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管是现在的抗洪战士们还是历史上的抗洪名人,都向他们致敬
创始人
2025-07-10 23:03:14
0

现在正值汛期,江西北部和其他地区已经发大水了。我们可爱的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生命和信仰在保护着受灾的人民。

他们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多救一人是一人。

他们勇争抗洪第一线,众志成城,灾难面前永不倒下。

他们是可敬的,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被我们传唱。然而在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抗洪名人,他们的事迹也是值得宣传。

抗洪名人一:大禹

有一个成语叫大禹治水,大禹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他曾经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可以说是最早治理洪水成功的人!他的父亲鲧也是治理过洪水,然而鲧采取的办法是堵,洪水来了,就筑堤坝,将洪水堵住。这么堵的办法确实可以一时之间将洪水挡住,但是洪水越来越多,堵的堤坝也就越来越高。终究堤坝的高度是不及洪水猛涨的速度。到时候,洪水一旦冲破堤坝,发出的威力会更加强大!

大禹非常聪明,他否定了他父亲的做法,将堵的办法变成疏的办法。他让民众挖出了很多条小道,将庞大的洪水分流各个小道。这样做的目的能够让洪水一泻千里,化整为零,洪水就不足为据了。

抗洪名人二:郭守敬

郭守敬元朝人,他是一个通才。在科学、文学、水利都有建树。特别是在治理洪水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郭守敬治水事迹主要是西夏治水和通惠河。

当时的西夏也是被黄河折腾了一番,发了大水。而郭守敬向忽必烈上疏了六条治水的建议,并且都付诸行动了。开通了很多的古渠道,让黄河的水慢慢流入,并且还灌溉了非常多的庄稼,让当地的百姓生活富裕起来了。

忽必烈需要南方的粮食运到北京,而之前的运河已经不能用了,所以需要重新开通一条运河,郭守敬特别重视这个工程,于是就修通了通惠河,将南方和北方拉进了距离,还解决了很多水量水位的问题。

他始终贯彻防洪、漕运、灌溉三者结为一体的指导思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抗洪名人三:西门豹

记得小学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的邺城发大水,并且流行河伯娶亲的迷信思想。西门豹一来就把当时的恶霸势力惩治了,并且带领着当地的百姓挖掘渠道。让大水分流灌溉了大部分的粮食,真正做到了藏粮于民。很快邺城就让西门豹治理地非常好,当地的百姓还建了庙纪念这位大名人。直到现在,河北临漳地区还有一条渠道叫西门子渠。

抗洪名人四: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名相,最有名的是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心怀天下的人在治水方面也是有一番成就的。

当时在泰州的时候,范仲淹带着民众一起开挖渠道,将水慢慢引流进来,为灌溉庄稼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还有这个遗址。在苏州的时候,那里经常下雨,导致河水泛滥。范仲淹也是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于海,慢慢消除了水患。范仲淹治理洪水和前人不一样,堵和疏两手抓,一堵一疏泽被后世。

抗洪名人五:李冰

说起李冰就想起了都江堰。可以说,没有李冰就没有都江堰。

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人,都江堰这个地方也是经常洪水泛滥,而李冰为了治理好都江堰,开创了一个泄洪工程计划,主要是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这三个地方开通闸门,让洪水从三个地方慢慢汇集然后引流到各个之流。

更难得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着他的儿子们一起战斗。他身先士卒,就地取材施工,为后世留下了一个美丽而又安全的都江堰。

当然除了都江堰,李冰也没有闲着,而是在其他的地方(特别是岷江流域)疏导河渠,为治理洪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洪名人六:王安石

王安石也是北宋的名相,特别有名的是王安石变法。在治理洪水方面,王安石也贡献出了自己一份力量。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事情,不过在治理洪水方面却是真正为了百姓。王安石还制定了《农田水利约束》,这是第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法律书籍,为后世的人提供了很多治理洪水的经验。这部法律出来之后,让很多百姓都纷纷投效,治理洪水方面也更加顺利了。

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务兴复。

以上是我盘点的六位抗洪名人,当然还有其他的抗洪名人,由于篇幅原因,我就不一一举例了。不管是现在的抗洪战士们还是历史上的抗洪名人,都向他们致敬!

参考文献:《史记》《宋史》《元史》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实在是太幸运了,不但有了以李世民为首的能征善战...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中国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要论排名则西施居首...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名字很重要,尤其在古代,这位将军就是因为乳名没起好,葬送了性命,同...
2025-07-11 00:33:43
原创 ...
秦国,一个从边陲小邦逐渐崛起为统一六国的霸主,其辉煌背后,有一位关...
2025-07-11 00:33:41
四川眉山出台土地储备考古前...
8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眉山市文物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夯实眉山地下文...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当时脆弱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结...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穷困国家要发展成为发达国家,那是需要经...
2025-07-11 00:33:27
依恋长城的威廉•林赛一家人...
    英国人威廉•林赛198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987年成功...
2025-07-11 00:33:03
原创 ...
首先张良和韩信的感情一般,没有必要冒着生病危险去救韩信;其次张良不...
2025-07-11 00:32:49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占据,直到1971年10月25日才恢复。在联合国大...
原创 北... 在漫长的征战中,拓跋珪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华,成功降服了匈奴刘库仁和刘卫辰的部众,使得拓跋部成为塞上的...
原创 绝... 2017年,随着《日本侵华密电·七七事变》的出版,一套揭示日本在华罪行的原始资料浮出水面。此书的发布...
原创 毛... 2012年3月14日,在北京海淀一处寓所内,86岁的程汝明安静地走完了一生。 老人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
躬耕教坛 使命如磐——记安徽省... 2024年7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前夕,安徽省凤台县最美拥军人物工作室牌匾被中国人民革...
原创 李...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狡兔三窟尽,忠犬烹于灶”,这象征着功臣的悲剧命运,暗示着那些功绩显赫的将领往往...
原创 江... 说起朱元璋,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明明只是一介布衣,却偏偏做了明朝开国皇帝。从一个饭都吃不饱的放牛...
原创 直... 自从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国家对外的殖民扩张就一直在继续,列强不断的欺压、掠夺殖民地的自然资源。而这些...
原创 高... 中国铁路建设的历程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化的生动写照。从1876年英国人建成的吴淞铁路到詹天佑设计的“之”...
安史之乱最后一战,大唐十五万大...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荡的时期,而昭觉寺之战,则是这场乱局中的最终一战。这场战役,见证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