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中有几段令人痛心的时刻,其中关羽兵败被杀可谓是其中之一。这一事件也成为蜀汉元气大伤、走向日暮西山的转折点。那么,为何刘备未能及时援救关羽呢?
首先,关羽身上存在一个突出的性格缺陷,他刚愎自用、固执己见,连大哥刘备和军师诸葛亮的意见都时常置之不理。诸葛亮曾建议关羽保住荆州,但关羽不以为然,多次与东吴交战,并对东吴的和亲提议不屑一顾。曹操看准了蜀吴矛盾,趁机挑拨离间,导致关羽最终被徐晃击败,退守麦城。关羽陷入困境时,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但刘备的干儿子刘封却拒绝救援。这一举动令人难以理解,如果没有刘备或诸葛亮的暗示,刘封又怎会不救关羽呢?这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测,认为关羽之死是刘备和诸葛亮有意为之,让孙权杀掉关羽。
然而,这种阴谋论实际上站不住脚。刘备和诸葛亮没有动机置关羽于死地。他们原本在隆中制定的战略方针,包括占领荆州,是帮助刘备夺取天下的战略计划,关羽镇守的荆州对于蜀汉未来夺取中原的计划至关重要。杀掉关羽对刘备来说是自残,相当于自己在打自己的脸,这种事他不会做。
刘备未能及时援救关羽,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原因在于刘备正与曹操对峙于汉中。刘备通过定军山一战取得了主动权,堵住了曹操进攻的要害。而主观原因则是刘备未料到关羽败亡会如此之快。他对关羽的能力十分自信,以为关羽在十月还势如破竹,从而认为他不必担心。然而,十二月关羽却失去了,这段时间内,即使刘备想救援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