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盛唐的杨柳,摇曳起蹁跹的身影,仿佛伫立在岳阳楼上;诗词是宋元的浪花,在历史长河中翻腾、回转……诗词是华夏民族不老的传说,有着无以言说的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唐诗中的8首巅峰之作,经典唯美忍不住背诵,尤其是最后一首。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俯仰古今,在茫茫空间与无穷时间中,感叹着人生的短暂和有限,在与宇宙时空的撞击中,产生了慷慨悲凉的感受和无限的惆怅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在描写送别的时候有别于以往的送别诗,体现了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情怀,这种情怀被诗人完美地结合在全诗中,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是成为表达朋友间深厚友谊的千古名句。
朋友之间情相牵,意相连,心相通。友情不会因山高路远而消失,也不会因时间流逝而疏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细雨如烟,纷纷扬扬,打湿花草树木,也打湿多少人的心绪。
因为下雨,更因为这一天是祭扫逝世亲人的日子,所以诗人在路上见到的行人,都如魂销魄断般,大概是刚从墓地归来或正前往墓地吧。
受这种“断魂”气氛的感染,诗人突然想找个卖酒的地方喝上几杯,解解春寒。这时刚好来了一个牧童,于是向他问路。
牧童指着远处杏花掩映的一处村庄,告诉他在那里可以买到酒喝。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
在这短短的四句诗中,让人们产生清晨、细雨、杨柳、及与友人对酒当歌的场面,并饱含着深深的友情及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从而显现出文学语言的情感美。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原野上那长长的草啊,每年都要茂盛一次,枯萎一次。即使有猛烈的野火,也无法把它们焚烧殆尽。
只要春风一吹,很快又蓬勃生长起来。它们那浓郁的芬芳,在古老的道路上到处弥漫,它们那青翠的颜色,在晴天里一直伸展到遥远的荒城。
啊,你又要上路了,作为老朋友,我特地赶来送行。请记住吧,我这满腔的离情别意,就像这茂盛的青草一样,到处都在追随着你!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里有的不是言语和眼泪,只是一个普通常见的场景。
而正是这真挚的爱,拨动了每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全天下儿女们深挚的忆念。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吹,春气动,万物复苏,草木萌芽,杨柳叶翠,此乃自然现象。
但是,诗人却故意以“不知细叶谁裁出”之句提出疑问,然后以比喻修辞手法,将春风比喻成一把巧手美女手中的“剪刀”,将垂柳细叶一一裁出。
由此,将“春风”拟人化,既使表意形象生动,又强调了春风异乎寻常的自然力量。
《题北谢碑》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中美丽的意象,给来往的路人留下落梅的芳香。
当年,李白接受现实的流放,途径黄鹤楼,听闻玉笛,西望长安,带着一种贬谪和落拓的惆怅。
五月的江城本没有梅花,只是玉笛声声,吹彻漫天花影,因为心境,让这本是寒冬时节开放的梅花,有了冷落的理由。
有一种美丽,叫“诗词之美”;有一种缘分,叫“与诗同行”。感谢诗词的一路陪伴,让我在曲径通幽处看到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