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贿赂没有任何关系。当时的情况就是匈奴低估了刘邦,而刘邦也小看了匈奴,在此情况下,双方都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罢兵,进而维持现状。当然贿赂这方式比较阴暗,不是能够拿到台面上的说法。
汉七年,刘邦率三十余万大军与匈奴作战,匈奴大军诱敌深入诈败撤退。刘邦轻敌冒进带领一部分大军穷追不舍。没有想到陷入匈奴埋伏圈,被四十万匈奴围困白登山。匈奴虽然围了刘邦,但外围却有汉军三十万正在虎视眈眈。冒顿的匈奴围困刘邦,消灭刘邦自然没有问题,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自己的40万大军就可能和三十万汉军同归于尽。汉军可以承受这个损失,但冒顿单于却不敢,除去汉军本身战斗力不弱之外。还有就匈奴军队本身除去冒顿部落之外,还有其他部族和部落,如果损失过大,冒顿单于损耗不起,而刘邦本身就一万余人被困白登山,也是内无粮草,援军迟迟不到,麻杆打狼一两头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谈判的余地和资本。这是陈平能够成功的首要原因。
《史记·陈丞相世家》原文记载: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看到没有,陈平用的什么计策和谈判筹码谁也不知道,除了当事人之外。至于说陈平用奇谋会见冒顿单于媳妇阏氏,说要把汉朝美女送给冒顿,阏氏出于个人婚姻危机,这才说动冒顿单于,双方罢兵,刘邦得以解围。这完全是司马迁个人的揣测之词。根本就不能相信。而陈平可以通过谈判让冒顿单于退兵,就是答应给予匈奴大大量的经济回报和丰厚的物资,在当时情况想下,陈平必须保证刘邦的安全,其他都好说,但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后匈奴与汉朝七十余年没有战事,而且军事形势冒顿单于处于碾压态势。
谈判必须建立在实力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在两个民族对立的大前提下,如果军事解决过于惨重的话,和平解决就是唯一的方式,汉初,刘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足以消灭匈奴,而匈奴消灭刘邦也不现实。而所谓被围七天,实际上就是谈判七天,但问题是,陈平再怎么牛X,也不可能在短短七天之内,就知道那位阏氏的喜好,冒顿媳妇去没去都未必。而冒顿是谁,最伟大匈奴之主,这位能射死亲爹也不放弃土地的人绝非酒囊饭袋。一个权谋手段凶狠的草原雄主,为何听从了承陈平的建议,显然,一是利益足够诱惑,二是汉朝的援军近在咫尺。在这种情况下,冒顿退兵了。当然他也是胜利者。
“一汉当五胡”,这是陈汤话,但陈汤说的是当下,而不是汉初,如果汉初真有这样的战斗力,也就不至于如此了。当初鸿门宴时,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也并不是因为一时不忍,而是局势迫使他不能杀。所以到冒顿也是这个局面,刘邦之所以能和冒顿谈判,靠的是军事实力,白登之围,无论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非常重大的,遏制了匈奴的大扩张,保障了边境的基本安定,也给文景之治提供了和平的环境,也给汉武帝平定匈奴打下了物质基础。
我是去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