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特别看重的武将莫过于马谡了,在北伐的时候,直接让他到街亭去守卫,只是马谡却失败了。而且在失败以后直接造成蜀国整个进攻战略的失败,最终诸葛亮才会挥泪斩马谡,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的人都能够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马谡却做不到呢。
一、马谡与项羽韩信之间的能力差距
很多人都知道项羽和韩信都是非常勇猛的武将,在置之死地而后生之前,他们都特别有名气,士兵们也愿意相信他们,这可以起到一个鼓舞士兵的作用。但是马谡这一个人在街亭之战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名气,只是因为自己的谏言在蜀军高层当中有一定的名气,但是在基层士兵当中他一直都做着幕后者,在士兵心里面就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人,并不能够像项羽,韩信等人做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他既属于那种死读兵书之人,凡事都会按照兵书的描述来办事情,就像是纸上谈兵一样。即使面对老将的谏言他也表现出了轻狂的一面,在扎营于山上的时候,他就选择了与王平分兵驻守。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魏军当时的数量与蜀军相比差距特别大,再把兵力分散的时候,肯定不利于蜀军,也是给了敌军击破的机会。
二、马谡败得很彻底
再分散兵力以后司马懿很快就围困了在山上的马谡,也击溃了在山下驻守的王平,因为在山下断了马谡的水源,让马谡大军直接内乱,直接就放马谡离开了。当时蜀军只想着要逃跑,所以魏军也就让他们离开,顺利占领街亭。可以说街亭之战,蜀军失败的特别彻底,而且在马谡被围困以后,几乎没有成功翻盘的机会。
可以说之所以项羽等人,他们可以在看似失败的时候绝地求生,是因为他们拥有着一定的希望,找到敌人的弱点,并且逐个击破,最终成功的获得胜利,但是马谡不一样,他早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当时有十几万大军围困着他与自己的部下在断水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办法让士兵们有任何反抗的勇气,还有就是在士兵们哗变的时候,他竟然用杀将的方法来立威。直接造成他与士兵的关系产生了对立,如果那个时候他给士兵说一些好听的话,或者是说一些鼓舞士兵的话,肯定要比斩将立威的方法要更有好处。
结语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之所以马谡会失败,是因为虽然他作为主将,但是并没有这方面太多的经验,做事情的时候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还有就是在面对司马懿的围困时,他并没有想着如何险中求胜,如何用好的方法制敌,反而与自己的士兵产生了对立的一面,可以说在当时他已经没有了一个主将应该有的胆量,所以他是很难获得胜利的,在诸葛亮知道了以后,选择斩杀他来安抚士兵们,也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