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宗宋祖,孰弱孰强?
创始人
2025-07-10 13:03:38
0

前些天,在某音上看到一个历史博主(某某讲经传)发的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孰强孰弱展开的。

博主对于两位帝王的排序,主要是根据唐王朝和宋王朝时期的国土面积大小,国力强弱对比来进行的。

众所周知,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时期交口称颂的强大政权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他也是唐王朝的最初的主要奠基者之一,雄才伟略,震古烁今,用天之骄子来形容唐太宗李世民丝毫不过分。

在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唐王朝国土面积超过了1000万平方公里,除此之外,唐王朝朝的疆域在东突厥、高昌、安西四镇、庭州、吐谷浑、薛延陀汗国以及高丽等地进行开疆拓土。

如果说,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无懈可击的盛世王朝,那么宋王朝就是一个矛盾体,宋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巅峰时代,但同样也是屈辱的割据政权。

在宋王朝时期,有辽国掌控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和辽东地带,有割据政权西夏占据着西北的宁夏、河西走廊以及河套平原,南方的大理和越南同样作为独立的割据政权。

从国土领域而言,宋王朝不属于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王朝。

根据唐王朝和宋王朝的国土面积,国力强盛对比而言,唐王朝明显更胜一筹,因此抖音博主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更胜宋太祖赵匡胤一筹。

当然,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人作为帝王,他们的能力高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从国家强盛以及国土面积大小方面体现出来的。

但是,这种通过简单粗暴的纯数据对比,缺乏历史环境考量,草率为两位帝王进行排序列档,难免有误导历史之嫌。

首先,从社会环境看,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也是唐王朝创立过程中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因此李世民登基为帝时,按照时间线,基本是处于唐朝初年的。

众所周知,唐王朝之前的隋王朝,在众多封建王朝中具有特殊地位。

隋王朝时期,合州并县,开科举,建运河,设立两税法,开创三省六部制,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海外贸易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陶瓷,纺织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尽管在隋炀帝时期,严苛的统治和沉重的剥削,让隋朝王朝的统治基础面临着各种挑战,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同时,隋炀帝三征高丽,大量隋王朝军事力量被消耗,整体军事力量被严重削弱,这就导致了农民起义所造就的隋末乱世,持续时间仅仅只有六年时间,就被唐王朝迅速终结,并且完成统一,整个社会走上了恢复期并且迅速进入繁荣期。

从整体而言,隋王朝给随之而来的唐王朝,竖立了一套成熟的政治体制,富庶的经济基础,甚至有后世学者曾言,“隋王朝的粮食储量,足够唐王朝全国十八年之用!”

这些庞大的社会资源最终有力地催化了唐王朝的贞观盛世。

但唐太宗李世民所拥有的这些优势,对于宋太祖赵匡胤而言,几乎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北伐途中陨落,享年39岁,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威逼周恭宗退位,赵匡胤登基为帝,是为宋太祖。

赵匡胤在登临皇帝位之后,他面对的是二十五年唐末乱世之后,又经过五代十国的乱战时期,整个天下被纷纷扰扰的战火燃烧了五六十年,人口锐减,社会资源被大量消耗,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在这段时间里,历史上吃人,弑母,食父等惨剧比比皆是。

同时,连年的战争,地方军阀势力层出不群,各种畸形的军事政治制度严重破坏了人口发展环境,导致几乎耗尽整片中原大地的英雄气。

赵匡胤在接手北周王朝,已经是五代十国的末期,不论从战争辎重,人口,还是人才方面,整个社会的各方面储备远远比不上隋末唐初时代。

因此在赵匡胤作为宋王朝的开国帝王,一生征战,却少有超过十万兵力的战争,甚至在宋王朝初创时,作为全国最核心军事力量的禁军,也堪堪只有十万之数。

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人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迥然不同,也导致了他们参与战争的军事实力有天壤之别,在这种客观历史情况下,简单对唐宋两朝面积的对比来作为对两者能力高低对比的依据,这本身就是不足取信的。

其次,早在唐高祖李渊时期,天下已经基本稳定,唐王朝的面积已经相当可观,李渊不仅继承了隋王朝时期的国土面积,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张,最终形成了中国现有领土的大部分以及中亚地区一部的广阔领土。

据记载,李渊在位时期,唐王朝面积最大已达到1237万平方公里。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来夺取了后周政权的,因此后周政权是赵匡胤的基本盘。

后周作为五代最后一个政权,在周世宗柴荣时期达到鼎盛,面积大概有105万平方公里左右,不论人口,还是经济支撑,或者战争纵深,都远远无法和唐高祖李渊时期相提并论。

因此,即使唐太宗什么都不做,都坐拥一个全国性政权,宋太祖赵匡胤则始终是一个地方性政权的开创者。

还有,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公元598年,卒于公元649年,享年52岁,唐太宗28岁即皇帝位,他在位时间是公元626年至公元649年,在位时间长达23年。

在太宗皇帝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前,李世民是驰骋战场的名将,麾下掌握人才济济,猛将如云,掌握着唐高祖李渊麾下最有力的政治军事集团,

隋王朝留下的丰富的政治经济遗产,28岁的青春年华,国家人口增长,朝廷人才济济,以及麾下的百战精兵,这些和谐的条件,无不为李世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动对外扩张战争的环境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于公元976年去世,享年49年,赵匡胤上位皇帝时已经34岁,在位时间是公元960年到公元976年,仅仅只有16年在位时间。

经历了唐末乱世和五代十国的更迭,初立的宋王朝面对的是一片废墟,当时还有北汉政权已经地方各种割据军阀势力,这对于宋王朝而言是不小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宋太祖赵匡胤却在征伐北汉,走向统一战争的路上倒下了,只能说造化弄人,天意难违。

两者综合对比,唐太宗李世民所面对的客观环境,要远比宋太祖面对的客观环境优渥得多,唐王朝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统一王朝,不仅仅是唐王朝统治者们的英明睿智,更是有足够的战争资源的支持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宋王朝初创面对着千疮百孔的天下,地方各种军阀势力割据一方,阻碍着国家统一,宋王朝每一次发动战争都是对宋王朝初时脆弱的财政系统的沉重压力。

即使如此,宋太祖赵匡胤依旧在南征北战,寻求完成统一的契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宋太祖赵匡胤的能力未必就会比唐太宗差。

在讨论历史之外,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自身定位的,我们是站在现代,通过考古,联想等手段,对于历史进行剖析的。

因此对于历史人物,特别是封建帝王们,即使是最资深的教授专家,亦不过只是窥斑见豹,随着历史考古技术的进步不断对于历史进行修正,至少在当前社会,没有人能够真正清楚唐太宗或者宋太祖的人生起伏经历,更遑论大言不惭地为他们比高低,为他们排序?

同时,历史带给我们的有成功的经验,还有失败的教训,“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历史对于我们最大的价值。

古人已然远去,但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遗产,组成了我们现在的民族,国家和自我认知,如果我们只沉迷于为他们排序来指点江山,那无异于是剔其精华,取其糟粕的可笑行为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诡事录2》宋阿糜身份是段轨后人,自小在太阴会长大,成年后嫁给...
2025-07-10 04:33:49
原创 ...
1938年春天,正值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处境最艰难的时刻,之前一直...
2025-07-10 04:33:33
原创 ...
1956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瑞雪让整个北京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君臣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这...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越王勾践,历史上被赞誉为卧薪尝胆的英雄,他的坚韧不拔和反败为胜的故...
2025-07-10 04:33:14
原创 ...
太监这一特殊群体在历史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们经历酷刑后被迫进入宫...
2025-07-10 04:32:56
原创 ...
在明朝时,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生产效...
2025-07-10 04:32:53
原创 ...
1947年5月16日清晨,孟良崮的枪声已经不在像前两天那么密集,第...
2025-07-10 04:32:43
原创 ...
? ?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启了秦国内的第...
2025-07-10 04:32:37

热门资讯

川崎前锋回应申花球迷被打事件:... 北京时间7月10日消息,昨天日本神奈川县警方宣布,他们已逮捕埼玉县河口市的土木工程工人久保田淳(53...
戴姓主要为商王族后裔 寻根溯源 戴姓来源有四: 1.出自子姓,为商汤之后裔,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
如果文物会说话丨从“玉琮王”看... 玉琮王,良渚文化玉琮之首,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1986年出土于杭州余杭反山十二号墓。 良渚的玉器种...
原创 李... 本文是《血溅玄武门》系列第三篇,来说说李世民为何能赢得“玄武门之变”的最终胜利。 一、 武德九年(...
原创 淞... 最近电影“八佰”在荧屏上热播,“800壮士保卫四行仓库”的故事让很多国人热泪盈眶,这组旧照就让我们来...
原创 中... 北京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古都之一,但是历史上所称的北京并不是一个地方。在历史上整个华夏大地上曾经有...
原创 都... 很难说清楚唐朝历史之中那些被我们所爱的君臣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我们都知道近代历史之中对于...
原创 他... 《河图玉版》有记载:“王立四极,有金刚力士,长三十丈。”唐宋时期经常取金刚为名,用来形容身材魁伟的人...
原创 朱... #深度好文计划#皇位传承充满变数,历代君主皆谨慎挑选继承人,以避免国家动荡。然而,洪武之后,朱元璋却...
原创 明... 中国古代的时候,那些奏乐卖唱的人身份地位并不像今天那样“高大上”,反而还有一些的“卑微”,属于最低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