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一支起源于南方的新型人民军队,经万里长征后落脚陕北,一步步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建立不朽功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也因此成为人们追根溯源、探寻初心的革命圣地。之后,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东征、西征,再到改编成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实践团一行奔赴陕北,前往延安八一敬老院拜访几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革命老兵,倾听他们的心声。
关于军魂--“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虽然抗美援朝战争距今已经70年有余,我们跟随老兵回忆再次“走进了”抗美援朝战场之中
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他作为一名年仅16岁的新兵,亲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整个过程。当问起“您是以何种信念支撑自己面对装备上优于自己的敌人?”老兵坚定地回答道:“共产党、毛主席让我们翻身做了主人,但现在美帝国主义要抢走我们的胜利果实。我们不答应,我们要和他们拼命!”“志愿军背后就是国家、人民,为了新中国的未来,我们要把美帝国主义赶回三八线!”
说到激动之处,老兵还脱帽给我们看了头上的疤痕,那是他和战友在一次反击冲锋中被敌人的空爆弹片击伤所留下的。即使已经过去七十余年,老兵头上的疤痕依然清晰可见。但是老兵在给我们展示疤痕的时候,从他的眼中没有看到丝毫的恐惧,反而他的眼神坚定且锐利。
老兵身上体现出的抗美援朝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畏牺牲、砥砺奋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如果祖国有需要,我愿重回战场”,老兵在采访最后坚定的说道。虽然老兵已老,但是从他们身上展现出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即使岁月境迁我们要学习老兵、致敬老兵,继续传承革命精神。
关于制胜--“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死也要死在战场上!”这是98岁高龄老兵不断重复的话语。即使退伍多年,老人谈起当年的峥嵘岁月,依然激情澎湃。无论年月多久远,那硝烟滚滚、战火飞扬的延安岁月仍然鲜活地在他脑海中跳动着,带着一个老兵的情怀,从历史的尘埃中向我们闪现。
1939年,年仅13岁的老兵同志作为最小的一批入军队。是二大队的号兵。两军厮杀的战场上,军号可以号令三军,鼓舞士气。那时,他总是站在制高点,吹响手中的冲锋号,敌人的子弹从耳边头顶,嗖嗖而过。谈论起那把珍爱的军号,他眼神放光,骄傲地为我们哼出烂熟于心的号声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凭着敢为人先的精神,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如今老兵也从窑洞搬进八一敬老院11年有余,他骄傲地向我说在国家的关怀下不仅住进了楼房,物质生活各个方面都有专人照料,与以前相比有了质的提升,并骄傲的说自己8个孙子中6个成为大学生。
在采访的最后,老兵语重心长的告诫莘莘学子,国家的强大是综合的,和平年代我们不仅要注重,更应注重科技文化发展,未来的担子在我们青年一代的手上。
煌煌烈士尽功臣 不灭光辉终不朽。在采访期间,面对一个个可敬的革命老兵,实践团成员被感动且激励着。先辈的革命精神,我们会一直追寻且继续传承下去。