和协议。1918年,德、奥战败,段祺瑞政府宣布放弃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的一切特权,与德国签订了《中德协议》,成为近代史上和列强签订的第一份平等条约,这是北洋政府努力争取来的成果。当初,段祺瑞为了对德宣战甚至与黎元洪发生“府院之争”,两人也因此彻底反目!段祺瑞虽为军阀,但他的热忱不输给任何人。他的亲信徐树铮,为何会被孙中山赞扬说“吾国久无陈汤、班超、傅介子其人,执事于旬日间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
因为在段祺瑞执政时期,徐树铮曾有过一番壮举!1917年,俄国爆发10月革命,一时无法腾出手继续插手外蒙古事务。北洋政府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计划收复外蒙古。外蒙古的王公们也因失去沙俄的支持而陷入恐惧,面对北洋政府,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能请求归附。1919年10月,徐树铮率领军队北上库伦,没有了沙俄的干扰,徐树铮轻松地收复了外蒙古,他甚至威胁活佛:“请往告活佛,明日速应则已,不应当即拿解入京,听政府发落!”这番话一出,活佛岂敢有半个不字?只能顺从。段祺瑞在京城得知这一消息后,高兴地说:“蒙事定矣!”徐树铮试图通过文化、经济、军事等手段加强外蒙古对北洋政府的归属感,治理了半年,本已初见成效,可惜1920年7月,段祺瑞在直皖战争中败北,徐树铮因此失去了西北筹边使一职,外蒙古问题也因此功败垂成!
实在令人惋惜!尽管北洋政府后来在领土上付出了努力,几乎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2004年,与俄罗斯签订了一份条约,收回了一小部分领土,但这微小的收获与仍在俄罗斯手中的领土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这种遗憾何时才能结束呢?难怪岳飞在悲壮的《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