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兵力强悍,还有薛仁贵带兵,为何还是在大非川之战中大败
创始人
2025-07-10 06:03:21
0

在唐朝辉煌的历史中,公元670年,一场名为大非川之战的战役在唐吐两国爆发,改写了唐朝征战史的辉煌。唐朝当时势如破竹,但却在这场战斗中遭遇了惨败,使得人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无往不胜的唐朝在这场战争中失利呢?

在大非川之战爆发前,吐蕃大军对西域进行了大规模入侵,攻占了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使得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唐朝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出兵。这一次,唐朝大将薛仁贵再度受命,带领数万士兵奋勇前行,准备夺回失地。然而,尽管唐朝军队势如破竹,却在大非川遭遇了出乎意料的失败。

首先,唐军在海拔急剧上升的地势中遭遇了高原反应。他们的起点在海拔2300米左右,而战场的海拔却达到了4000米以上。这一急剧上升的过程导致了唐军大量士兵出现眩晕、头痛、心慌等高原反应,极大地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相比之下,吐蕃军队早已适应了这种环境,战斗力更为强大,使得唐军一开始就处于劣势。

其次,战术问题也成为了唐军失利的原因之一。唐军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他们认为吐蕃在外面投入大量兵力,内地必然空虚。薛仁贵率兵攻下了西域的关键区域吐谷浑,原本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在出发后,副总管郭待封的失误导致了五千后援军全军覆没,辎重粮草损失惨重。这一失误使得唐军失去了后方的支持,无法维持战局,最终导致大非川的溃败。

最后,唐军内部的变故也为失败埋下了伏笔。在初次交锋中,薛仁贵取得了大胜,本应继续进军乌海城等待郭待封的后援。然而,副总管郭待封却看到薛仁贵的战功而心生嫉妒,擅自出兵,试图抢夺功劳。这种内部的矛盾导致了唐军后援部队的混乱,成为吐蕃趁机反击的契机。

总的来说,大非川之战唐军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高原反应导致的身体不适、战术失误以及内部叛变。尽管唐朝初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由于这些原因,他们最终还是无法守住胜利,战局逆转,吐蕃取得了最终胜利。

相关内容

原创 ...
《唐朝诡事录2》宋阿糜身份是段轨后人,自小在太阴会长大,成年后嫁给...
2025-07-10 04:33:49
原创 ...
1938年春天,正值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处境最艰难的时刻,之前一直...
2025-07-10 04:33:33
原创 ...
1956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一场瑞雪让整个北京城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君臣共患难,不可同富贵”这...
2025-07-10 04:33:31
原创 ...
越王勾践,历史上被赞誉为卧薪尝胆的英雄,他的坚韧不拔和反败为胜的故...
2025-07-10 04:33:14
原创 ...
太监这一特殊群体在历史上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他们经历酷刑后被迫进入宫...
2025-07-10 04:32:56
原创 ...
在明朝时,我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生产效...
2025-07-10 04:32:53
原创 ...
1947年5月16日清晨,孟良崮的枪声已经不在像前两天那么密集,第...
2025-07-10 04:32:43
原创 ...
? ?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委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启了秦国内的第...
2025-07-10 04:32:37

热门资讯

原创 开... 1946年,两位将军分别在彼此的笔记上留言:活着的要给牺牲的送花圈,开追悼会。随后,一个跟随部队中原...
原创 如... 史学是记录已经发生的事实,不受个人意志改变,但史学允许我们进行假设,赋予历史更多可能性。为什么要进行...
原创 他... 那场战争已经过去快要四十年了,很多的事情早已物是人非。硝烟虽已散去,但历史需要铭记。不知还有没有人记...
原创 清... 1923年7月16日,末代皇帝溥仪下了一道谕旨:“将宫内太监全部裁撤,立即出宫。”这道谕旨几乎遭到宫...
原创 冈... 冈村宁次,一个臭名昭著的日本战犯,一个战争的狂热者。从青年时代开始,冈村宁次便一直沉醉于日本侵华的美...
原创 在... 许多人对方腊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主要来自《水浒传》,但其实方腊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曾发动起义,规模一度...
原创 关...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表现英勇,但最终被孙权处死,这使得蜀汉失去了一个具有卓越战略才能和威望的将领。关羽的...
原创 康... #深度好文计划#当康熙驾崩的消息在畅春园内回荡,首席太监赵昌心如刀割。他明白,随着康熙的离世,自己在...
原创 五... 摘要:曾业英在《历史研究》2024年第4期上发表《蔡锷<军事计画>问题三议》一文,认为《军事计画》确...
原创 三... 针对一个常见的疑问:历史上,蜀国于263年覆灭,魏国则在265年失去实质控制权,吴国最终于280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