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沫若想让溥仪做他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无地自容
创始人
2025-07-10 21:34:06
0

一朝天地变换,沧海变桑田。溥仪还没有明白皇帝是什么?该怎么做一个好皇帝?命运和历史已把他推进了新中国。

自1921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了几十年后,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和人民一起建立了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主义中国。在这个国度里,没有皇帝、没有臣子,一切都是平等的,一切都是为了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的人民。

溥仪是这国度的一份子,郭沫若亦是这个国度的一份子。想必,很多人已或多或少知道了一些郭沫若与溥仪之间发生的一些趣事。由于溥仪的特殊身份,加之郭沫若先生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兴趣,他们之间必定会产生很多交集。古董鉴别会

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文豪郭沫若作为全国文联的主席,他正着手研究清朝的历史,研究清朝两百多年来的兴衰荣辱。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朝代历史的研究,所以郭沫若十分重视。

他亲自主刀,作为这个项目的主编,事无巨细,认真收集、整理有关清朝历史的资料。但在看到一些由满文所书写的历史资料后,他开始犯了愁。他是汉族人,他不懂满文,在这个项目组里也没有一个同志是满族人,也没有一个同志了解满文。

就在郭沫若犯愁的时候,一场古董鉴别会,给了郭沫若一个提醒。这场鉴别会是在故宫进行的。那时,溥仪刚刚从监狱劳动改造出来,在故宫做一名讲解员。溥仪从小在故宫长大,对故宫的一草一木十分熟悉,所以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十分合适,也十分得心应手。

在故宫举办的这场古董鉴别会,也正是在溥仪的安排下进行的。他不知道,是谁来鉴别,也不知道要鉴别什么,但上级的指令是让他准备一个空房间,布置好鉴别会的会场,同时也允许他参加这次鉴别会。

鉴别会开始,郭沫若手捧着一个鼻烟壶进来了。在郭沫若的研究下,他认为这是乾隆皇帝御用的鼻烟壶,但不敢确定,所以邀请诸位古董专家一起鉴别。也藉由这场鉴别,与各古玩专家进行会面,这亦是他工作的分内之事。

在场的专家一一观看,把玩,基本上都认可郭沫若的断定。然而,从小在故宫长大的溥仪则提出了反对意见。当场指出,这个鼻烟壶不是乾隆御用,是一个赝品。

说出赝品之后,郭沫若本想辨别,但溥仪直接站了起来,用自己前半生在皇宫大院中的所见所闻,所学所知,娓娓阐述这件古董为何是赝品的原因。

话落,在场的众人都被溥仪的才学所折服。尤其是郭沫若,他没有生气溥仪当众指出他的错误,反而为溥仪颇有见解的解释,带头鼓起了掌。溥仪的回绝

看着这个瘦弱的前朝皇帝,郭沫若若有所思,心想:溥仪是清朝的皇帝,应该精通满文,可以调他来帮我们整理清朝的历史文献。有了这个想法后,郭沫若对溥仪更加青眼相待,更高看,欣赏了几分。古董鉴别会刚一结束,郭沫若便迫不及待地找上了溥仪。

“曜之兄,我们能否对面茶楼一叙?”

“请。”见到郭沫若的邀约,溥仪也不敢怠慢。

一进茶楼,郭沫若便开门见山说道:“曜之兄,不瞒你说,我现在研究清朝历史,但我们不懂满文,对小山一样的文献资料无从下手。所以,想请你出山,协助我翻译满文,早日为新中国著成一部历史著作。”

听到郭沫若这样的说辞,溥仪面露难色,但最终还是拒绝了他。他回道:“我不会满文。”

郭沫若大吃一惊。心想,你从小在清宫长大,而且你是爱新觉罗氏正统的皇子,怎么可能不会满文?!这些话郭沫若没有说出来,他看着溥仪坚定的神色,气愤地转身离去。

他明白这仍是一个“老封建”。他已不再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不就是满文?我不信全中国我找不到一个能翻译满文的!背后的隐情

看到郭沫若气哼哼离去的背影,溥仪也心头一紧。但没有办法,他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虽然他现在是新中国的合格公民,但他也一直是爱新觉罗氏的子弟,是大清的最后一个皇帝,他需要保持他最后的骄傲。

虽是亡国之帝,但他绝不做亡国之奴。清朝已被推翻,他不愿再回想这痛苦的往事,更不愿去看清朝两百年多年来的兴衰荣辱,毕竟,清朝是在他的手里丢失的。

当然,清朝覆灭时。溥仪还很小,不能把责任都推给溥仪。但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不能这样面对列祖列宗。这是他拒绝的原因之一。

第二,他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子弟,作为清王朝的亡国之君,他不能参与后世对清朝的评判。那两百多年的历史,是爱新觉罗氏祖先的奋斗史、恩怨史甚至有一些是不能传告天下的秘史。

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子孙,他不能做这种有辱祖先的行径。所以,他宁愿得罪文联主席也不能做出这种有违良心,有辱祖宗的事。郭沫若态度的转变

被溥仪拒绝之后,郭沫若十分的生气。他觉得溥仪在欺骗他,溥仪不愿为新中国的事业出一份力。他依旧摆着旧时代皇帝的臭架子,不能积极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一份力。于是,他写信状告了溥仪,也多次在公共场合中讽刺溥仪不是一个合格的新中国的公民,而是一个冥顽不灵的老封建。

然而,一段时间以后,有人向郭沫若提起了溥仪的犹疑。特别是提到上面两点时,郭沫若羞愧地发觉是他太唐突了。他一心想着要把新中国的这样重大历史任务办好,而没有去考虑到溥仪的心理。

一般人尚不愿驳斥祖先,做过一国之君的溥仪怎么能违背这样的良心与道德呢?郭沫若懊悔不已。于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当场向溥仪道了谦,表示自己考虑不够周到,希望溥仪能够谅解。小结

末代皇帝溥仪虽然已失去了贵族的身份,但他的一身才学依然被国家需要着,他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

虽然在这件事上溥仪没能对郭沫若进行什么有益的帮助,但未来许多时刻,布伦是古董、考古、文献等方面,溥仪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实在是太幸运了,不但有了以李世民为首的能征善战...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中国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要论排名则西施居首...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名字很重要,尤其在古代,这位将军就是因为乳名没起好,葬送了性命,同...
2025-07-11 00:33:43
原创 ...
秦国,一个从边陲小邦逐渐崛起为统一六国的霸主,其辉煌背后,有一位关...
2025-07-11 00:33:41
四川眉山出台土地储备考古前...
8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眉山市文物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夯实眉山地下文...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当时脆弱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结...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穷困国家要发展成为发达国家,那是需要经...
2025-07-11 00:33:27
依恋长城的威廉•林赛一家人...
    英国人威廉•林赛198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987年成功...
2025-07-11 00:33:03
原创 ...
首先张良和韩信的感情一般,没有必要冒着生病危险去救韩信;其次张良不...
2025-07-11 00:32:49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占据,直到1971年10月25日才恢复。在联合国大...
原创 北... 在漫长的征战中,拓跋珪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华,成功降服了匈奴刘库仁和刘卫辰的部众,使得拓跋部成为塞上的...
原创 绝... 2017年,随着《日本侵华密电·七七事变》的出版,一套揭示日本在华罪行的原始资料浮出水面。此书的发布...
原创 毛... 2012年3月14日,在北京海淀一处寓所内,86岁的程汝明安静地走完了一生。 老人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
躬耕教坛 使命如磐——记安徽省... 2024年7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前夕,安徽省凤台县最美拥军人物工作室牌匾被中国人民革...
原创 李...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狡兔三窟尽,忠犬烹于灶”,这象征着功臣的悲剧命运,暗示着那些功绩显赫的将领往往...
原创 江... 说起朱元璋,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明明只是一介布衣,却偏偏做了明朝开国皇帝。从一个饭都吃不饱的放牛...
原创 直... 自从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国家对外的殖民扩张就一直在继续,列强不断的欺压、掠夺殖民地的自然资源。而这些...
原创 高... 中国铁路建设的历程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化的生动写照。从1876年英国人建成的吴淞铁路到詹天佑设计的“之”...
安史之乱最后一战,大唐十五万大...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荡的时期,而昭觉寺之战,则是这场乱局中的最终一战。这场战役,见证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