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名将之中,有王耀武的一席之地,毛主席就曾让人转告王耀武,说:“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可见就连毛主席也是认可他对抗日的贡献。
抗战时期的王耀武名气很大,尤其是在日伪军眼中,千万不能招惹王耀武,日伪军之间有一句话“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老王”指的就是王耀武,足见日伪军对王耀武的惧怕,看来王耀武打日军很猛。
就连陈毅也曾称赞过王耀武,称他是国民党将领之中“少数几个明白人之一”,其实王耀武不仅自己厉害,他还培养出了三大名将,个个都很厉害,他培养出的三个人都曾名震一时,然而三人下场各不相同。
第一位 施中诚
施中诚是安徽桐城人,1919年,22岁的施中诚考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北伐时期投靠蒋介石,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得到提拔,被任命为第57师师长,1939年初,第57师编入了第74军,成为了王耀武的部下。
王耀武是一个狠人,起初王耀武有些看不上性格温和的施中诚,不过在经历了几次战斗之后,尤其是在南昌、奉新河等战役中,施中诚率部掩护友军撤退,在这个过程中,施中诚的指挥能力和牺牲精神得到了王耀武的赏识。
1939年9月,在王耀武的保荐下,施中诚被提升为第74军副军长,1942年11月,再次在王耀武的保荐下,施中诚出任第100军军长,王耀武高升之后仍有意栽培施中诚,1944年,王耀武调施中诚担任第74军军长。
在1948年的济南战役中,王耀武被解放军俘虏,施中诚则一路高升,并且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1950年,施中诚担任台中防守区副司令,1953年退役,期间曾到美国生活,于1974年10月28日在台湾病逝,终年77岁。
第二位 张灵甫
1946年2月,施中诚调任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王耀武就推荐张灵甫担任第74军军长,当时还出现了一个插曲,李天霞和张灵甫两人竞争第74军军长,论资历和关系,李天霞更有胜算,不过王耀武偏偏喜欢张灵甫。
张灵甫出任第74军军长之后,随即就率部投入内战,部队改编为整编第74师,张灵甫任师长,在涟水之战中张灵甫打得不错,不过很快就被“打脸”,在1947年,张灵甫自以为是冒进,不顾后续部队能否跟上,妄想搞突击。
最终被华东野战军围困在孟良崮一带,在几个纵队的配合下,第74师被全歼,张灵甫本人被击毙,终年44岁,张灵甫之死对国民党军队士气是很大的挫伤,王耀武为张灵甫之死悲伤不已。
第三位 邱维达
在孟良崮战役中,整编第74师被全歼,对国民党士气影响很大,为了鼓舞士气,蒋介石下令重新组建第74师,王耀武推荐由邱维达出任第74师师长,邱维达的军事才能比张灵甫是有过之无不及。
在雪峰山大战中,日军分三路进攻雪峰山,邱维达识破日军计谋,建议封锁日军退路,大部队对日军进行围歼,遵照邱维达的建议,雪峰山之战大获全胜,邱维达是王耀武的老部下,深得器重。
然而在国民党即将兵败大势所趋之下,邱维达出任第74师师长仍难挽败局,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第74师被解放军全歼,邱维达被俘虏,直到1975年3月,邱维达才被特赦,于1998年3月在南京病逝,终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