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吴玉章
相信每个人当听到中国两个字时,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这种亲切不仅仅是来源于我们的国家,还来源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
这些构成了中国,也构成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如果从国家层面来说,全世界就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
可是仅仅从名字而论,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两个地方也叫做“中国”。
这两个地方,一个在日本,一个在美国。
对于“中国”这个名字的争议,它们都多多少少的表达过,自己拒绝改名字。
当然,我们并没有强迫别人改名的习惯,因此这两个海外“中国”也就慢慢遗留了下来。
但这始终像一个谜题,在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和发掘。中国二字、中华来源
在古装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康熙曾经向洋人大臣介绍清朝时,说了一句:“我们中国。”
在剧中听起来威武霸气,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显著的台词错误,因为那个时候的清朝不叫中国。
中国这两个字真正搬上国际舞台,成为国家的名字,是在中华民国建立时出现的。
但是那个时候的国际舞台,压根不让中国“上桌”,所以它们无所谓中华民族到底叫什么。
直到新中国的建立,让其他国家见识到了独属于中国的力量和魅力后,他们才正视中国。
那个时候,其他国家才知道这个古老而底蕴颇深的伟大国家,叫做中国。
当然,从中华民族的内部来看,中国一词出现的时间就要早很多了。
最早中国一词在周朝就出现了,而这个词的出现,和中国古老的天文学概念,有极大的关系。
在《周髀算经》中,曾经在描述宇宙规律时,提到这样一句话:“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
中国一词正是从天圆地方这个概念里,延伸出来的。
当时的周朝把世界的土地认知成一个方形,当方形对折时,自然就会出现一个最中心的地方。
而这个地方,就是周朝,所以周朝被人们称为中心之国。
当然,慢慢的这个词就延伸出了一些其他的含义,对于封建专制的国家君主来说,中乃中心,而国则是权利。
所谓中国,也就是权利最高的地方。
这并不是一种傲慢,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中,其他国家的确或多或少的成为了我们的附庸。
特别是在唐、清两朝,中国周围的国家,几乎都已经臣服于中国。
遥想唐朝时,韩国的前身之一——新罗,为了能够生存下去,特地派遣了大臣,带着进贡的礼品,主动称臣。
而唐太宗也不吝啬,为其赐字,李、金、朴。
也就是从此之后,这三个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了韩国的贵族姓氏。
也就在同一个时期,日本也派了遣唐使来大唐进行学习,也就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里,他们将“中国”两个字,带回了本土。学习中国、设立地名
日本在唐朝学习期间,深深折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东西,一定都是好的,所以无论在礼仪形制方面,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它们都产生了崇敬之心。
也正是这份崇敬之心,让他们对于中国的命名形式产生了狂热的喜爱。
但是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岂是区区几日就能学到精髓的?
所以日本在无奈之下,就笼统的学走了一个大概念,在它们自己的国土,找到中心原点,命名为“中国”,取中央之意。
而日本所谓的“中国”就是如今的广岛、山口等地。
所以很多人去日本旅行,就会发现,它们那里竟然有“中国银行”,“中国警局”等等,当然这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在学习了“中国”二字后,日本还在这里地方,特别设立和大唐息息相关的风景文化区。
在这里,他们将大唐文化和日本传统文化进行了捏合。
日久天长的融合中,才形成了如今的日本“文化”。
当然日本从某一方面,也很符合世界对它们“强词夺理”的印象。
因为在清朝提出中心之国的说法后,日本显得焦急不安,它们屡次三番的进行抗议,表示“中国”是它们先叫的。
这话实在可笑,要知道从时间线上看,日本的所谓“中国”是出现在唐朝。
而我国的中国,那是历史悠久,从周朝就出现了。
当然日本的强词夺理,并没有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无论它如何叫嚣,中国自是中国。
相比于日本的“强取豪夺”,另外一个国家的“中国”就显得有些巧合和有趣了。水果文化、两相情愿
相比于日本毫无底线的复刻“中国”二字,美国德克萨斯州的china就显得清新脱俗了。
因为德克萨斯州的china的命名,则纯粹是为了纪念中国的一种水果而诞生的。
这件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二战期间,虽然当时的美国并没有直接面对战争,但是美国人的生活,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在当时的战争年代,一切资源都是稀缺的,所以美国餐厅的生意往往都很差。
而在德克萨斯州小镇的一位店主,为了能够提升自己家餐厅的形象,决定要仿造一个拱门,来提高客人们的兴趣度。
但是资源的匮乏让他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装饰,而这个时候,一位中国客人给了他一个完美的建议。
这位客人买来了一个“中国柚”,将薄薄的柚皮交给他。
这位老板看见中国柚皮的颜色,一下子就心动了,于是他买来了几个中国柚,用皮做了门头装饰。
这一装饰果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只是吃饭的人依旧少,但是家家户户都用上中国柚皮做门饰了。
而当时美国人并不知道“中国柚”的学名,所以便以china代指。
而之后在一些历史因素下,中国人越来越多的来到这个小镇生活,属于慢慢经过演变,这个小镇也被取名“china”。
尽管这两个地方都不愿意改名,但是在实际层面上,中国就只有一个,这是无法动摇,也是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