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成为天底下最有权势的帝王,百姓莫不敬仰畏惧。可是,有一次朱元璋乘坐銮驾外出,竟然被一位乞丐装扮的老太婆拦住。尽管朱元璋是一位爱民的皇帝,但他的狠辣也让天下人不寒而栗,明朝的律法也规定了冒犯皇帝要处以极刑。那么,这个乞丐到底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竟敢当街拦住朱元璋?
皇帝的护卫当即就要将老太婆拿下,朱元璋听到骚动后,走出銮驾,看见对面站着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便阻止了护卫们的行动,并问这位老人这样做的缘由。谁知乞丐模样的老太婆指着朱元璋的鼻子大骂他忘恩负义,朱元璋正要动怒,却从老人口中听到了“韩成”二字,愧疚的神色立刻浮现在这位皇帝的脸上。
韩成是谁?明朝的子民没有多少人还知道他,可是朱元璋却无法忘却他,因为没有这个人,就没有今天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就没有大明朝。
韩成,元末安徽濠西人,他出身农家子弟,以打鱼为生。韩成的父母很有先见之明,深知在乱世当中有一身好武艺才能保命,所以尽管家中不算富裕,但他们仍花钱让韩成从小就跟随师傅习武。韩成成年后,体格健壮,身材高大,史书称他“生而壮、貌奇伟”,这一点和朱元璋十分相似。曾有僧人游历到韩成的家乡,看到韩成后甚为惊叹,说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韩成是一位习武之人,他性格耿直,见不惯不平之事。可是元朝末年,社会黑暗,残暴的统治者们压榨百姓,以至于民不聊生。韩成所见所感,尽是不平冤屈之事,他尝试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他一个人,又怎能敌得过官府。尽管韩成没有朱元璋那样悲惨的经历,但这一切也让他彻底对元朝统治者失望。
所以当红巾军起兵反元后,韩成没有任何犹豫就投奔了郭子兴的义军,在朱元璋麾下任职。朱元璋一见前来投奔的这个年轻人,发现他气质非凡,身高长相都和自己十分类似,所以他对于韩成天然有着浓厚的好感,将他封为帐前牙将。此后韩成就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朱元璋也把他当亲兵培养,对他十分信任。
当时的局势是朱元璋夹在陈友谅和朱元璋中间,陈友谅势力最强大,一心想要灭掉朱元璋。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陈友谅决心发动对朱元璋的战争,他于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趁着朱元璋和张士诚作战,南方兵力薄弱的机会,率领60万大军进攻洪都。朱元璋听闻后,马上率领舟师20万救援,进至鄱阳湖,两军于是在此湖上展开决定生死的大战。
世人皆知朱元璋大胜陈友谅,却不知这一战朱元璋是险象环生。朱元璋毕竟是以20万对60万,朱军猛将众多,但陈友谅也不差,其部将张定边被称为元末第一猛将,丝毫不逊于常遇春。
而就是这个张定边,差一点就擒住了朱元璋。朱元璋和陈友谅交战时,他的战船搁浅,张定边发现后马上率军包围朱元璋,准备对其实施斩首。朱元璋部将宋贵、陈兆先等人前去抵挡,都被张定边斩杀,陈英杰率人困住了朱元璋。
即便是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朱元璋,这个时候也陷入绝望,他感慨说:“孤舟被围,势不能动,虽有神鬼,亦何能为。”就在这个时候,韩成挺身而出,他和朱元璋外形酷似,所以请求穿上朱元璋的衣冠,代为受死。朱元璋不愿,韩成就上前强行扒掉了朱元璋的衣服,自己穿上后站在船头上和敌军对峙。
韩成对陈英杰说:“放了我的部下,我就投水而死。”陈英杰眼中只有朱元璋一人,他哪里还在意其余人的死活,所以爽快的答应了韩成的条件。就这样,韩成假冒朱元璋投水而死,朱元璋等人则趁机逃走。陈英杰还不知道韩成的真实身份,兴奋的将他的尸体打捞上来准备请功。
朱元璋死里逃生,回去以后重新组织进攻,他以火攻的方式,成功打败了陈友谅的大军,将陈友谅射死。
可以说,韩成是朱元璋真正的救命恩人,他不同于其他救朱元璋于危险中的人,因为这一次朱元璋陷入的是死局,如果没有韩成代朱元璋而死,朱元璋不可能活下来。
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发誓一定要厚待韩成。然而不知为何,在建立明朝以后,朱元璋竟然忘记了韩成,没有封赏他。正因为如此,韩成的老母亲失去儿子后,生活无依无靠,只能沦为乞丐。听完老太太的指责,朱元璋十分愧疚,他当即下令将韩成的老母亲接入宫中,盛情款待,并追封韩成为高阳候,其子为驸马,并为韩成的母亲修建了高阳候府。
除此以外,朱元璋还在鄱阳湖畔康郎山上修建了忠祠,其中祭奠着鄱阳湖一战的英灵,而韩成列为功首,位居第一。
参考资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