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下,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正式形成,随着黄埔军校的建立,蒋介石以黄埔军校学生组建了嫡系的第一军,成为了其后来崛起的政治资本,不仅如此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又设置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并规定取消了各个军阀部队的番号,统一改称为国民革命军。
1926年1月北伐战争开始,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最初的国民革命军下辖只有8个军,除了第一军外,另外7个军大多都是各个军阀部队改编而来,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桂系第七军,后来一直存在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而剩下的几个军,大多数都在蒋介石的政治手腕之下,被不断地肢解番号多数都归属了蒋介石嫡系中央军之手。
而国民革命军早期的8个军中,由于军长大多数都为地方派系实权人物,因此这一部分人起点颇高,后来都授予了一级上将的军衔,由于国民党内上将军衔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直至1949年蒋介石失败,包含追授的一级上将,也只有17个人,其中包括冯玉祥、张学良等等,当然还有原本属于国民革命军早期军长级别的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
还有一个就是在1949年8月湖南和平起义的程潜。
按照派系划分,程潜应该是属于湘系的,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直都有无湘不成军的说法,在国民革命军最初的8个军之中,包括第二、第六军在内,都是湘军系统的,甚至还要包括第8军,是属于湘系新崛起的唐生智部(后来也被授予一级上将),其中程潜任第六军军长,可以说湘军在早期革命军系统之中,是占有很大比重的。
只不过相较于桂系始终屹立,这早期的8个军之中,第3军是属于滇军系统,朱培德任军长,由于没有什么政治倾向,因此蒋介石也并没有拿第三军开刀,朱培德也于1937年病故,蒋介石就将第3军收归中央军系统,第4军师粤系部队,李济深为军长,由于粤军本身内部派系众多,李济深充其量只能算代表,而不能算独当一面,因此第四军后来被蒋介石肢解衰弱了下去,不过第四军的番号始终还在,也一直掌握在粤系张发奎手中。第5军也属于粤系的一支,不过是原属于叛军陈炯明的一支队伍,没有翻出多少浪花,早于30年代就被蒋介石吞并。
综合来看,湘军的规模在国民党军之中,其实非常庞大,但是很无奈,湘军内部派系一样很多,第2军军长谭延闿是蒋介石的拥趸,所以第2军早在1929年就归属了蒋介石的嫡系,由朱绍良任军长,而第8军唐生智曾多次反蒋,加上本身和程潜等湘系就有矛盾,因此第8军垮的也很快,后来第8军也成功归属中央军。
只有程潜的第6军结局比较惨淡,更不容易的是程潜一生遭遇多次背叛,战功赫赫的第6军后来基本上在作战中损失惨重,又未能得到及时休整,1927年程潜遭到了李宗仁扣押,第6军军长交由胡文斗继任,可惜内部被逐渐分化,胡文斗被刺杀,张轸代理军长。随后第六军从湖南开往江西途中,番号撤销。
程潜的嫡系被肢解以后,长期身居高位而不掌握实权,1935年升二级陆军上将,1939年升一级上将,鉴于程潜在湖南地区的声望和影响力,程潜在内战时期长期执掌湖南的军政大权,最终在历史洪流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战场起义,避免了为蒋介石政权殉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