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赞宋朝名相吕端的做事风格,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创始人
2025-07-10 21:34:11
0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应当如何去处理这些或大或小的事务呢?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宋朝名相吕端的做事风格值得我们学习与鉴赏,即:“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

下面就来说说吕端坚守这一做事风格的故事。

一。平时“小事不计较”

吕端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就好学上进。他是因父亲官位荫补而入仕为官的。后来,历任过朝内外许多官职,虽然并没有重大建树,但他平时的处事风格是,“小事不计较”。

吕端性格沉稳、镇静、有器量、识大体,待人宽厚忠恕,善交朋友,还非常讲义气,轻钱财、好布施,而且做人非常低调。

在齐王(后封秦王)赵廷美任开封尹时,吕端当时充任开封府判官。有一王府亲近的官属,委托吕端向管理人员说情,要私自买卖竹木,他也没有细想,认为是小事就依照去办了,结果此事涉嫌违法,吕端被此案子牵连,被贬去了官职。

这是吕端“小事不计较”付出的代价,也让他警醒了。从此之后,他办事更加持重稳当,公道而廉洁,并逐步受到皇上及朝中朝外各方面的好评。

二.关键时“大事不糊涂”

吕端平时“小事不计较”,但在关键时刻,他“大事不糊涂”,敢于挺身而出为领导出谋划策,而且往往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如吕端在任开封尹时,宋太宗赵光义要亲征北汉,诏命赵廷美留守开封,吕端立即建议赵廷美说:齐王您位置敏感,不应该留守,而应当主动请求跟随皇上出征,这样才能避免皇上对您的担心与怀疑。齐王赵廷美这才醒悟,立刻申请随驾出征,得到批准并因此消除了宋太宗对齐王的戒备之心。

再如,当宋朝军队逮住了叛将李继迁的母亲后,宋太宗本来想把她杀了。在征求另一位宰相寇准的意见时,寇准也说不出其他想法。

吕端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到皇上面前说服道:“李继迁是个反叛之人,今天杀了他母亲,明天能逮住李继迁本人吗?如果不能的话,不就结下了更大的冤仇了,不就更加坚定了他的反抗之心了吗?”

吕端接着建议宋太宗,把李继迁的母亲放在延州,并派专人侍奉起来。以动摇叛将的信心、瓦解叛军的军心。太宗听了吕端的这种深谋远虑的想法,心里想吕端真是聪明过人。于是,就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果然不出吕端所料,当叛将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念在宋朝对待他祖母的情分上,就暂时归顺了宋朝。这不仅顺利平定了叛乱,而且还避免了许多战争的创伤。

特别是在拥立宋真宗继位的重大问题上,吕端更是发挥了关键作用。公元997年宋太宗病危时,曾经帮助赵光义夺位的大宦官王继恩又想故伎重演。他说动李皇后,并暗中串通其他权臣,想废掉宋太宗立的太子赵恒,谋立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为帝。

宋太宗死后,李皇后立即派王继恩召见宰相吕端。吕端知道有变,于是将王继恩锁在阁内,并且派人看守不许他出去。随后进入宫中,向李皇后义正词严地提出,立赵恒为太子是太宗生前的意愿,不应更改。在他的坚持下,赵恒顺利即位为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登基后,开始是垂帘引见各位群臣。吕端不放心,他担心宦官们以楚王赵元佐来冒充赵恒,于是便要求侍臣卷起帘子,上殿查看无误后才下殿,率领群臣下拜高呼万岁。就这样,宋朝皇位在宰相吕端主持下首次得以正常继承,并且成功避免了一场宫廷之乱。

三.“肚里能撑船”的一代名相

因为吕端处事理政才华出众,逐渐为宋太宗所喜爱和重用。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太宗就打算任用吕端为相时,却遭到部分朝臣反对,他们认为吕端平时办事“糊涂”。太宗根据自己多年体察,立即更正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其实吕端除了“大事不糊涂”的优点外,他的品德优良,气度还非常大。当时的老宰相赵普就曾称赞吕端说:“我见吕公奏事,得到皇上的嘉许,看不见他显出得意;受到别人的挫抑也看不见他显出沮丧或恐惧。他喜怒不形于言色。真是做宰相的人才啊!”

当左谏议大夫寇准升为参知政事时,吕端就请求让自己位居寇准之下,太宗却马上授吕端为左谏议大夫,位在寇准之上。为了平衡他俩之间的关系,太宗就采取了一个临时过渡的办法,作为权宜之计。他让时任参知政事的寇准与宰相吕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也就是说,让吕端和寇准隔日轮流执掌相府大计,他俩平起平坐,太宗则从旁加以观察。经过一段观察之后,太宗亲手戒谕:“自今中公事必经吕端详的,乃得闻奏。”这一道谕旨,无疑是太宗对吕端的更大信任和重用。

宋太宗非常器重吕端,他常常单独在偏殿召见吕端,两人就国家大事往往讨论许久。以致数年后吕端的名声远扬,而且传至后代,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宽容大度的一代名相。

而宋真宗即位后,更是对吕端感恩戴德,他授吕端以太子太保致仕。当吕端因生病告假三百日后,真宗仍命有司供他俸禄。之后,真宗亲自探望吕端,当时吕端已病重,真宗对他倍加抚慰,让吕端得以善终。

四。老wu感悟

吕端的“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充分表现了他平时为人低调,宽容大度;关键时刻,勇于坚持原则,敢于向领导建言献策,能够力挽狂澜的做事风格,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鉴赏。

我们应当像吕端那样,平时善待他人,小事不斤斤计较;遇到大事要敢于担当,勇于为领导、为集体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国家好、大家好,个人或者小家才能同时成长、受益。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实在是太幸运了,不但有了以李世民为首的能征善战...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中国四大美女指的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要论排名则西施居首...
2025-07-11 00:33:45
原创 ...
名字很重要,尤其在古代,这位将军就是因为乳名没起好,葬送了性命,同...
2025-07-11 00:33:43
原创 ...
秦国,一个从边陲小邦逐渐崛起为统一六国的霸主,其辉煌背后,有一位关...
2025-07-11 00:33:41
四川眉山出台土地储备考古前...
8月2日,红星新闻记者从眉山市文物部门获悉,为进一步夯实眉山地下文...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对当时脆弱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结...
2025-07-11 00:33:32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穷困国家要发展成为发达国家,那是需要经...
2025-07-11 00:33:27
依恋长城的威廉•林赛一家人...
    英国人威廉•林赛198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1987年成功...
2025-07-11 00:33:03
原创 ...
首先张良和韩信的感情一般,没有必要冒着生病危险去救韩信;其次张良不...
2025-07-11 00:32:49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占据,直到1971年10月25日才恢复。在联合国大...
原创 北... 在漫长的征战中,拓跋珪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华,成功降服了匈奴刘库仁和刘卫辰的部众,使得拓跋部成为塞上的...
原创 绝... 2017年,随着《日本侵华密电·七七事变》的出版,一套揭示日本在华罪行的原始资料浮出水面。此书的发布...
原创 毛... 2012年3月14日,在北京海淀一处寓所内,86岁的程汝明安静地走完了一生。 老人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
躬耕教坛 使命如磐——记安徽省... 2024年7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前夕,安徽省凤台县最美拥军人物工作室牌匾被中国人民革...
原创 李...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狡兔三窟尽,忠犬烹于灶”,这象征着功臣的悲剧命运,暗示着那些功绩显赫的将领往往...
原创 江... 说起朱元璋,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明明只是一介布衣,却偏偏做了明朝开国皇帝。从一个饭都吃不饱的放牛...
原创 直... 自从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国家对外的殖民扩张就一直在继续,列强不断的欺压、掠夺殖民地的自然资源。而这些...
原创 高... 中国铁路建设的历程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化的生动写照。从1876年英国人建成的吴淞铁路到詹天佑设计的“之”...
安史之乱最后一战,大唐十五万大...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动荡的时期,而昭觉寺之战,则是这场乱局中的最终一战。这场战役,见证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