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四行仓库保卫战历时一周,是国民党守护上海的一道防线,战场向南苏州河对岸就是英美租界区。1937年10月,国民党大部队从上海撤退后,仅留下88师400多人守卫四行仓库,杨养正就是其中一员。杨养正是幸运的,因为他活了下来,但他又是不幸的,因为这场战役让他失去左眼,永久失明。
日军进攻,孤军奋战
1937年日军侵略上海,中日双方爆发淞沪会战,但终因寡不集中,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杨养正本名杨得馀,出生于湖北省,1933年参军,成为“保安团”一员。之后,杨养正成为国民党88师底下的一个小排长,随军参加淞沪会战。
1937年10月,国民党在淞沪会战中已经坚守两个多月,到了下旬,88师的某个被派往团坚守“四行仓库”,杨养正就在其中。10月26日,四行仓库保卫战正式开始。当时留守的仅有400多人,但是为迷惑日军,谎称有“八佰”战士。杨养正主要负责机枪射击,和手底下的几人用轻机枪守卫一楼和三楼,重机枪放置于二楼。
当时杨养正的对手是谁呢?正是南京惨案的罪魁祸首松井石根。杨养正一行四百余人和团长谢晋元坚守了四五天后,终因寡不敌众别迫撤退。正是在撤退途中,杨养正左眼被炸瞎。
失去左眼,被迫囚禁
向北是日本人的枪林弹雨,南面是外国租界。经过国民政府和租界人士的协商,四行仓库保卫战战士先撤退到租界,然后再追随大部队南撤。但是此时,撤退通道被日军用坦克堵死。杨养正试图用子弹攻击坦克,不幸被炮弹击中,当场昏迷。
杨养正醒来后,人已经安全撤退到租界区,却左眼被炸瞎。杨养正当初参加四行仓库保卫战,已经预想到可能九死一生。虽说失去左眼,却也保住性命,活着就有希望。撤到租界区,杨养正等来的却是囚禁生活,他们被关押在意大利军营,四周有外国士兵把手。
囚禁最能消磨人的意志。几个月后,四行战士逐渐失去战斗意志,整日浑浑噩噩。团长谢晋元为鼓舞斗志,便教战士读书识字,进行体育锻炼,还按时举行升旗仪式。因为此时日本人声势旺盛,租界区英国人怕得罪日本人,只得严令禁止。甚至还派士兵强制干预,刺死4名四名战士,打伤100多人。
一关押就是四年,上海局势也悄然变化,汪投降日本,成立伪政权。谢晋元身为国民英雄,成为汪伪政权眼中钉。1941年,杨养正和其它战士正跟随团长训练,忽然便有几个地痞流氓刺死谢团长。这一幕被杨养正亲眼目睹,也成为他一生的痛。民族英雄死在小人手里,杨养正揪心又无助。
天无绝人之路,一年以后,仅剩的30多人一起越狱成功。
隐姓埋名,最后英雄
重现恢复自由身,杨养正决定重返战场,和其它几名战友一起奔赴重庆。1942年,杨养正才刚过三十,却经历淞沪会战和将近五年的囚禁。一到重庆,杨养正先是在残疾军人休养所修养,也结识妻子。三年后,抗日战争结束,杨养正作为战斗英雄且因战至残,受到国民政府嘉奖,每月也有固定的退役费。
新中国成立后,杨养正在重庆某水产公司工作,辉煌的过往也被埋葬。杨养正从未对别人诉说过往,身边人也以为杨养正就是普通残疾人。一直到68年以后,杨养正的事迹才被电视台曝光,老人家一下子“出名”。
杨养正老人晚年,右眼也得了白内障,几乎失明,但是却完成心愿。2005年,在战友后人以及家人的陪伴下,杨养正来到老团长谢晋元墓前,泣不成声。纵使杨养正已经八、九十岁,与日军激战的几天几夜却一直记忆犹新,与战友的生死之交也无法比拟。
正如老人吟唱的《八百壮士歌》:“中国不会亡!不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结语:
后人说起杨养正总会给他冠以“英雄”称号,但老人家却不这么认为,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普通战士。身为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亲历者,其战友和团长谢晋元老人家一直念叨,记忆犹新。四行仓库保卫战已过去83年,但上海苏州河北岸仍然矗立着战争遗址,弹孔密布的墙身更是诉说着战争的惨烈。无论时间如何流逝,战争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